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順
1
玉米快成熟時,生產(chǎn)隊和往年一樣,在玉米地旁搭起守夜棚,而守夜人就是李想。
李想原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軍人,退伍后分在生產(chǎn)隊做了個副隊長,雖是隊長,他卻常常覺得無所事事,這次,他主動要求負責守夜這項任務,掙些工分。隊長王吉很同意他的提議,并夸獎了他的主動精神,但卻告訴他說:“守夜得好好守,如果丟了玉米,是要受處分或扣工分的,不得馬虎。”
那是個饑餓的年代,村里有句俗語:你不偷,我不偷,餓死怪哪個?正是因為如此,李想不敢大意,每天早早就吃過晚飯,帶上手電值班去了。
生產(chǎn)隊有四十多畝玉米地,僅憑李想一人很難看管,李想也知道,若有人偷,大多也是本隊的——家里缺少口糧的、餓得沒法的,才會大膽一試。都是一個隊的,李想守夜時也不會那么嚴陣以待,如果發(fā)現(xiàn)地里有啥動靜,往往狠狠咳嗽幾聲,以此警告對方,知趣的就會離開。
有一天晚上,李想依舊去巡視一圈,當走到墳場附近的一塊玉米地時,忽聽得地里有窸窸窣窣的掰玉米的聲音,借著朦朧的月光,他隱隱約約看見一個黑乎乎的影子,那人挎著個大籃子,正掰得起勁呢!李想先是咳嗽了幾聲,那人聽到咳嗽聲,嚇了一跳,挎著籃子拔腿就逃。李想打開手電,這才看見玉米居然被偷掉了一大片,他不敢大意,朝那人大喝一聲:“你站??!”便緊緊追過去。
追了一程,李想已經(jīng)跑得氣喘吁吁了,剛停下腳步,那人卻趁空一頭鉆進長滿半人多高茅草的墳地——消失了。這是個多么熟悉的身影啊!一定是他!李想想到了村里的阿三,阿三全家七口人,五個小孩,盡管夫妻倆拼命上工,可全家還是經(jīng)常吃不飽,一定是他貧賤起盜心了。想到這里,李想嘆了口氣,回到棚子里,決定明天再做決定。
李想一家就三口人,夫婦倆都在隊里上工,兒子初中畢業(yè)后也在隊里謀了個會計工作,雖不是大富大貴,卻也能吃飽穿暖。阿三跟李想是鄰居,阿三媳婦經(jīng)常來借米,在李想的印象中,一大清早只要聽到門前有咳嗽聲,那一定是阿三家鬧饑荒,又借米來了。他家借完米,要等到隊里分了糧才能如數(shù)歸還,可經(jīng)常還沒到下一次分糧,阿三家的米又吃光了,再借,再還,如此周而復始。
阿三為啥不借而選擇偷呢?李想越想越氣憤,本想把他揪出來,但想到他的五個孩子還都在上學,全靠阿三夫婦維持生計,心頓時軟了下來。既不能把這事告知生產(chǎn)隊,可又怕被人發(fā)現(xiàn)了告發(fā),最后自己落得個玩忽職守的罪名,李想心里很矛盾,最后躊躇再三,還是決定走一步算一步吧。
李想忐忑不安地度過了兩天,居然平安無事!第三天,隊里就開始熱火朝天地收玉米了。
歷來,農(nóng)忙似乎都是男人們的事,等女人忙完家務到地里搭把手時,地里已忙得不可開交了。李想也不例外,一大早就吹著口哨,挨家挨戶喊著去地里收玉米,等大伙兒都出工了,他才胡亂吃些飯,匆匆趕到地里。
李想最不放心的就是墳場附近的那塊玉米地。等他趕到那里,那塊玉米地已被阿三及他的幾位本家“承包”了,阿三夫婦只是低著頭,拼命干活,甚至連抬眼看一下李想的工夫都沒有。李想嘆了口氣,心里這才踏實了許多。
王吉與大隊長等領導也已在公路上站定,興致勃勃地談論著今年的玉米收成,卻沒有一個人肯下地干活。
都九點多了,王吉的老婆(人稱隊長婆)才睡眼惺忪地挑著大籮筐趕往地里。
村里人都知道,王吉家就夫婦二人上工,但日子比誰家都過得舒坦。平時大家吃的是稀飯咸菜,他家卻每天都是米飯面條,特別是農(nóng)忙前后,隊里快要分糧了,村民們才感到有了盼頭——終于可以吃頓飽飯了,可王吉一家卻如同過年一般,他趁機利用公款,大魚大肉招待那些視察工作的上司,正可謂是吃得滿嘴流油,喝得騰云駕霧。
王吉精通“人情世故”,是個趨炎附勢的伙計,經(jīng)常把大隊長之類的干部巴結(jié)得像親爹似的,正是這種酒肉關系,為他這十幾年隊長的鐵飯碗鞏固了堅實的根基。
日上竿頭,村民們在李想的安排下,分工明細,忙得不亦樂乎。
王吉與大隊長雖沒干活,但也耐不住烈日的炙烤,早已汗流浹背。王吉望了大隊長一眼,微笑著說:“熱壞了吧?走,這里有李想頂著呢,去我家喝杯茶去,好久沒聚在一起了,今天中午咱們好好喝幾杯?!贝箨犻L正求之不得呢,忙連聲應允。王吉趁機喊回老婆:“別掰了,回家給大隊長燒茶去呀?!标犻L婆停下手來,樂呵呵地走在兩人后面。
