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員干部保持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既是黨的宗旨決定的,也是踐行群眾路線在生活方面的具體要求,是黨員干部必須堅守的生活準則。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往往是民風和社會風氣的標桿。
【關鍵詞】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自覺弘揚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事實表明,許多黨員干部之所以走上了違紀違法道路,就是從生活作風上一些“小節(jié)”上被打開缺口的。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不僅關系到個人品行和形象,而且關系到黨的威信和形象,進而影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
一、加強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建設的重要性
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是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是其思想品質、道德觀念、文化素養(yǎng)和行為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綜合反映。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政黨的精神風貌,與學風、思想作風、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等一起構成黨的整體形象。
1.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要求
黨員干部保持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既是黨的宗旨決定的,也是踐行群眾路線在生活方面的具體要求,是黨員干部必須堅守的生活準則。在社會生活中,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有著特殊的示范作用。人民群眾總是從黨員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來認識和評價我們的黨。我們黨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夠團結億萬人民群眾,在一定意義上說,一是靠真理的呼喚,二是靠黨員干部的人格力量。現(xiàn)在,有些黨員干部在群眾中威信不高,形象不好,同他們的道德操守不佳、人格力量不強有直接關系。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24字核心價值觀,其中一條就是“和諧”。黨員干部不僅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中堅力量,更是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建設的帶頭人。良好的生活作風首先有利于促進干群關系的和諧,因為它是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敏感問題,群眾往往把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與黨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其次有利于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不良的生活作風一方面會加深黨員干部自身的腐敗,另一方面會嚴重破壞家庭的和諧,增加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第三,有利于社會關系的和諧。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在社會交往中奉行實用主義,熱衷于編織“關系網(wǎng)”和組建利益同盟,這樣的關系和社交圈實質上是對正常社會人際關系的異化,為良好的社會關系增添了不和諧的音符。
3.新形勢下反腐倡廉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腐敗是社會毒瘤,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笔舜笠詠砺漶R的省部軍級以上高官人數(shù)已經(jīng)突破140名,改革開放以來從未有過的反腐力度,預示著中共反腐正進入“新常態(tài)”。從已經(jīng)查處的案件和掌握的問題線索來看,一些腐敗分子貪腐數(shù)額之大、時間之長、情節(jié)之惡劣,令人觸目驚心!事實一再告誡我們:一些黨員干部沒有被困難壓倒,但卻倒在糖衣炮彈面前。黨中央嚴查大案要案,震懾了腐敗分子,增強了干部群眾反腐敗斗爭的信心,同時也讓我們清醒地看到新形勢下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黨員干部生活作風不正又與腐敗滋生息息相關,因此,加強黨風建設,遏制腐敗現(xiàn)象,必須從抓好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著手,這是我們黨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切入點。
二、部分黨員干部不良生活作風的主要表現(xiàn)及成因
1.主要表現(xiàn)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價值取向功利化。新舊體制的轉軌、市場經(jīng)濟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再加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使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很大沖擊,部分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日趨功利化,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重個人利益、輕國家利益。
二是生活方式享樂化。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一些黨員干部認為,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已經(jīng)過時了,于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去追求舒適與享樂。有的借工作之機巧立名目、游山玩水,有的借工作之名揮霍公款、吃喝玩樂,有的借工作之時講排場比闊氣、攀比成風。
三是人際關系庸俗化。一些黨員干部把市場經(jīng)濟中的等價交換原則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把手中的權利作為獲取回報的籌碼。有的上下級之間搞人身依附的裙帶關系,有的熱衷于建立非正常的同學、戰(zhàn)友、老鄉(xiāng)等社會圈子,講哥們義氣,官商相傍,使正常的人際關系庸俗化;
四是精神生活消極化。在新舊體制轉軌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一些黨員干部對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發(fā)生動搖,導致思想空虛,意志消沉,情趣低下。有的找“三陪”、包“二奶”尋求刺激,有的搓麻將、打牌、賭博成性,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求神拜佛、算命占卦。
