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庫普林在中國大陸的譯介

      2016-05-30 16:07:05栗換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2期
      關鍵詞:譯介

      栗換

      摘 要:庫普林是俄國新現(xiàn)實主義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中國大陸的譯介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五四前后初步翻譯;建國前后出現(xiàn)了一個翻譯的高潮,但卻停留在只譯不評的階段;從80年代到新世紀這一狀況有很大改觀,卻仍存在譯作不夠全面、研究角度相對單一等問題。

      關鍵詞:庫普林;中國大陸;譯介

      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庫普林(1870-1938)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學時期的重要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以獨特的敘述節(jié)奏、巧妙的情節(jié)構思以及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在俄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并與高爾基、布寧、安德烈耶夫一起把俄國現(xiàn)實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作品在五四時期就受到胡適、周作人等人的關注,被譯介到中國大陸,到現(xiàn)在,依然方興未艾。本文欲梳理庫普林作品近百年來在中國大陸的譯介過程。

      一、五四前后:邁出第一步

      胡適是最早翻譯庫普林作品的人。他1916年在美國從英語轉譯了庫普林的小說《決斗》,并發(fā)表于1916年《新青年》第2卷第1期上。但胡適在翻譯的過程中有很多疏漏之處,如把庫普林的名字譯成“泰來夏甫”,出生年份注成一八六七年,更重要的是,他把這部中篇小說譯成了不足3000字的短篇小說,故事的敘述順序也有所改變。盡管有這諸多不足,但胡適畢竟是中國翻譯庫普林作品的拓荒者。

      周作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譯介庫普林作品的人。他于1918年在《新青年》第四卷第四期上發(fā)表譯作《皇帝之公園》,譯文前注有“俄國Aleksndr Jvanoviteh Kuprin”的字樣。這是一篇借幻想未來之事來抨擊現(xiàn)世污濁,呼吁真摯與純潔之愛的小說。在篇后的“譯者記”中周作人對庫普林進行了簡單介紹, 接著又引用《決斗》、《賀筵》和《圣母之花園》中的句子來說明庫普林“思想頗近樂觀,以為現(xiàn)世惡濁,而將來非無光明之希望”。[1]后來這篇小說收錄于北大出版部出版的《點滴》和開明書店出版的《空大鼓》中。此后,周作人又翻譯了其短篇小說《圣處女的花園》、《晚間的來客》。

      《晚間的來客》實際上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說,作品的全部內(nèi)容是由主人公因為聽到敲門聲而引起的聯(lián)想與思考構成的,主要寫人生的“難解”、“神秘”和“奇異”。在譯后記中,作者這樣寫道:

      我譯這一篇,除卻介紹Kuprin的思想之外,別的一種意思,就是要表明在現(xiàn)代文學里,有這樣一種形式的短篇小說。小說不僅敘事寫景,還可以抒情;……內(nèi)容上必要有悲歡離合,結構上必要有葛藤,極點與收場,才得謂之小說:這種意見,正如十七世紀的戲曲的三一律,已經(jīng)是過去的東西了。[2]

      由此可見,學貫中西的周作人對庫普林的作品是相當熟悉的。庫普林小說中的文學思想,如《皇帝的公園》中對人世污濁的憎惡、對誠摯之愛的渴望;《晚間的來客》中對人生的神秘性、奇異性的追尋,以及像帕烏斯托夫斯基在《文學肖像》中所提到的“庫普林并不經(jīng)常地、不加掩飾地講述他對人類的熱愛,但他卻用自己的每部作品在呼喚人性?!?[3](P106),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周作人提倡的文學觀和對人的重新思考與認識——“我所說的人道主義,并非時間所謂‘悲天憫人或‘博施濟眾的慈善主義,乃是一種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要講人道,愛人類,便須先使自己有人的資格,占用人的位置。” [4]庫普林對人性的呼喚,在周作人這里,在幾乎同時代的遙遠中國響起了回聲,其作品也成了這一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破舊立新、走向世界、眺望未來的一扇窗戶。

      1921年,《新青年》第9卷第1期發(fā)表沈澤民譯的神話故事《快樂》,與其說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不如說是一則寓言更合適,《快樂》闡明了 “思想是不朽的”道理。同年,《東方雜志》上發(fā)表了胡仲持譯的庫普林的一個短篇《臺謀卡耶》,講述了一個強盜通過上帝的感化由惡向善的過程。胡仲持并在“譯者附志”里就“作家的生平、在俄國文壇上的地位、作品的特色及其在中國的翻譯現(xiàn)狀、翻譯作品的版本向讀者一一做了交代?!?[5](P59)

