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洋
行于世間,常遇陌生人。有時,我們并非表面陌生,內(nèi)心也一樣。
——題記
夕陽西下,遠方的路燈亮了,連成星星點點的一片。仔細嗅嗅,絲絲縷縷的晚風(fēng)中夾雜著些許蔥蒜清香。地鐵口的行人大多忙于出入車站,除了一個保潔員和幾個小販,基本上沒有閑逛的。小販往往只需要一輛改裝過的三輪和一雙手就可以在這個城市里過上較舒適的生活。三輪車因用途不同而形態(tài)各異。此刻的地鐵口,搟面的磨盤吱吱,攤餅的油鍋嗞嗞……
等我出站的時候,人已經(jīng)很少了,光顧小攤的也只有一兩個人。其中一人長得很敦實,身邊鼓鼓囊囊的放著三四個包,吸引了一些閑散的目光。他往地鐵口的方向望望,然后走向了一盞油膩膩的燈光。
“大哥,這……”他的聲音粗糙但誠懇,有濃重的地方口音。
“一碗三塊五塊!”頭也沒抬,一個聲音在臟兮兮的口罩下顯得甕聲甕氣。他疑惑不解道:“三塊還是五塊?”“一碗三塊豆腐!五塊錢!”小販明顯不滿,態(tài)度惡劣,不耐煩地回答著。
他俯下身,有點不好意思地翻著包,終于找出了一張皺皺巴巴的五元錢。
“大哥,在車站的時候可以吃這個嗎?要是不行,我就不要了。”此時,他的豆腐已經(jīng)打包好。
“你看字?!薄翱晌也蛔R字……”此時,又來了一班地鐵,出站的人明顯增多。小販興許已經(jīng)被問得不耐煩了,也興許內(nèi)心惦記著那些新出站旅客的生意,只好哄他說:“當(dāng)然可以。”
“這個東西味兒挺大的,會不會……”臨走時,他仍然有些疑惑。
“不會的!”一直沒出聲的保潔員信誓旦旦地說。
“謝謝大哥,我走了?!彼纳碛皾u漸消失在了人群中。
等他走遠了,那個保潔員摘下帽子,靠著墻,將汗擦了擦,撫掌大笑:“我一天得幫你多掙多少錢呀!你也不表示表示?”
“吝嗇鬼!等這趟兒忙完,我請你喝酒……”
人還在忙。但是,天早已黑了。
點評
文章通過描寫一個旅者與小販買賣“豆腐”的故事,在騙與被騙中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并通過典型環(huán)境的描寫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畫面感十足。其中的語言描寫,將旅者的憨厚誠懇、小販與保潔員的狡猾世故一一躍然紙上。文中,旅者與小販的“表面陌生”直指人的“內(nèi)心陌生”,頗具深意。
【指導(dǎo)并置評:胡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