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灰
一連三天,那個小女孩跪在繁華的商場前,膝下壓著一大張紙,密密麻麻地寫著家庭困難、無力上學、請求資助一類的話。這樣的事早已不新鮮。我每日經過她跪著的這個地方,但也只是經過而已。我趕著去商場附近的面包坊,大三的課不忙,我在那里做兼職。
我欽佩靠辛勤打拼活著的人,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我告訴自己也要這樣活。我不喜歡被人施舍,也不喜歡施舍他人,我覺得這不關乎所謂的善良或愛心,而是自尊。所以,我除了象征性地給了那女孩10元錢之外,從沒想過資助她。
北方的四月,風依舊很涼,女孩手里握著寫滿字的紙,站在空蕩蕩的商場前。我不由得多看她兩眼。她也看看我,眼中閃著無助的淚光。忽然,她開口道:“姐姐,你能給我買個面包嗎?”
我給她買了面包,她告訴我她叫于小童,12歲,住在鄂北山區(qū)一個我從未聽過的地方。她讀三年級時,奶奶生病癱瘓在床,爸爸干活的時候從山上摔下來,因為治得不及時,右腿被截肢,還欠了2萬多的債。她聽說有的孩子被大人領到城里,能賺很多錢,就動了心,偷偷跟別的大人出來了。她說:“我沒想討很多,只要討夠讓我上學的錢就行。”我問她:“你覺得靠這種方法能有重新回去讀書的一天嗎?”她的眼神黯淡了,搖搖頭:“討來的錢每天必須交給帶我出來的大人,他們說替我寄回家里,但我從沒看見他們寄過?!?/p>
我心頭一熱,就給了她300元錢,買了張車票,把她送上回家的列車。一個月后,一封感謝信飛來,我成了校報的頭條,上書彩色大標題:把愛送給山區(qū)孩子的大學生!我很惱火,鬧到人盡皆知,是想達到讓我不得不繼續(xù)資助她的目的嗎?我回信告訴她,我的學費也需要自己千辛萬苦打工賺取,沒有多余的錢資助她,以后不要再與我聯(lián)系。
可把信扔進郵筒的一剎那,我就后悔了。我心底期盼于小童回信,她的辯解、她的訴苦、她的求助,都是讓我良心平靜的東西。
日歷一頁一頁向后翻,于小童音信全無。我畢業(yè)論文的選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矛盾》。于是我決定暑假去鄂北山區(qū)于小童的家鄉(xiāng),一方面為我的選題尋找真實素材;另一方面看望于小童,順便檢視一下她說的是否是事實。
公共汽車停在一個小鎮(zhèn)上,不再向前走,前面是崇山峻嶺,而這里,離于小童的家還有40里。出租車司機一聽去那里,全都搖頭。好說歹說,才有一個司機肯去,條件是我加一半的錢。于小童家在一個山坳,家里比她說的還要窮。看到我,他們簡直當恩人一樣對待,想到對他們的懷疑,我隱隱臉紅。
我告別于小童一家時,怎么都找不到于小童。一個小孩跑來報信:“于小童掛在半山的樹枝上了?!蔽覀兗贝掖腋莻€孩子跑到山上。離山頂很近的陡坡上長著幾棵果樹,零星地結著幾個野果子,于小童就掛在中間的一棵樹上。她恐懼地大喊大叫,樹枝被她壓得直搖晃。大家的臉都嚇白了,好不容易才用繩子把她拉了上來。
我氣壞了,覺得這孩子太不懂事了。于小童受驚地看我一眼,從兜里拿出野果子遞過來說:“姐姐,我摘野果子是給你坐車的時候吃的。”
列車奔馳,我感覺到血液里增加著新的成分。是的,我會堅持資助于小童的學業(yè),到高中,甚至大學。
(選自《情感讀本·道德篇》2014年第6期,有刪改)
讀后一品
因為看到過許多負面新聞,我們難免會陷入誠信危機,不敢輕易付出真心??捎谛⊥募冋?、善良、感恩卻告訴我們慈善的真諦:無條件地付出愛心。只要人世間多一份信任,就能收獲更多的感動和美好。
思有所悟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文章標題中的“一點善心”的具體內容指的是什么?
3.把信扔進郵筒的一剎那,“我”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把主人公當時的心理活動描述出來。
4.結合文章內容,談談結尾畫線句中“新的成分”有哪些含義?
5.閱讀本文后,你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