《故宮營造》,單士元著,中華書局2015年7月出版
一位“老故宮人”與故宮相伴70余年的記憶與情懷——古建筑學家、明清史學家、檔案學家、前故宮副院長單士元先生關于故宮建筑的精粹之作。書中輯選單士元先生關于故宮建筑30篇論文,精選131張精美插圖;內容囊括故宮的歷史、文化及修護,傾情講述故宮鮮為人知的故事,揭秘不為人知的故宮軼事。
《新詩十講》,孫玉石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現代新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新詩十講》源自孫玉石教授十堂中國新詩課。書中全方位解析了十位著名詩人的經典力作,融審美、史料、考據于一體,把握了詩性與歷史感之間的美妙互動,深入挖掘了中國新詩中的隱喻、意向、美學與思想,展現了中國新詩的整體發(fā)展歷程,并教會讀者如何賞析新詩。
《敦煌石窟藝術簡史》,趙聲良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敦煌石窟精美絕倫、神秘厚重?!抖鼗褪咚囆g簡史》按時間軌跡向讀者展現了敦煌石窟宏闊的發(fā)展脈絡和紛繁的藝術特征。作者趙聲良先生是專注敦煌石窟研究30多年的專家。書中圖文互證,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敦煌藝術史佳作。
《從萬里長城到巨型對撞機》,丘成桐、史蒂夫·納迪斯 著,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丘成桐認為,近四十年來,量子場論和弦論的興起,使得數學煥然一新。中國如果此時建設巨型對撞機,將有希望促進數學、物理和加速器的發(fā)展相互融合,帶動各個學科和人類文明的更新。書中解釋了對撞機和基礎物理學進步的關系。研究最前沿的物理能滿足人類了解世界永恒奧秘的期望,也是科學家們不懈工作的目標。
《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蘭道爾·門羅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5月出版
作者曾經是前NASA機器人研究員,2011年,他在博客上推出了What If問答欄目,專門回答網友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假設性問題,這些問答集結成了此書。與傳統(tǒng)的冷知識和解釋型的“十萬個為什么”不同,門羅致力于為荒謬的假設性提問提供嚴肅而科學的回答,并盡可能地用數學運算進行簡明易懂的解釋。
《科學傳播簡史》,李大光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科學和技術從誕生之時就在傳播,這是科學的本質決定的,可大眾對科學傳播的了解卻知之甚少。作者李大光教授從事科普研究和科學傳播教學30年,深感有必要將科學傳播的歷史作個梳理,歷時3年終于完成了此書。這是國內首部關于科學傳播的史學著作,同樣是國際上最早的完整科學傳播史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