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四十多畝地的玉米不到天黑就全部集中在了隊里的晾谷場,并用篷布遮蓋好了,等待明天分糧。李想的兒子何會計跑來問父親:“劉隊長呢?”李想沒好氣地說:“他‘干爹來了,在家伺候著呢!”何會計笑了笑,又問父親:“今年玉米豐收了,明天人均分多少呢?”李想說:“這事我做主吧。今年比去年人均多分二十斤。一會兒給鄉(xiāng)親們吩咐下去,明日早點過來領糧?!狈旨Z這些事都是李想一個人負責,王吉嗜酒如命,見酒就醉,今天又和大隊長喝得酩酊大醉。
李想看不慣王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雖然同在一起做隊長,卻因性格迥異而產(chǎn)生意見隔閡,就連平時做事也是各忙各的,很少聚集在一起商量事兒,這讓王吉成了孤家寡人。他很傷腦筋,但又拿李想沒辦法,因為李想退伍后是鄉(xiāng)里依照有關條例安排在生產(chǎn)隊做的隊長。
第二天一大早,生產(chǎn)隊的晾谷場就站滿了前來分糧的村民。李想父子倆忙著為大家過磅,登記,村民們都高高興興地領走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玉米,阿三也不例外。輪到王吉家了,李想讓兒子把被阿三偷掉的一籃子玉米算作四十個,扣在王吉的份上,剩下來的玉米入庫,算作來年的種子。
隊長婆九點多才過來,那時人都陸續(xù)走光了,她見了自己的那份玉米,就朝著大家漫無目標地罵開了:“眼晴都瞎了!我們家就分了這些啊,簡直無法無天了,連隊長都敢欺負……”罵了一陣,見沒人搭理她,自知無趣,只好收拾妥當,挑回家去。
到了家里,王吉還沒起床,大隊長還惦記著昨天的剩酒殘菜,屁顛顛地趕來了。隊長婆一見大隊長就喊起冤來:“太欺負人了!”大隊長問:“誰欺負你了?”隊長婆說:“都在欺負我家……”大隊長想都沒想就說:“那一定是你們家有毛病了!”
王吉連忙起床,沖著女人說:“別在這兒胡說八道了?!比缓髮Υ箨犻L說:“這就叫做‘林子大了,啥鳥都有‘身正不怕影子歪,我王吉只要不做虧心事,就不怕半夜鬼敲門?!薄斑@話我愛聽!”大隊長大聲應呼道。王吉趁機又說:“中午再來兩杯?”大隊長說:“來兩杯……”
此時,王吉眼里似乎又浮現(xiàn)出李想父子倆的身影,心里得意地說:“小樣,就你們這兩下子,整不倒俺!”
2
隊里經(jīng)常組織社員開會,無非就是傳達上級精神,或分配次日的工作,或表揚一些積極分子等,思想工作極少提及。有一次,還是大隊長先提了幾句:“咱們村的某些人要團結(jié),好好工作,都是為集體生產(chǎn),為啥把個人情緒帶進來??!影響生產(chǎn)就是消極怠工,這可不行……”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話是針對兩位隊長的。
開會總是松松垮垮的,隊長在上面講話,下面的男人就抽煙聊天,婦女們不是納鞋底做針線,就是嘰嘰喳喳地說笑,甚至還有些人鬧哄哄地追逐打罵,直至隊長大聲訓斥,才稍微安靜一些。還有些“老油條”,會開至一半,才慢慢吞吞地走進來,找個地方坐下,點上一支煙。這些事兒,隊長都司空見慣了,也不計較,只是提醒以后早點,便繼續(xù)開會。
開會一般是由王吉主持,在布置完第二天的分工后,就開始點查今天各社員的業(yè)績。特別是檢查推糞(一般都是由男勞力從各家各戶的茅坑里掏糞,再用糞車推到地里)這活兒,王吉就依次叫出各社員的名字,比如問:“張三,今天推了幾車?”回答說:“12車?!庇謫枺骸袄钏?,今天推了幾車?”回答說:“13車。”接著又問王五:“今天推了幾車?”回答說:“20車。”這時王吉往往會有一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不由“龍顏大悅”,并予表彰:“不錯,繼續(xù)努力!”說完還會甩給被褒獎者一支煙表示友好或敬意。每到會末,王吉總不會忘記問一下山娃:“今天兩頭牛喂飽了沒?”一聲清脆響亮的聲音回答說:“喂飽了。”
山娃是隊里年齡最小的社員,才十六歲,小學三年級。他十一歲才開始念書,一年級留二年,二年級又留二年,到三年級,成績依舊很差,父親就讓他輟學了,說他不是讀書的料,命該受苦。于是他找到隊長,要求讓山娃掙工分,最后經(jīng)隊里開會研究同意,山娃成了隊里的放牛娃。
放工后,山娃就騎著牛出去了。他經(jīng)常去的地方就是西山坡,那里水沛草肥,村里的狗蛋經(jīng)常去那里放羊,正好有個搭伴。他悠閑地坐在牛背上,任由牛兒四處漫游,牛兒吃飽喝足后又會駝著山娃回來。隊長婆說山娃機靈著呢,每次都能把牛肚兒喂得圓圓鼓鼓的。
