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紅
春節(jié)剛過,我們便坐車來到天津游玩。
第二天,我們一行人坐地鐵3號線換乘1號線,來到了小白樓。一出地鐵站,我就感到眼睛不夠用了——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小洋樓占滿了我的眼球。聽導游介紹,這里還曾被曹錕等民國時期的風云人物居住過呢。
再向北走,途經婦女聯(lián)合會、八路軍駐天津辦事處等建筑,一律是青磚紅瓦仿歐式風格。走了好一會兒,我們終于來到了聞名已久的天津舊市政府——一棟巨大的青磚樓,它的窗戶十分好看,上面有精致的紋理、鏤空的木格……看到這里,我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以作留念。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歐洲商業(yè)街”,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西餐店、紅酒吧、禮品屋……真是令人眼花繚亂。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中午十二點,我的肚子開始咕嚕嚕地唱起了高歌,見狀,姐夫便帶我們去吃“狗不理包子”。鮮肉小包子、三鮮小包子、韭菜包子……再配上一些米醋,嘖,真是美味極了!相傳,這可是讓慈禧太后拍案叫絕的包子??!餓得實在受不了了,我風卷殘云般消滅了三籠小包子(一籠有8個)。
吃飽喝足,大姐提議去鼓樓轉廟會,看到時間很充裕,我們便坐著908路公交車直奔目的地。
鼓樓到了,這里的年味顯得特別濃——店鋪都換上了新對聯(lián);擺小吃攤的穿上了紅衣服,整條鼓樓街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最驚奇的是,我竟看到了《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張,媽媽二話沒說就買了一對泥豬,姐夫則買了一個“小財神”。我呢,趁他們不注意,用照相機把店里大大小小的泥人都拍了下來,準備回去細細珍藏。
轉到小吃路,剛看了一眼,我便不由自主地流下了串串口水。第一個看到的便是“耳朵眼”炸糕,這里的炸糕外酥里嫩,吃后令人回味無窮。只是……排隊的人居然長達20米!最流行的小吃當屬茶湯了——龍嘴大銅壺,內裝三十多升水,選擇不同的配料,再倒上開水,便沖好了一碗熱騰騰的茶湯。那味道,別提多美味了。
吃著,逛著,不知不覺間,夕陽西下,紅霞漫天,我們意猶未盡地坐上公交車回到了住處。
這一天,過得可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