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林
【摘 ? ?要】學習是一種獨立的、主動的認識和發(fā)展的活動,學生應當是自我指導、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激勵的學習者。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激發(fā)其固有的學習動機,激活其潛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能力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07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反應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和意識,即學習者是否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為自己學習負責的意識,具有學習主動性和探索發(fā)現(xiàn)的精神。它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學習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確立學習目標;制定相應學習計劃;自覺高效的對學習活動進行監(jiān)控,管理和調節(jié)并能夠在學習活動結束后對所學知識和學習過程的得失進行科學客觀評判,總結和反思。自主學習還是一種學習模式,即學習者在教師指導之下,根據(jù)自身特點和學習情況,熟練運用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制定并順利完成預期學習目標且能為后續(xù)學習做好充分準備的學習模式。
一、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1.自主學習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要適應未來的社會,人們必須終身學習、不斷自我發(fā)展與提高,而終身教育又要求人們能夠培養(yǎng)可以獨立于教師和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代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終極目標,即以培養(yǎng)學生自求自得、獨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為目標。
2.自主學習是語言教與學的目標。語言學習是一個積極的動態(tài)過程,是學習者綜合運用各種策略模式對信息積極加工、對學習過程自我監(jiān)控、從而達到自然運用語言的過程。語言學習本身是看人們是否能熟練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用語言來完成各種任務,更重要的是,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繼續(xù)學習所必須的方法和技巧,即學習的策略。語言學習的這一目標就是學習自主。
3.自主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課堂教學同樣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這里“自主”是指學習目標明確、認真聽課、主動識別老師的教學目的與內容、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老師、參與各種活動、取得最大程度的輸入和內化。由于課堂的學習有限,課外的時間相對充裕,要引導學生把功夫用于課外,一邊鞏固吸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一邊預習新課或尋找更多使用語言的機會。課內外英語學習的過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但需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養(yǎng)成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學習的責任感。
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高中英語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給予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打好基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由于學生長期已經形成教師教,學生記的習慣,被動記憶成為習慣,因而自主學習的意識非常欠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樹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是第一步。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形成有效的自主學習模式。現(xiàn)代教學理念要求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觀,在教學中不斷摸索與實踐自主學習的方法與途徑。首先,要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用英語語言交流信息;其次,要使學生明白語言作為信息的載體,充斥著大量的社會知識、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最后,要讓學生意識到改變被動吸收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最終提高英語的學習效果。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歸納語言規(guī)則
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大量有效的語言信息輸入,使學生在自然、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中習得語言。英語在我國屬于一門外國語,學生離開課堂后自然習得英語的機會目前仍然是較少的。因此,為了讓學生認識和掌握英語這樣一個龐大的語言體系,除了自然習得外,適當利用語言規(guī)則的監(jiān)控作用來完善語言學習也是必要的。
例如,語法作為語言教學中很關鍵的一部分,也應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體作用。我們嘗試的高中英語自主性語法教學模式為RGCCA模式——Recalling、Generalization、Consolidation、Creation、Appreciation五個環(huán)節(jié)。Recalling(回顧)旨在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以舊引新;Generalization(自主學習、觀察、分析、歸納)是指教師提供合理素材,體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觀察和分析,歸納并整理出本質性的語法規(guī)則;Consolidation(鞏固)旨在讓學生鞏固新知,及時反饋;Creation即運用新知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訓練;Appreciation(鑒賞)主要通過提供含有該語法現(xiàn)象或規(guī)則的名家名言,讓學生鑒賞美文,體會語言之美。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學生是有能力在接受大量相關信息的輸入后,積極參與思維、自主探索及自行歸納出語言規(guī)則的。
四、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反思,學會自我評價學習的能力
實踐證明,科學的評價活動是教育活動科學化的需要,正確地運用教育評價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中,教師更應堅持因材施教,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及時肯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激勵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我檢測、自我評價的能力,對自身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認知能力及行為能力作出合理的評價,讓學生在自我評價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自我評價外語學習能力是自主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睂W生應該對自己學習負責。學習過程中,老師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英語學習成效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學習者的主觀努力。因此,老師在聽、說、讀、寫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成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應當靈活使用教學手段,盡可能地使用自己手中能夠利用的一切教學資源,打造一個優(yōu)化課堂,讓學生愉快地參與到英語課堂的學習當中來,改進自己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教學,才能夠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將來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情境教學給學生帶來了直觀的印象,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對所學的知識感知、理解和運用,從而實現(xiàn)從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理論的頓悟,縮短了學生對知識理解、接受和內化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因為只有這樣全面的學生,才能夠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林英.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教師》,2011(29).
[2]仇正利.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