與其說山娃是在上工,不如說就是在享受,因為山娃放牛幾乎不下牛背。平日在家里,如果山娃的父親想讓他做些家務,山娃就會找出借口說:“我該去放牛了,否則隊長就要罵了。”父親拿他沒法,他母親也擔憂地說:“唉,這孩子又笨又懶,不知將來怎么生活呢……”
山娃與九頭鳥是鄰居,每次碰到九頭鳥就央求說:“九頭哥,你跟隊長說說,讓我也跟著你養(yǎng)魚吧。”九頭鳥每次都回敬說:“八字還沒一撇呢!放牛不是挺輕松的嘛,養(yǎng)啥魚呢?”山娃說:“這兩頭牛也經(jīng)常不聽使喚,難伺候呢,再說工分也低啊?!本劈c鳥每次都沒好氣地對他說:“你連牛兒都伺候不了,還能伺候得了魚兒……”
村里第一位提出承包事兒的是九頭鳥。據(jù)說他小時候有一次大病不死,算命先生說他是屬貓的,有九條命,后來漸漸被村里人叫偏了,他有了一個新昵稱——九頭鳥。
九頭鳥原先在鄉(xiāng)里擺了個地攤,出售各類瓜、菜種子,雖說收入比村里的社員豐厚,但他不滿于現(xiàn)狀,后來又提出要承包村里的十二畝魚塘。他先是跟李想提出,李想說:“集體的魚塘為啥讓你個人承包?”九頭鳥說:“也不是白給我啊,我可以一年給集體一定數(shù)量的魚呀,虧贏與集體無關?!崩钕胂肓讼胝f:“這似乎可以,但我一人說了不算,得告知王吉與大隊長,還得隊里開會研究通過才行?!?/p>
九頭鳥硬是往李想口袋里甩了一包大前門香煙,說:“何隊長,您一出面,事半功倍,還是勞駕您跟王吉與大隊長通融一下吧?!崩钕朕植贿^,想了想,說:“我試試看吧?!?/p>
雖說李想與王吉平時關系不太好,但王吉知道權(quán)衡公私,所以不會給人留下話柄。聽完李想的匯報后,他說:“不行,集體的池塘為啥讓他個人承包?再說這小子很摳門,平時從鄉(xiāng)里回來,香煙都抽不上他的一支,說是年底給村里一些魚,他能舍得給多少?”
李想沒法,回來把話轉(zhuǎn)給了九頭鳥,最后建議他找大隊長來解決問題。九頭鳥聽從了李想的建議,找到了大隊長。
大隊長和幾個人正在理發(fā)師徐師傅那里打麻將,聽明九頭鳥的來意后,說:“現(xiàn)在不方便,晚上再談吧?!钡搅送砩?,九頭鳥不敢怠慢,特意買了兩瓶洋河大曲、兩條大前門香煙前去,大隊長二話不說就把東西收下了,并說:“這事僅我一人同意也不行啊,王吉是一隊之長,他同意才行呢。”
九頭鳥對王吉當然也不敢怠慢,第二天晚上依舊準備了兩瓶洋河大曲、兩條大前門香煙登門拜訪,說明來意。王吉滿臉堆笑:“都是弟兄,有話好說,何必這樣客氣昵,俗話說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不過這事跟何隊長說明一下會更妥當些,否則別人不是會罵我‘獨裁嗎?”
九頭鳥出得門來,心里嘆了口氣:都是一群喂不飽的狼……
3
針對九頭鳥承包魚塘的事,隊里決定通過開會來征求群眾的意見。一直過慣集體生活的村民們對承包二字感覺很新鮮,也不是很理解,都想知道九頭鳥的那只葫蘆里到底賣的是啥藥。
山娃今晚顯得特別精神,頭發(fā)也梳理得整齊滑溜,不過跟平時不一樣的是,今晚他嘴里居然還叼著一支煙,這是他第一次發(fā)工資后花了一毛四分錢買的“大豐收”牌香煙,這也是村民們第一次見他抽煙。
山娃緊靠九頭鳥坐下,并給九頭鳥敬了支煙,九頭鳥說:“也不知咋地,我看你這樣感覺特別別扭?!鄙酵拗谰蓬^鳥經(jīng)常拿他開心,正色說道:“跟你說正經(jīng)事呢!今天開會主要是針對你承包魚塘的事,這得經(jīng)過我們舉手表態(tài)呢,我上次跟你說的那件事,你今晚可得想好嘍?!本蓬^鳥說:“嗬,你今晚是在賄賂我,還是在威脅我?”山娃呵呵一笑:“你要是答應那事,今晚我雙手贊成,你要是軟硬不吃,那就怪不得我了?!本蓬^鳥氣樂了:“別看你平時老實巴交的,竟然還是花花腸子!看我會后怎樣收拾你?!?/p>
會場上鬧哄哄的,王吉拍了拍桌子,大聲嚷著:“安靜!安靜!現(xiàn)在開始開會?!?/p>
王吉把九頭鳥承包的事兒說了一遍,讓大家說說看法。阿三先發(fā)言說:“我不管是誰承包,隊里的魚塘,到了年底,大家都能得到實惠,如果被個人承包了,沒實惠給大家,我們是不會同意的?!?/p>
阿三一發(fā)言,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那是集體的財產(chǎn),為什么讓他個人去發(fā)財,集體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讓個人受益,那叫啥事?”
