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秀夫
【摘要】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艾思奇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認識、追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開始自發(fā)地推動馬克思主義走向大眾,使普通人民也能理解、接受馬克思主義,成功地探索出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和前進道路。本文以李大釗為例,較為全面地闡述了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貢獻。
【關鍵詞】李大釗;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李大釗同志在深刻認知馬克思主義正確性、先進性的基礎上,將其作為救國救民的唯一武器,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星星之火,在人民大眾中形成燎原之勢。李大釗不僅作為中國率先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的第一人,更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先驅。
一、樹立堅定的思想根基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首先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立場,這是基本的認知方向問題。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不僅堅信馬克思主義,更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于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作用。
1.研究、推崇馬克思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的捷報傳到中國后,李大釗潛心對十月革命、中西文化進行研究,并將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思考、見解整理成文,逐步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
1918年7月,李大釗發(fā)表第一篇關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較觀》,闡述了俄國十月革命和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區(qū)別,認為“俄羅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紀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是社會的革命”。
2.與非(反)馬克思主義進行論戰(zhàn)。在早期探索時,李大釗曾受到無政府主義思潮的一些影響。在共產(chǎn)主義小組建立初期,他成為最早在思想上與黃凌霜、區(qū)聲白代表的無政府主義劃清界線、堅持與其斗爭的黨內(nèi)領導人。
此外,李大釗還參與了1919-1923年間馬克思主義與非(反)馬克思主義進行的其余兩次論戰(zhàn)。1919年7月,代表實驗主義和社會改良主義的胡適發(fā)表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否認馬克思主義對于中國的適用性。對此,李大釗以《再論問題與主義》駁斥胡適的觀點,“在我們這不事生產(chǎn)的官僚強盜橫行的國家,我們也可以用他(社會主義)作工具,去驅除這一般不勞而生的官僚強盜”。另一次是與梁啟超、張東蓀等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展開論戰(zhàn),他先后發(fā)表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及其實行方法的考察》、《中國的社會主義與世界的資本主義》等文章,論證了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要性。
通過公開論戰(zhàn),李大釗有力地駁斥了各種錯誤論調(diào),表明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態(tài)度。
二、多渠道吸收大眾馬克思主義者
1.培養(yǎng)早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骨干。正如李大釗1922年2月在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上演講時指出的,“使中國將來能夠產(chǎn)出幾位真正能夠了解馬克思學說的,真正能夠在中國放點光彩的,這實在是我最大的希望”,他始終在為培養(yǎng)馬克思主義接班人奮斗。
偉大領袖毛澤東在向斯諾回憶時說,“我在李大釗手下?lián)螄⒈本┐髮W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就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949年毛澤東進入北平后回憶30年前在北京的經(jīng)歷時曾說,“在北平遇到了一個大好人,就是李大釗同志。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了一個馬列主義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師?!?/p>
2.結合工農(nóng)革命群眾。1919年2月,李大釗在《青年農(nóng)村》一文中指出:“要想把現(xiàn)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入到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1920年1月,他在《知識階級的勝利》中明確地說道:“我們很盼望知識階級作民眾的先驅,民眾作知識階級的后盾。”
在李大釗的號召下,大批知識分子深入到工農(nóng)群眾中去,參與到革命實際斗爭中去。他通過指導青年辦勞動補習學校,組建鐵路工人夜校、工人俱樂部和工會等方式,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
此外,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提供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組織基礎,也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勞工階級的結合。他派遣大批共產(chǎn)黨員深入農(nóng)村建立黨小組或支部,組織農(nóng)民協(xié)會、培養(yǎng)農(nóng)村干部,用通俗的語言擴大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深入工人內(nèi)部、了解工人疾苦,與他們打成一片。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由抽象到具體、由深奧到通俗、由少數(shù)人理解掌握到被廣大群眾理解掌握的過程。李大釗作為早期優(yōu)秀馬克思主義者的代表之一,為開創(chuàng)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事業(yè)做出了杰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潘祥超.李大釗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探討及啟示[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2).
[2]朱文通,把增強.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中國社會科學院網(wǎng),2011-10-9.
[3]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N].人民日報,2011-07-11.
[4]時美英.中國早期共產(chǎn)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貢獻[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