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童
傍晚,窗外一片寂寥的黑,唯有路燈排成行,卻只得用影子相互倚靠,低語。此時,一縷輕音飄來,如泣幽咽,忽高忽低,剎那又好似飄散在風里,余音卻還裊裊在耳邊。少頃,清亮的音色好似一道鴻,劈開這夜色朦朧,窗外樹影婆娑,耳邊一個個音符靈動跳躍,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一幕幕農(nóng)家收獲,踏歌而行之景……
一曲罷了,恰好一陣風吹來,樹干輕輕搖擺,像在鼓掌,又像在點頭致意?!爸鸫得坊?,含春柳色驚”大約就是如此吧。
父親約莫是認識那個吹奏者的,“你想學(xué)嗎?”
當時被這聲音迷得不輕,我不假思索:“好?!?/p>
兩天后,父親領(lǐng)我到了一個車房,那是個老者了,頭發(fā)白了一半,一雙眼睛卻是慈愛且有神的。我環(huán)顧四周,竟無法想象那“仙樂”竟是從這樣的“陋室”里傳出。然后我第一次見到了“它”的樣子,那是一支比手指略粗的長管,管身上有幾個孔,老師告訴我,“它”叫“笛”,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樂器。
《史記》中記載:“黃帝使伶?zhèn)惙ブ裼诶ヘH,斬而作笛,吹作鳳鳴。”可見其歷史悠久,除此之外,笛子還分為曲笛、梆笛、玉屏笛等。曲笛管身略粗且長,音色清亮圓潤;梆笛較粗且短,音色高亢明亮;玉屏笛外觀較特別:由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的小水竹制成,外表刻山水花草……對于笛來講,“笛膜”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它分為蘆葦膜、竹子膜和腸衣膜,其中蘆葦膜最為優(yōu)質(zhì),薄如蟬翼的一張笛膜竟也能如此講究!我好似跨入一個新的世界。
當?shù)谝粋€音自笛中“憋”出之時,盡管它粗礪難聽,但心里的喜悅卻如棉花糖一般,細膩柔軟。對于初學(xué)者,口風是很難把控的:嘴唇自然閉合,捧著笛子兩端,嘴唇下沿對準吹口,輕輕吹氣,一次,兩次,三次……在不斷的嘗試之中,我兩腮發(fā)酸,由于不會用氣,還略微有些頭暈眼花。
唉,學(xué)這個真是挺累的。但所幸,我已在路上。
……
【點評】
文章以優(yōu)美的文筆,生動的形象,巧妙的構(gòu)思,展現(xiàn)了自己對笛子從被吸引,到喜歡,到學(xué)習(xí),再到最終的體悟,本是一個常見的寫自己業(yè)余愛好的題材,但正是由于小作者精巧的構(gòu)思,細致的描摹,文采的筆墨,使得文章神韻飛采,靈動不俗。其中既有詩句的化用,又有人物細節(jié)的刻畫,還有典籍的引用,再加上小作者精妙傳神的語言展現(xiàn),使得整篇文章靈動飛揚。
點評老師:裴領(lǐng)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