      1921年9月《小說月報》第12卷號外《俄國文學研究》專號刊載了冬芬譯的庫普林的小說《殺人者》,這是一篇有關人道主義和人性善惡問題的小說,后又被何公超重譯,1929年發(fā)表在《北新》第3卷第22期上。另外,1928年由魯彥編譯的《世界短篇小說集》中收入庫普林(魯彥譯為“庫林卜”)的短篇小說《月桂》。1929年《文學周報》第5卷第276—300期上刊載了杜衡譯的《Allez!》

      縱觀這一時期我國大陸對庫普林的譯介,尚處在起步階段:譯過來的作品數(shù)量少,而且大多是短篇,幾乎沒有進一步的研究和評論的文字。在這一階段,庫普林在我國僅僅為少數(shù)人知道。

      二、建國前后:登上新臺階

      1940年三通書局出版了劉大杰譯的庫普林(劉大杰譯為“庫卜林”)的中篇小說《石榴石手鐲》(劉大杰譯為《柘榴石的手釧》)。

      之后,我國對庫普林作品的翻譯掀起一個小的高潮,翻譯的人數(shù)增多,翻譯作品的種類也更加豐富。汝龍是翻譯庫普林作品的中堅人物。他在1945年就出版了由英文轉譯的《女巫》(今譯作《阿列霞》),1948年出版《亞瑪》,等等。建國后的1951年到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又先后出版了汝龍譯的三集庫普林中短篇小說選:《歌舞集》、《呆子集》和《侮辱集》,收錄了《歌舞》、《侮辱》、《生命的河流》等11篇小說。此外,還有江森譯的《石榴石手鐲》;李林譯的《阿列霞》;潘勛照譯的《石榴石手鐲》、孟安譯的《摩洛》、潘勛照、馮順伯等人譯的三卷本庫普林文集(《白哈巴狗》、《阿列霞》、《追求名譽》)相繼出版。

      至此,庫普林創(chuàng)作的主要作品已基本被譯出,翻譯的作品也從短篇到中篇,甚至長篇,并且結集出版。這一時期他的小說雖然受到翻譯界的青睞,但在文學評論界卻應者寥寥,基本上沒有新的突破。當然,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于時代背景有很大關系:建國前后,舉國上下刮起向蘇聯(lián)學習的強風,文學當然也包括其中,而庫普林的作品在蘇聯(lián)“解凍”之后也得到更加廣泛的閱讀和傳播。同時,庫普林作品中流露出來的對底層人物、小人物的同情,對黑暗社會、不合理制度的抨擊和對愛的呼喚給中國文學界帶來強烈的心理認同,因此受到譯者和讀者的青睞。

      三、80年代以來:再創(chuàng)新高

      建國前后的高潮過后,由于各種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庫普林走向中國的腳步被迫停止。這種情況直到文革后改革開放才有所改善:80年代以來,庫普林的作品被大量譯介過來,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和接受。

      這一時期庫普林作品在中國大陸的翻譯和出版發(fā)行更加系統(tǒng):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兩卷本的庫普林選集:藍英年譯的《中短篇小說選》,和潘安榮譯的《決斗》;1987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楊驊、曹縵西等翻譯三卷本的《庫普林中短篇小說選》,包括《畫家的毀滅》、《萍水相逢的人》和《黑色的閃電》,收錄了庫普林的中短篇小說40多篇,這可以說是庫普林作品走進中國大陸以來被收集整理出版最全的一套書;2002年,上海譯文出版社了三卷本的庫普林文集,分別是楊驊等譯的《阿列霞》、朱志順譯的《決斗》和馮春譯的《亞瑪鎮(zhèn)》;同年浙江文藝出版社也出版了藍英年等譯的庫普林小說集《石榴石手鐲》。2007年新星出版社出版了譯的《士官生》,包括《所羅門門星》、《圣伊薩基·達爾瑪次基尖頂》、《時間之輪》、《士官生》、《扎涅塔》共5部庫普林后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也是這幾部作品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此外,庫普林作品在這三十多年的翻譯過程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現(xiàn)象:一是小說《Яма》被翻譯出版的次數(shù)最多,據(jù)筆者統(tǒng)計,從90年代到現(xiàn)在,已至少有十一位譯者翻譯出版了這部小說,其譯者與版本之多,恐怕在文學史上是不多見的,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這部作品的妓女題材和現(xiàn)實主義的寫法是分不開的。二是他的短篇小說《快樂》(又譯為《幸福》)、《神醫(yī)》等多次被收入兒童讀物或語文教材中,如《快樂》、《圓舞曲》被收入楊承云、張超主編的2001年版《課外語文·高中一年級》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庫普林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這次翻譯高潮的出現(xiàn),一方面與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更加自由,視野更加開闊有關,另一方面,與庫普林作品自身的的豐富性和巨大的文學價值也是分不開的,“庫普林的作品,多方面反應了十月革命前三十年間俄國社會各階層尤其是的層人民的生活,揭露了黑暗制度的愚昧和專橫,頌揚了勞動人民的善良和智慧,是那個時期俄國社會風貌的大寫照?!?[6](P61)

