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永瓊 王莉麗 彭健
摘要:冰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新型保健蔬菜。本文主要介紹冰菜大棚栽培技術(shù),包括生長習(xí)性、培育壯苗、移栽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保鮮等。
關(guān)鍵詞:冰菜;大棚;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649 文獻標(biāo)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1.054
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又名水晶花、冰草、冰葉等,番杏科日中花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非,是近年從日本引進的新型蔬菜。冰菜的莖和葉子表面上有鹽隔離,在太陽光下看起來就像冰一樣,所以被稱為冰菜,其嫩莖、嫩葉作蔬菜食用,口感鮮嫩、爽脆滑溜。冰菜富含氨基酸、多羥基化合物(松醇、芒柄醇和肌醇)、黃酮類化合物、蘋果酸及天然植物鹽、鈣、鉀等礦質(zhì)元素,具有利尿、促進脂肪燃燒、降低膽固醇等藥用價值,食用時略有咸味和酸味[1-2]。冰菜耐鹽性強,適合在鹽堿地和返堿后的大棚內(nèi)栽培。冰菜生長周期大約6個月,分枝多,可多次采收,產(chǎn)品受到市場歡迎,被稱為“貴族菜”。目前作為一種新興的保健蔬菜在云南曲靖、普洱、麗江等地進行商業(yè)化種植。在大棚中種植冰菜,利于夏季避雨、冬季防寒,栽培上采用設(shè)施育苗,培育壯苗提高移栽成活率,加強苗期和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方面注重“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可獲得高產(chǎn)量的綠色食品。
1 生長習(xí)性
冰菜根系為須根系,根系發(fā)達,耐旱,耐寒。耐熱性差,最適生長溫度20℃~30℃,夏季栽培對高溫敏感[1],氣溫低生育期延長。側(cè)枝發(fā)生能力強,基部呈心形,緊抱莖。葉互生,肉質(zhì)、肥厚,整個生長期喜光照,若光照充足,葉片健壯顯得更為翠綠,商品性狀好。培育壯苗進行移栽后,一般種植2~3個月就會開花,花白色,較小,花瓣多數(shù)。蕾期摘除花蕾,可以繼續(xù)采收冰菜。種子細小,橢圓形,栽培上主要是種子繁殖。
2 培育壯苗
大棚種植冰菜,一年可種植兩季,在冬春季或秋季進行保護地育苗,保證種苗長勢整齊、健壯,利于提高商品性狀。
2.1浸種催芽
冰菜種子屬微粒種子,通常采用常溫浸種。選擇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在20℃~30℃水中浸泡0.5小時,瀝干水分用濕紗布包好,置于25℃條件下催芽24小時,中間用清水淘洗1~2次,相對濕度為65%。種子露白后可播種。
2.2 播種育苗
育苗基質(zhì)選擇疏松透氣、有機質(zhì)含量高、質(zhì)優(yōu)價廉的腐殖土。播種前腐殖土用篩子篩去大的顆粒,暴曬一周,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以預(yù)防苗期病蟲害。播種時,用噴壺灑水在腐殖土上,拌勻,水分含量約70%,用手抓起能捏成團、松手散開較為適宜,拌好的腐殖土即可裝入育苗盤。每穴播種1~2粒,播種深度不超過1厘米, 再撒上一層較細的腐殖土。用噴霧器噴灑適量水分,置于苗床上。
2.3苗期管理
白天溫度20℃~25℃,夜晚溫度控制15℃~20℃,相對濕度70%~75%。苗期澆水把握“見干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用噴霧澆水較為合適。2~3天后種子出土,弱光為宜。12~15天后可見真葉,真葉顏色較子葉淺,葉表面有白色晶狀物,這段時期幼苗容易徒長和倒伏,管理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注意通風(fēng)透光,促進幼苗生長健壯。播種后25~30天,幼苗3~4片真葉,即可定植。定植前需光照充足,適當(dāng)煉苗。
3 移栽定植
選擇地勢平坦的地塊搭建大棚,排水良好、疏松透氣的砂壤土定植較為適宜。施足底肥,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 公斤,復(fù)合肥50公斤。深翻30厘米,使土肥混合均勻,耙平。作成寬0.8~1米、深0.2米的畦,畦溝寬30厘米,每畦定植2行,行距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畝種植約3500株。栽苗時,把帶土苗放在定植穴中心,覆土后稍鎮(zhèn)壓,及時澆透定根水。注意不傷根系。
4 田間管理
4.1 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可施1次緩苗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追肥后及時澆水,使肥料溶解,以利于根系吸收利用。并及時給冰菜植株補充鹽分,一般每月澆灌一次食鹽水溶液,濃度為200~400m mol·L[2]。冰菜耐干燥性強,每5~7天澆水一次,土壤水分保持在70%左右。
4.2溫度管理
大棚內(nèi)溫度25℃~30℃,夏季栽培要求棚內(nèi)通風(fēng)降溫。若溫度過高,且不通風(fēng),冰菜前期會徒長,后期莖桿腐爛,慢慢死亡。
4.3 植株調(diào)整
冰菜生食,應(yīng)減少莖葉與土壤接觸,可搭架栽培。操作時在畦兩端立樁拉線,沿壟每隔1米插一根竹竿,用細繩把冰菜莖桿兩邊攔住,既防止植株倒伏,還利于見光增強光合作用,莖葉顏色翠綠,也方便采收。及時摘除下部老葉,以利通風(fēng)透光。
4.4 中耕管理
冰菜生長較快,但是易滋生雜草,需經(jīng)常中耕除草,以免影響冰菜的生長,可結(jié)合中耕進行除草疏松土壤,促進冰菜根系生長。冰菜根系分布較淺,主要在5~15厘米以下土層,中耕宜淺耕,注意要盡量少傷根系。
5 病蟲害防治
冰菜病害較少,主要是苗期防止猝倒病。
蟲害主要是蠐螬、蝸牛等。蠐螬可結(jié)合整地撒施辛硫磷顆粒劑防治,也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蝸牛發(fā)生高峰期,可在大棚周圍撒施生石灰阻止蝸牛進入大棚,少量則可人工捕捉。
6采收保鮮
冰菜定植1個月后,基部側(cè)枝長10~15厘米,莖粗約0.5~0.8厘米即可采收。一般清晨進行,因側(cè)枝成放射狀擴大,須用剪刀剪下,在離根部約5厘米處剪下側(cè)枝。采后放入塑料筐內(nèi),及時食用或裝箱。裝箱前在泡沫箱底部平放冰瓶(用普通塑料瓶子裝水冷凍結(jié)成冰),用報紙包住冰瓶以防止凍傷莖葉,平放莖葉以避免運輸過程中損傷,可以在運輸途中保持不變質(zhì)。采收或裝箱時輕拿輕放,保證不損傷莖葉。
每采收一次后,冰菜植株需適當(dāng)追施液體肥料以補充養(yǎng)分,濃度約2%。采收后若不施肥,溫度過高,新長出來的枝條細小,肉質(zhì)不飽滿,導(dǎo)致整個植株莖桿、葉片又細又小,影響產(chǎn)量和口感。
參考文獻
[1]黃淵軍,陶雯.非洲冰花[J].長江蔬菜,2014(19):26-27.
[2]張洪磊,劉孟霞.冰菜特征特性及控鹽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 61(03):124-125.
作者簡介:祁永瓊,碩士,云南農(nóng)業(yè)技術(shù)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園藝植物遺傳育種和組織培養(yǎng)教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