五是對身邊人員放縱化。有的黨員領導干部隊對身邊工作人員重使用、輕管教,有的通過身邊工作人員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為親屬經(jīng)商辦企業(yè)施加影響,還有的默許家庭成員收受與其職務影響有關的禮品、禮金等。
2.原因分析
(一)社會轉型導致價值觀錯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由于制度重建的滯后、體制的縫隙等原因,為權力介入社會生產(chǎn)和分配,并在資源配置中為其他利益集團的尋租創(chuàng)造了條件,導致一些黨員干部權力和價值的本位化、私有化和功利化。同時,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道德重構的滯后,導致一些黨員干部熱衷于追逐個人利益,貪圖安逸享樂。
(二)不良環(huán)境致使道德防線崩潰。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夜總會、洗腳城、發(fā)廊、酒吧等休閑娛樂場所的出現(xiàn),為社會提供了就業(yè)機會,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地方往往成為藏污納垢的場所,不僅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也腐蝕了一些黨員干部的靈魂。
(三)教育監(jiān)管不力難以防患于未然。近年來,我們黨加大了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F(xiàn)有的監(jiān)管體制獨立性、權威性不強,在實施時受到的干擾和阻力大,很難起到監(jiān)督作用,往往是等到出了重大問題才發(fā)現(xiàn),而這些人的腐敗墮落多始于不良的生活作風。
(四)理想信念喪失。一些黨員干部受錯誤和不良思想影響,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逐漸淡漠、喪失。把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身變?yōu)榻吡ψ非蠛蜐M足個人的利益。
(五)忽視學習放縱自我。面對急劇變化的社會,一些黨員干部不重視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導致在生活作風上出現(xiàn)問題,進而墜入墮落腐敗的深淵。
三、加強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建設的幾點建議
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建設,不僅要納入黨的作風建設的系統(tǒng)工程中,更要從加強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堅持常抓不懈。針對當前部分黨員干部不良作風的五大傾向,必須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構筑“五道防線”,切實把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建設抓緊抓好。
1.加強思想教育,構筑思想道德防線
思想教育是加強生活作風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對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時時牢記共產(chǎn)黨人的歷史使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常修為人之道,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過,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辨別能力,培養(yǎng)健康生活情趣。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情趣愛好并不僅僅屬于個人生活小事,也不是每一種情趣愛好都是有益的,應該善于辨別良莠,擇其善者而從之。個人的情趣愛好要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社會風尚的提高,決不能因為自己的情趣愛好而損公肥私,甚至違法亂紀。
2.建立健全制度,構筑約束防線
不僅要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而且要盡快建立健全一整套具有超前性、切實管用、有約束力的制度。比如建立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承諾制、黨員干部形象評議制度,將黨員干部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作風納入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考核內容,并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3.完善監(jiān)督機制,構筑監(jiān)督防線
一要強化組織監(jiān)督。各級黨組織要關注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業(yè)余生活,監(jiān)督部門要在八小時之外構筑一條拒腐防變的“糾察線”,對領導干部的社會交往圈進行跟蹤了解;二要強化社會監(jiān)督。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聘請群眾監(jiān)督員,介入各種社交圈、娛樂圈、生活圈,及時獲得有效信息,防患于未然;三要強化輿論監(jiān)督。各級黨組織要建立與新聞媒體的情況通報制度,采用開辟專欄等方式,加強輿論監(jiān)督,及時批評和糾正黨員干部的不檢點行為,讓警鐘長鳴。
4.強化家德家風,構筑后方防線
家庭是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建設的第一道關口,家庭風氣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生活作風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證明,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會走上腐敗的歧途,往往與其家人的慫恿和積極參與是分不開的。因此,要注重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家庭開展“廉內助”教育,讓家庭成為黨員干部生活的優(yōu)良港灣,成為影響和監(jiān)督黨員干部養(yǎng)成良好生活作風的后方基地。
5.加大查處力度,構筑懲戒防線
各級黨組織要嚴明紀律、強化懲戒機制、加大查處力度,發(fā)揮懲戒的巨大威懾力。對黨員干部腐化墮落的典型,要進行公開曝光,使那些沾染了不良生活作風的黨員干部有“伸手必被捉“的巨大心理壓力,從而懸崖勒馬,改邪歸正。
總之,全黨上下要深刻認識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建設的重要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加強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工作持久地開展下去,這樣才能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
作者簡介:曾濤(1986年12月—),男,貴州晴隆人,畢業(yè)于武漢工業(yè)學院行政管理專業(yè),學士學位,現(xiàn)任中共晴隆縣委黨校講師、教研室負責人,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