      中國大陸對庫普林的專業(yè)研究也從八十年代開始起步,而且他越來越受到評論家的關注,評論性文章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在中國人編寫的文學史也逐步占有一席之位,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回首近百年的歷程,我國大陸對庫普林的譯介可謂碩果累,但其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在作品的翻譯上,雖然大部分作品已經(jīng)被譯成中文,但目前還沒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全集,我們?nèi)匀徊荒苤煌ㄟ^中譯本看到庫普林創(chuàng)作的全貌。另一方面,庫普林在俄國重要研究成果大部分沒有被譯介過來,如庫普林的女兒科·阿·庫普林娜寫的《我的父親庫普林》、阿·米哈伊洛夫著的《庫普林的一生——我不能沒有俄羅斯》等著作,無疑是了解好研究作家的重要參考資料,在目前國內(nèi)尚沒有譯本,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因此,我們不僅要看到這累累的碩果,更要在比較與反思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遠。

      庫普林生活的時代是一個風起云涌、天翻地覆的時代,但他并不是一個善于把握時代脈搏、響應國家號召的作家,他總是依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去創(chuàng)作,然而,他作品中蘊含的對底層人物的關注,對人的存在的探索,以及神秘的宗教意味,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都使得作家和作品超越了時代和國家的界限,具有永恒的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這也是為什么近百年來庫普林不斷受到中國文學界關注的主要原因,這些價值也將使他的作品擁有永久的魅力和生命力,吸引著一代代讀者去閱讀,去思考。

      參考文獻:

      [1]周作人.皇帝之公園譯者記[J].新青年,1918,4(4).

      [2]周作人.晚間的來客譯后記[J].新青年,1920,7(5).

      [3][俄]帕烏斯托夫斯基.文學肖像[M].陳方,陳剛政.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4]周作人.人的文學[J].新青年,1918,5(6).

      [5]平保興.五四譯壇與俄羅斯文學[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03.

      [6]李明濱.俄羅斯二十世紀非主潮文學[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譯介
      晚清來華德國人的中醫(yī)典籍譯介及其學術影響
      《三字經(jīng)》裨治文的兩次譯介行為考察
      重視新時期中國圖書情報學的譯介事業(yè)
      余華作品譯介目錄
      閻連科作品譯介①
      論清末民初時期莎士比亞戲劇譯介與文明戲演出之互動關系
      中國文學對外譯介與翻譯歷史觀
      以介為主 零星散譯*——弗羅斯特詩歌在中國的譯介:1949年以前
      日本俳句的譯介及漢俳的創(chuàng)建——以林林為中心
      近代來華傳教士對《三國演義》的譯介——以《中國叢報》為例
      象山县| 石台县| 定兴县| 铁力市| 来凤县| 济阳县| 南靖县| 东台市| 都昌县| 平泉县| 衡水市| 大田县| 万州区| 获嘉县| 三原县| 邯郸县| 莆田市| 上虞市| 依兰县| 深泽县| 镇江市| 怀安县| 响水县| 东方市| 六盘水市| 油尖旺区| 颍上县| 盘山县| 隆化县| 永泰县| 沅江市| 竹溪县| 诸暨市| 清新县| 昌邑市| 莎车县| 黎平县| 禹城市| 东丰县| 堆龙德庆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