阿三趁機又說:“對,要發(fā)財,要讓大家發(fā)財才行?!?/p>
一直沉默不語的九頭鳥沉不住氣了,沖著阿三說:“你啥意思?”阿三說:“我沒意思?!本蓬^鳥說:“你意思中有意思。”阿三反問道:“你啥意思?”九頭鳥說:“我沒意思?!贝蠹衣犞鴥扇说膶υ?,都樂了。山娃哈哈大笑,沖著九頭鳥說:“九頭哥,你真笨,大家的意思就是讓你意思意思,這你都沒看出來呀?”
會場一陣哄笑。
“啥亂七八糟的,大家安靜些!”王吉接著對九頭鳥說,“這樣吧,經(jīng)隊里研究決定,隊里十二畝魚塘每年收魚將近二千五百斤,如果你愿意承包,每年歸納隊里一千斤魚就行,至于其他風險、工時、輔料等,隊里一概不管。如果同意,可以簽合同,咋樣?”
九頭鳥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但合同只簽了一年,他的意思是:畢竟沒多大把握,先騎驢看唱本,走一步看一步吧。
哦,到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就是承包,只要集體受益,大家都沒意見了。
王吉激動地握住九頭鳥的手說:“魚塘的事就拜托你了,你多操操心,這樣你好,我也好?!?/p>
其實,九頭鳥承包魚塘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他在蘇南有個表哥,也在隊里上工,后來在山上開荒開了幾畝地,種了些茶葉,自產(chǎn)自銷,嘗到些甜頭。有一次他到九頭鳥家串門,談到此事,說:“現(xiàn)在還是自己單干有前途?!辈柤熬蓬^鳥賣種子的情況,九頭鳥如實相告,說不咋地,最后這老表建議他不妨把買賣做大些,這才讓九頭鳥想起了村里的魚塘。
初始,九頭鳥也很擔心,一沒投資,二也不懂經(jīng)驗,表哥慫恿說:“這都好辦,關鍵就看你有沒有信心了?!?/p>
九頭鳥經(jīng)過再三考慮,最后終于決定承包。他東拼西湊了幾百塊錢,準備來年春天買魚苗,又花錢買了幾本養(yǎng)魚方面的書籍,滿懷信心地準備明年大干一場。
4
隊里的魚塘承包出去后,王吉與李想又騰出手來大搞經(jīng)濟創(chuàng)收,準備種植西瓜,并高薪請來兩位西瓜種植技師輔助生產(chǎn),就等清明前后開工。
這一天,隊里的兩位隊長正跟西瓜技師談論著種植情況,九頭鳥氣喘吁吁過來反映情況,說是有人偷魚,在一條蘆葦叢中,居然發(fā)現(xiàn)了八只釣魚竿。二位隊長感到問題很嚴重,決定晚上開會來說明利害,制止偷釣現(xiàn)象。
會上,王吉發(fā)言說:“魚塘雖然被九頭鳥承包了,但有一半還是集體的財產(chǎn),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有人偷釣,這是盜竊集體的財產(chǎn),是犯罪,發(fā)現(xiàn)了是要嚴肅處理的?!蓖跫獎倓傉f完,會下就有人慢條斯理地說道:“我知道這些賊人是誰?!贝蠹翼樦f話聲音望去,原來是阿三。
王吉忙追問:“誰呢?”阿三說:“我不守魚塘怎么能知道是誰?”王吉沖著阿三說:“盡兜圈子說廢話。”氣氛一時活躍起來。
阿三趁機向隊里提出要求,說是家里又快斷糧了,要求隊里給他找份事兒,掙點工分,并說守魚塘也行。
王吉說:“如果讓你守魚塘,隊里也只出一半工分呀,九頭鳥再出一半,所以必須征得九頭鳥的同意。”九頭鳥想了想最終沒答應,說:“我本身就身強力壯的,是勞力,不需要人幫我?!卑⑷睦餁獾弥绷R:“小樣,太絕情了?!?/p>
沒過多久,阿三家又斷糧了。他找到李想,李想說:“你這樣總靠借糧來過日子也不是辦法呀?!弊詈笏ㄗh阿三找大隊長,看看咋整。
阿三找到大隊長,大隊長找來王吉和李想一起商量,最后隊里決定讓阿三抽掉于家墳橋(村里通往鄰村大姜生產(chǎn)隊的一座邊界橋)橋板,讓阿三以擺渡的形式收取每人二分錢的過橋費,掙點錢,改善生活。
