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張說是唐代時期一位重要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活躍于朝堂的政治家。他的詩歌因其注重文學、倡導風雅而成為盛唐時期的文學開創(chuàng)者。并且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為唐代的詩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他在盛唐文壇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本文主要從張說詩歌的主要藝術(shù)特色出發(fā),對張說詩歌進行了一個系統(tǒng)分析。
關(guān)鍵詞:張說;詩歌;藝術(shù)特征
張說歷經(jīng)四朝,是盛唐時期一位地位顯赫的政治人物,同時張說也是盛唐時期的一位重要的文學大家。他所寫詩歌大多俊秀可讀,并且用思很多,另外,由于他在政壇上的至高地位,因此朝堂的一些誥旨大多都是由他撰寫,因此他對于盛唐的詩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詩歌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他所寫詩歌都是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并也具有作為一位文學大家所具有的審美特點。本文主要從張說詩歌的主要藝術(shù)特色入手,對張說詩歌做一個徹底的分析。一般來說,張說詩歌的主要藝術(shù)特色有以下幾點。
一、所涉獵的范圍很廣
詩歌的主要寫作靈感是來源于實際生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豐富,那么自然就有諸多情感可以抒發(fā)。而張說歷經(jīng)四朝,并且三度拜相,期間遭受多次貶謫,可以說,他的生活經(jīng)歷是十分豐富的。因此,與他豐富生活經(jīng)歷相對應的是,張說的詩歌題材所涉及內(nèi)容也是十分豐富的。他的詩中有寫景詩,也有山水詩,還有很多送別詩、邊塞詩以及感懷詩,詩歌題材多樣。就寫景詩來說,他的寫景詩對于風景的刻畫細致入微,使人身臨其境,形象非常鮮明,并且給讀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山水詩來說,他善于描寫山水的不同特色,對于不同的山水景色,刻畫皆能入木三分,使山的俊秀,水的秀美都完整地展現(xiàn)給讀者,讓讀者心生向往。[1]就送別詩來說,他對于送別友人時的傷別刻畫細致,并且情真意切,將對于友人的那種依依不舍刻畫的淋漓盡致,使讀者在讀后也產(chǎn)生強烈的悲傷之情。就邊塞詩歌來說,他對于為國征戰(zhàn)沙場的豪情壯志描寫細膩,另外,他對于鎮(zhèn)守邊塞軍人也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將對于這些戍邊軍人的愛國之情,給予了充分的贊揚。就感懷詩來說,他感慨于時間流逝、春夏交替,從而對世俗看破,順應天命,隨遇而安。除這些詩歌種類之外,還有很多數(shù)量眾多的詠物詩、詠史詩以及貶謫詩等。由此可以說,張說的詩歌類型眾多,并且詩歌的題材廣泛,其中佳作名句眾多。[2]
二、詩歌表現(xiàn)手法眾多
在張說詩歌之中,對于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可謂是多種多樣的。張說的詩歌中要么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要么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因而使得他的詩歌大多在描述景色的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張說是一個很善于對景色、山水、景物進行描繪的詩人,如他的《同趙侍御望歸舟》一詩中,詩歌的前兩句主要是對觀看到的景色進行描繪,然后再通過景色將自己心中的情感抒發(fā)出來,做到情景交融。并且在后面詩句中雖然主要是對詩人的心情、感情進行抒發(fā),但在這其中也有景色的描述,將景色與感情充分地融為一體。這首詩是詩人遭遇貶謫時期所作的,因此,整首詩具有明顯的象征含義,對自己遭遇貶謫的不滿情緒以及渴望再受到重用的急切心情在詩中表現(xiàn)無疑。因此張說在遭遇貶謫時所作的這首詩歌,雖然表面上是對山川景色的描繪,但實際上他所表達的絕不僅僅是自然景色,而是對于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將自己受到貶謫之后的心情在詩中進行淋漓盡致的抒發(fā)。[3]
三、詩歌體裁眾多
在盛唐時期的詩人之中,張說的詩可以說是詩歌體裁最豐富的,他的詩歌除了常見的五言七言之外,有的還是三言詩、四言詩。一般來說,這些特殊體裁一般都用于祭祀、求雨等大型的活動之中的。在張說詩歌之中,使用最多的還是五言詩,并且他的五言詩不僅數(shù)量很多,質(zhì)量也很高,所蘊含的藝術(shù)價值更高。如有一首描述山川景色的五言詩《入海二首》,整首詩的對仗十分工整,并且對于山川景色的描寫也很形象、入木三分,將海水的洶涌壯闊形象地展示在人們的眼前。[4]張說所處的時期,七言以及七絕的詩體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很多詩人都運用不好這兩種詩體,但是張說卻充分運用這兩種詩體,寫出了許多佳作好句。并且張說在他的詩歌之中經(jīng)常運用想象的手法,將景色、情感與詩人的想象大膽融為一體,這些藝術(shù)嘗試都給后來的詩歌集大成者李白很大的藝術(shù)啟發(fā)。
四、詩歌風格多樣
張說的詩歌風格多樣,既具有豪邁派的奔放,也具有婉約派的細膩。并且他的邊塞詩以及詠史詩多為奔放,有種壯志難酬之感,而感懷詩以及送別詩大多細膩婉約,注重抒發(fā)自身的情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張說的詩歌之中還有一種清新的風格,對于景色的描繪,對于節(jié)日的描述等等都天然清新,將自然景色,風俗習慣都完整地呈現(xiàn)給讀者,給讀者一種清新、深遠的審美新體驗。這種藝術(shù)風格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受到人們的歡迎,并引起爭相效仿,在唐代詩歌上的地位很高。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張說的詩歌對于后世有著很大的影響,并且在唐詩中也有重要作用,值得后世進行深入分析并學習。
參考文獻:
[1]石兵.十年來(2005-2014)張說研究簡述[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6:4-5.
[2]熊飛.張說文學史地位之再認識——寫在《張說集校注》之前[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13,11:28-35.
[3]張海沙.論佛教空觀理論對張說及其詩歌的影響[J].文學遺產(chǎn),2011,03:41-51.
[4]戴金波.張說岳州山水詩論略[J].名作欣賞,2010,29: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