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梅
我和先生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生了一女一兒,左鄰右舍都用羨慕的口氣夸贊我們完美地書寫了個“好”字??粗愕軅z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我們也深深感受著四口之家的快樂。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姐弟倆開始出現(xiàn)了小矛盾。一開始,作為姐姐的女兒樂樂還能包容弟弟興興的幼稚任性,我也一再跟樂樂說要多讓著弟弟。
女兒六歲上學的時候,每天在房里寫作業(yè),興興總喜歡在一旁玩她的書本、筆盒什么的,有時甚至趁姐姐不在時拿她的書本亂寫亂畫……姐姐不止一次向我告狀,而我都只是輕輕地告訴她弟弟不懂事,不要責怪弟弟。有一次,興興又把樂樂的作業(yè)本畫滿了“蜘蛛網”,樂樂一生氣就把弟弟臭罵了一頓,興興哭了起來……我走過去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女兒訓了一頓。女兒委屈地望了一眼哭鬧的弟弟和生氣的我,然后走出了房間—我以為她是到樓下玩兒去了,也沒怎么在意。
直到晚飯時間樂樂還沒回來……我趕快到樓下小區(qū)去找,沒找到;我又打電話給她的小同學,她們都說不知道……正在我焦急萬分之時,姑媽卻帶著樂樂回來了。原來姑媽在附近的小公園里看到了樂樂,一問才知道原來她受了委屈不肯回家……
晚飯過后,我依然有點驚魂未定,就向姑媽傾訴自己的苦惱。姑媽是個過來人,她的兩個正在讀大學的兒子感情篤厚,親戚都夸贊姑媽教育有方。這時姑媽慢慢地對我說:“孩子相處得怎么樣,其實父母起著關鍵作用?!笨次乙荒樀囊苫?,姑媽簡單有力地說:“家有兒女,愛就要均衡!父母不該偏心,孩子雖小,但是對于父母的愛是最敏感的……”
姑媽的話讓我幡然醒悟,不禁反思起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言行來:原來自己是真的把愛不自覺地偏向了兒子興興的這邊,而忽略了作為姐姐的女兒的感受!正像姑媽說的,我盛滿愛的那碗水失衡了,所以碗里的水就無法平靜;只有把這只愛的碗平衡地端正,水才會相互包容,孩子才會和睦相處。若把愛偏斜了,受寵的一方很容易形成自我、不分是非的個性,受委屈的孩子又會逐漸變得自卑、冷漠……
認識到自己的育兒誤區(qū)后,我開始慢慢改變以前的做法??吹浇愕軅z鬧矛盾時,如果是弟弟不對,我首先安慰姐姐,再拉起四歲弟弟的小手一板一眼地告訴他:是他做得不對。女兒看到我能公平處事,心情又開朗起來了,并且越來越能包容弟弟了;弟弟似懂非懂地聽著我的教誨,逐漸地也不會理所當然地“侵占”姐姐的空間了。后來,姐姐還會在寫完作業(yè)之后教弟弟寫名字、讀拼音、畫畫……弟弟也乖巧地跟著姐姐涂涂畫畫,或許沒學到什么,但也樂在其中。
如今,不少家庭都有兩個孩子,至于孩子們相處得怎么樣,卻是千差萬別,一些諸如“大寶故意弄丟二寶,只是為爭寵”的負面新聞時有所聞。家長在慨嘆孩子的不懂事之時,是否也能像我一樣反思一下自己呢?我們都是愛孩子的父母,可端在我們手中的盛滿愛意的那只碗是否平衡了?俗話說: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個體小,心眼卻是細膩的。只有我們的愛平衡了,他們才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才能和睦相處,我們的家才是其樂融融的愛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