原來這于家墳橋年久失修,橋板也大都是朽木,來往行人過個橋都提心吊膽的,大家意見很大,只因它是“邊界橋”,兩村都相互推諉,無人問津。又適逢六七月,莊稼青黃不接,阿三家又斷糧了,鬧到大隊部,大隊長也為這位特困戶頭疼,實在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最后才這么決定的。
大家雖然過橋方便了,卻因收費的事兒一直怨聲載道,用阿三的話說:“每掙二分錢都要經(jīng)過一陣口水戰(zhàn),都是粗脖子、大嗓子掙來的,不容易?!?/p>
據(jù)說九頭鳥有一次從鄉(xiāng)里買魚飼料在此過渡,本以為阿三不會載他,但阿三卻收了一半的過渡費。有人問他為啥,阿三說:“因為他的魚塘(九頭鳥)一半為公,一半為私。于公,我分文不收,因為隊里給了我這份工作;于私,我只收取我付出的相應勞動的報酬,做人要厚道,要懂得感情?!?/p>
九頭鳥很慚愧,托人帶話說,等魚兒大些時捎幾條魚給阿三,阿三卻說:“從這等人嘴里說出這樣的感情話真是難得啊,魚兒必須收下,是為了讓他記住我說的那些話……”
5
進入六七月,又值汛期,魚兒也一天天地肥壯了,九頭鳥既要隔三差五地給魚投放飼料,又要日夜守魚塘,有點累,想找人幫忙,以減輕些負擔。最終他物色了兩個人——山娃與阿三。但考慮山娃要放牛,而且年齡小,比較貪玩,最終選定阿三。隊里也答應了,就這樣,阿三白天擺渡,晚上就住在船上看守魚塘。
山娃找到阿三說:“阿三叔,你來評評理,我纏了九頭哥那么久,可他偏偏選擇了你,真氣人。”阿三看著山娃坐在牛背上懶洋洋的樣子,沒好氣地說:“因為你嘴上沒毛,怕你辦事不牢?!鄙酵抻懥藗€沒趣,邊走邊說:“誰說我嘴上沒胡子?!卑⑷簶氛f:“那也是稀稀疏疏的,潰不成軍呀?!?/p>
山娃不服氣,又找到李想說:“何隊長,過了年我就十八了,就是隊里的勞力了,我想換份工作,幫九頭哥養(yǎng)魚,學個手藝。再說整天喂牛太無聊了,也不是一個勞力該做的事情呀。”李想說:“那牛誰來喂呢?”山娃早想好了,說:“都一起交給隊里的飼養(yǎng)員吧?!崩钕胝f:“那也是,你再找找王吉吧,征求一下他的意見?!?/p>
山娃知道王吉的脾氣,也像九頭鳥那樣,買了兩瓶酒、一條“大前門”登門拜訪。說明來意后,王吉依然是滿臉堆笑,照例收下,并夸他說:“這該子,別看年齡小,挺懂事呢?!标犻L婆也附和說:“是呀,挺機靈的。”于是山娃順理成章地成了隊里的魚塘養(yǎng)殖員。
再說阿三,他一下子兼了兩職,雖然收入不多,但一家人的生活有著落了,感覺很充實,就連平時走路都哼著歌呢。
這一天,阿三又在河邊擺渡,對岸來了兩位衣冠楚楚、樣貌斯文的客人說要過河,阿三不認識那二人,擔憂收過河費時對方難纏,決定吸取以往的教訓,要求先收錢再渡河。一提收費,其中一位戴著眼鏡的人就沖著阿三嚷起來:“誰讓你在這里收費的?去,把你們的隊長給我找來!”
“嗬,還挺橫的!”阿三沒好氣地說,“我靠我的勞動來掙錢有錯嗎?先給錢再過河,隊長你自己去找?!迸阃娜艘姲⑷f話無禮,走近阿三并小聲提醒說:“說話客氣些,這位是新來的王社長?!卑⑷⒉毁I賬:“王社長咋了嘛?我也要掙錢養(yǎng)家呀?!迸阃哪俏灰姲⑷Z氣堅定,沒法,又走過去低聲對王社長說:“您大人不記小人過,跟他爭犯不著,咱們還是先過河,找到他們大隊長才能解決這問題呀?!蓖跎玳L一聲不吭,跟著陪同的那位付錢過河。
原來有人把這擺渡收費的事鬧到公社里,新來的王社長很重視,“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想先給老百姓做件實事,留個口碑。
王社長找到大隊長,大隊長忙召集各小組長開會。最后商量決定,由社長出面,讓兩個生產(chǎn)隊共同出資修建一座橋。回來時,王社長對阿三說:“已經(jīng)跟你們隊里說好了,明天起取消擺渡,修橋!”阿三沒理會,倒是王社長低聲嘰咕了一句:“真是窮鄉(xiāng)僻壤出刁民!”
至此,阿三兩個多月的擺渡生計宣告結(jié)束。
晚上隊里又開會了,隊長王吉就此問題發(fā)話說:“大集體的優(yōu)越性就是保證人人有飯吃,既然擺渡不成,那你(阿三)還可以守魚塘掙工分嘛?!?/p>
6
自此,魚塘也成為村里的關注焦點。三人雄心勃勃,一心想干出番事業(yè),村民們把魚塘的動態(tài)戲謔為“三國志”。
不久,三十多畝西瓜地在村民們的勤奮努力下,加之技師的精心指導,喜獲豐收。魚塘的魚兒也成群結(jié)隊追逐戲耍,真所謂“碩果累累”,豐收在望!三人甚是歡喜。九頭鳥找來兩人,對他們說:“還是別高興得太早了,還得把王吉伺候好,否則他一不高興,收回魚塘,咱這好日子就到盡頭了?!贝蠹冶硎就?,九頭鳥特意捕了幾條又肥又大的扁魚給王吉送去。
大隊長與隊里的一系列管事的人正在王吉家吃瓜閑聊,見九頭鳥拎著魚走過來,一下子都靜了下來,直勾勾地看著他,就像貓見了魚似的。九頭鳥一一打過招呼,然后對王吉與大隊長說:“今年的魚兒也是豐收在望,特意送幾條讓大家嘗嘗味道?!贝箨犻L喜出望外:“今年雙喜臨門,西瓜和魚塘都喜獲豐收,中午喝幾杯慶賀慶賀也是情理之中嘛?!?/p>
席間,王吉對大隊長說:“九頭鳥包下了隊里的魚塘,規(guī)定每年給隊里多少魚,其余的事情隊里一概不理,這個新鮮事村里人都管它叫做‘承包。據(jù)說蘇南許多農(nóng)村都偷偷摸摸地干著呢,效益還不錯?!贝箨犻L說:“嗯,咱也不妨試試,只要有利可圖,咱就干?!?/p>
兩人吃著魚,越聊越投機,越喝越有勁,不覺酒過三巡,酒酣耳熱。王吉對大隊長說:“哥呀,咱哥倆經(jīng)常一起喝酒吃肉,可算得上是酒肉朋友了,這酒肉咱也不稀罕了,難得的雙喜臨門,也應該慶祝慶祝一下是不?”大隊長表示同意:“是的,是的,該享受時就享受,那怎么慶祝呢?”王吉說:“好久沒看電影了,奢侈一回,放場電影快樂快樂?!贝箨犻L說:“不錯,不錯?!?/p>
兩人一唱一和的,這場電影就算定下來了。接著王吉就吩咐李想的兒子何會計去鄉(xiāng)里電影片庫選兩部喜劇影片——《雙喜臨門》與《五女祝壽》。
村里一年到頭難得放一場電影,有時,村里年輕人為了看場電影,不惜走十幾里路趕到鄰村,電影就是村民唯一的文化娛樂。
聽說今晚有電影,村民都提前放工了,為了搶個好位子,大家早早地就吃過飯,扛著凳子趕到隊里的晾谷場,鬧哄哄的。他們或談天說地,嬉笑追逐,或興致勃勃地四處打聽電影片名,就等著放映員前來放映??赐觌娪昂?,大家往往還有些意猶未盡,邊走邊談論著電影內(nèi)容。
沒幾天,大隊長從鄉(xiāng)里開會回來,垂頭喪氣地召集大家開會,說:“鄉(xiāng)里王社長說我們隊大搞奢侈之風,說村里現(xiàn)在有人連飯都吃不好,有些干部居然還鋪張浪費,不會過日子?!?/p>
大家各抒己見,頗有微詞,阿三站起對大隊長說:“我看王社長這人就跟他相貌一樣,毛病不少呢。又沒向他討錢看電影,他操哪門子心?他這純粹是在擺官腔。”
大隊長苦笑著對阿三說:“兄弟,若是讓你站在我的這個角度去開會,你會對他說些啥呢?”
阿三說:“我窮得連鍋都揭不開了,我怕誰?”
7
“邊界橋”在兩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完成了。由于都不肯不出資,只出力,最后由兩村村民用泥土硬生生填成了一條河道,還美名其曰“同心橋”。只要到汛期,河水時常漫過小道,給行人與魚塘都帶來不便。
按照以往的慣例,魚塘漫水,隊里就要在河壩處堵漏,一般都是下樁、張網(wǎng),防止魚兒流失,減少損失。
守魚塘聽著輕松,卻也是苦差事,特別是在夏天,蚊子成群結(jié)隊地向阿三輪番進攻,雖然點上蚊香,但也無濟于事。阿三白天上工,夜晚帶上狗上船,一般就是巡視一圈,村里都安靜了,估摸著大家都已經(jīng)休息了,也就蒙頭大睡。
夜里,狗若叫個不停,阿三則起床瞅瞅,狗若安靜,阿三則放心睡覺,阿三守夜的責任似乎全托付給狗了。
山娃平時有點愛溜馬須,他把這事情反映給九頭鳥說:“阿三叔守夜就是狗守夜?!卑⑷篮罅R他道:“小屁孩,咋說話呢?”
晚上,有時狗“汪汪汪”一陣狂叫,阿三也不敢怠慢,便起床拿著手電四處瞅瞅,除了兩岸黑黝黝的蘆葦蕩,啥也沒有,便拍著狗說:“亂叫啥,小心把賊招來?!?/p>
忽一日,夜半暴雨,狗安靜,阿三也睡得很香。
阿三睡得正香,不知啥時候,一陣急促的狗叫聲把阿三吵醒了,阿三睜眼一看,天已大亮,河岸兩邊已站了許多人,吵吵嚷嚷的。阿三急忙起床,原來水已淹過河壩,魚塘里的水正嘩啦啦地流向鄰近的一條河呢。
李想與王吉以及九頭鳥等人已找來大網(wǎng),大家七手八腳地在河壩兩邊下樁拉網(wǎng),防止魚兒流失。山娃也是忙得熱火朝天,卻不小心一腳踩空,掉進河里,成了落水雞,幸好他水性好,游上了岸繼續(xù)干活。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誰也沒有逗樂。阿三大驚失色,急忙起床,趕過去搭手,心里卻暗暗叫苦,知道今兒個犯事兒了。
果然,王吉看到阿三,狠狠地瞪了一眼,欲言又止,最后終于擠出一句:“今晚開會!”
忙乎了半天,大家終于在魚塘兩頭的河壩拉上了網(wǎng),這才松了口氣,但魚塘的損失卻沒法估算。李想想出了辦法,讓大伙在附近的河塘里張網(wǎng)捕魚,捕多少算多少。大家一想,也只能這樣了。
村民們又打起精神忙活去了。最后在那條河里捕上了幾籮筐流失的扁魚、鯤子等養(yǎng)殖魚,這讓九頭鳥與大家都痛心不已。
晚上開會,王吉首先表揚了山娃,說他干活積極,然后話鋒一轉(zhuǎn),責問阿三是怎么看守魚塘的,阿三心里恐慌,忙說:“太累了,睡死了?!蓖跫蟀l(fā)雷霆:“你這是玩忽職守,隊里決定撤去你的工作,扣你的工分算作損失補償!”阿三理屈詞窮,心慌氣短,一時十分尷尬。
會上氣氛緊張,大家都替阿三捏了把汗,卻又不知說些啥好,只有王吉的嘴一張一合,訓斥著阿三。
王吉終于訓斥完阿三了,至于如何處罰阿三,決定征求大家的意見。還是李想先開口了:“我看這事先算了吧,就算是給阿三的警告吧。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愿這次他能接受教訓,下不為例。”之后大家也先后為阿三說話,王吉也感覺眾意難違,只好順水推舟,最后僅給阿三一個“記過”的處分,算作了事。
整個會上,阿三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了往日的活力。事后有人打趣說:“阿三誰都不怕,就怕王吉發(fā)脾氣、扣工分?!?/p>
8
自從魚塘漫水事件后,阿三對九頭鳥很愧疚,一有空閑,就在魚塘打撈浮萍和雜物,幫九頭鳥做些雜事。九頭鳥對阿三說:“這年頭大家都是為了填飽肚子,很不容易。那件事是天災,你也不要內(nèi)疚,我不會計較的?!?/p>
山娃也整天屁顛屁顛地跟著九頭鳥,做些雜事。累的時候,三人時就在蘆葦蕩中抽煙閑聊。有一次,九頭鳥對山娃說:“你這慫樣,跟著我算你祖上積了陰德,燒高香了!整天就知道貪玩,啥事都做不好。”山娃大喊冤枉。九頭鳥說:“快大半年了,你跟著我都學了啥呢?”山娃苦著臉:“啥也沒學到?!卑⑷脵C說:“山娃就是靠拍馬屁混日子的人呢?!?/p>
“話可不能這樣說,沒功勞還有苦勞嘛。”山娃又神神秘秘地對二人說,“其實我有個秘密,憋了很久沒跟你們說呢?!?/p>
“有屁快放!”九頭鳥有些不耐煩。
“我看到好幾次了,王吉偷著釣魚,每次還都釣得不少呢,他還叮囑我,不讓我告訴你們。”
九頭鳥聽后,氣不打一處來,恨恨地說:“這個王八蛋,他這做法可謂是‘一箭雙雕呀,損公又損私,缺德啊?!?/p>
阿三說:“想法治治他!”九頭鳥搖搖頭,說:“如果治他,咱這好日子恐怕算是到頭了,只要他不常釣就行?!弊詈蠓愿蓝耍骸澳銈儎e多嘴,如果他偷釣,讓我去跟他理論。”
自此,九頭鳥開始留意河塘了,他經(jīng)常在水邊轉(zhuǎn)悠,有一次果然發(fā)現(xiàn)王吉在偷釣,王吉躲避不及,非常尷尬。九頭鳥跟他打過招呼,并微笑著說:“這樣多累啊,有時間我給你送過去幾條吧?!蓖跫φf:“不用,不用,我也只是娛樂娛樂?!本蓬^鳥臉上賠著笑,心里卻罵道:“你這個賊,你樂了,我可不樂呢!”
王吉釣了一會兒,見九頭鳥沒有離去的意思,也感覺無趣,于是“鳴金收兵”,拎著幾條魚走了。
九頭鳥說是要給他送魚,其實也只是嘴上隨意打發(fā)他的,并沒在意,但王吉卻記在了心上。他在家等了半個月,就是不見九頭鳥提魚來拜訪,不覺大怒,說:“這慫人,連我釣幾條魚都不樂意,看來他若是(承包魚塘)發(fā)財了,我是沾不上丁點兒腥味了?!?/p>
隊長婆也說:“這個九頭鳥也不懂事,再說他承包魚塘咱又沾不上光,干脆收回魚塘吧?!?/p>
王吉斜了她一眼:“你真是頭發(fā)長見識短,這事也沒那么容易呢。反正我得治治他,咱也得讓他知道,得罪了我,他就要大難臨頭!”
不久,稻忙開始了,王吉與李想商量了一下,說是生產(chǎn)隊缺少人手,讓山娃與阿三回到隊里,準備農(nóng)忙。
9
九頭鳥正想找王吉問清緣由,碰到了李想,于是把情況告訴了他。李想安慰他說:“這事不要過早下定論,讓山娃與阿三回隊里幫忙都在情理之中。過了農(nóng)忙,你再把他們要回去,看他咋說?!?/p>
九頭鳥為了摸清王吉的底細,決定親自去拜訪他,并且特意準備了兩條大鯤子。晚上,他敲開王吉家的大門,王吉見了他還感到很意外,問:“什么事?咋還興師動眾的?”但見了兩條大鯤子,他心里就明白了,說話的口氣也緩和了許多:“你這是干嘛?多讓人不好意思啊。”九頭鳥問山娃與阿三是怎么回事,王吉說:“這不是快農(nóng)忙了嘛,過了忙再把你的搭檔還給你,現(xiàn)在這是借用!看你想到哪里去了,哈哈……”
九頭鳥出得門來,嘆了口氣說:“屁玩意,真是捉摸不透?!?/p>
山娃與阿三都找九頭鳥,問啥情況,九頭鳥嘆息著說:“這是條永遠喂不飽的狼,難伺候呢?!?/p>
轉(zhuǎn)眼冬天來了,因為每年這時候隊里都得挑河工(疏通河流,防止夏天洪水泛濫),決定提前清理魚塘。九頭鳥也滿心喜悅,畢竟辛苦了一年,而且銷路也基本找好,就等魚塘抽水捕捉。
大隊長以及生產(chǎn)隊長都趕來了,大家圍在河壩上,都想知道今年魚塘的產(chǎn)量如何。按往年慣例,大隊長還有件特殊使命,就是得給公社社長“敬供”一些,以便隊里能得到些“照顧”。
王社長也“風塵仆仆”地來看魚塘的情況。大隊長及各小組長都前呼后擁的,圍著王社長問寒問暖。最后,王社長問起魚塘的事,大隊長解釋說:“魚塘今年承包給隊里的九頭鳥了,合同規(guī)定他每年向隊里交一定量的魚,其余的事情隊里一概不管。據(jù)說江南許多農(nóng)村都管這叫‘承包責任制,都干得不錯呢!這樣做也挺好,省心啊?!?/p>
“啥亂七八糟的?啥承包?”王社長沖著大隊長說,“我并沒接到上級下達的這類文件?。 ?/p>
大隊長及幾位組長面面相覷,都傻眼了。還是大隊長腦子快,說:“我們也只是嘗試嘗試,如果不理想,再收回呀?!?/p>
“一點集體主義思想都沒有!”王社長發(fā)話說,“上次批評你們奢侈,你們反倒更放縱了,真是越來越不像話!”王社長越說越激動,“誰讓你們這樣搞的?你們眼里還有我王社長嗎?”
大隊長等一行人對王社長都畢恭畢敬的,誰也不敢再多嘴了,唯恐得罪這位大神。王社長見大隊長及幾位組長恭敬得連大氣都不敢喘,口氣也緩和了:“今年魚塘的事就算了,明年收回。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俺們不做出頭鳥,倘若上面怪罪下來,這不都是給我找麻煩嗎!”
大隊長與王吉不敢多說,連忙答應下來。
魚塘今年的收入總體來說還不錯,九頭鳥找到王吉,說是明年想繼續(xù)承包,王吉這才告訴他承包的事兒公社不同意,九頭鳥與山娃、阿三都傻眼了。王吉對他們說:“以后別跟我說承包的事情了,這是公社的意思,我也愛莫能助啊。今晚開會,布置河工任務,準時到場??!”說完就走了。
會上,王吉說:“今年河工的工作量比去年多了許多,要求隊里所有的勞力都上陣,包括山娃與九頭鳥。”九頭鳥一聽,不樂意了,說:“這活兒我根本干不下來呀,這些年,我除了做買賣,就是承包魚塘……”王吉打斷了他的話,說:“這些情況我都向社里反映了,社長說那都是二流子行為,游手好閑!你不去挑河工,那你就不是隊里的勞力,隊里有權(quán)不給你家分糧?!?/p>
九頭鳥頓時無言以對了,再加上村民們的勸說,他終于同意去挑河工。
自此,三國統(tǒng)一歸晉,魚塘也納入了隊里滾滾生產(chǎn)建設的潮流中,山娃、九頭鳥、阿三成了隊里的三員勞力。
會上,九頭鳥感嘆地說:“原來我的人生就像是驢子拉磨——轉(zhuǎn)圈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