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嫻
辛稼軒是文人中的異數(shù)。
他算個文人,卻毫無文人柔弱的形象。作為一個具有實干才能的軍事家,他對抗金事業(yè)的追求絕不僅限于紙上談兵。想想都臉紅,稼軒二十一歲投身民族大業(yè),二十三歲已經(jīng)名重一時,而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找不找得到工作都是個問題。
他的詞多懷古,更有一種氣象有里面,壯烈,恢宏。宋朝的詞人風格大多柔美華麗,卻又失于矯揉造作,如果沒有辛稼軒的存在,整個南宋詞壇該有多頹然?“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樣的氣概,仿佛他的理想就是太陽,源源不斷的光熱將他的心臟鑄得火燙,將他的感情燒得熾烈。
既然世稱“蘇辛”,他的詞就免不了和蘇軾的拿來對比。蘇軾的超然灑脫也曾令我為之傾倒,但我想,他們不同。蘇詞多是以曠達的胸襟和淡然的態(tài)度來體悟人生,近乎哲學道理,并用這種參悟來寬慰自己,使自己歸于平靜。而稼軒的詞,讀來壯懷激烈,他心懷家國的崇高理想,如此熾熱,當時南宋不溫不火的時勢熬得他充滿了壯志難酬的英雄式的悲慨。
他的詞作風格,多樣得讓我驚嘆。仿佛一個戰(zhàn)場上運籌帷幄的將軍,書案上指點江山的高官,忽然褪下戰(zhàn)服官袍,一轉身,便入了那逍遙自在的塵世,俯下身,便能以滿腔柔情探聽少女心事,似乎殺戮爭斗與他無關。不消說“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王國維藝術境界之談的第三層,是中國婦孺皆知的經(jīng)典情話,它更打動了他生命中的那個女子,打動了千年后的人們?!叭艚萄鄣谉o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边@樣的少女閨怨,也被他拿來入詞,不知鄰家女兒得贈這首詞,會不會黯自神傷?而他亦有蘇子把酒對月的曠達,“斬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闭娌恢蔷谱佬υ挘€是他真有這本事?
無情未必真豪杰?!氨娎飳にО俣取边@樣的纏綿情話,從這樣一位大丈夫口中說出,格外感人。
稼軒始終是幸福的??菇鸫髽I(yè)功敗垂成,非戰(zhàn)之罪,而是南宋氣數(shù)已盡,不是人力可挽回的。在他失落的時候,身邊還會有善解人意的愛人陪伴??墒怯泻芏嗳?,眾里尋他千百度,像陸游,一樣壯志未酬,一生摯愛還是消散了。人海茫茫,驀然回首,我們是不是還有運氣看到那個等在燈火闌珊里的人呢?
(導師:王藝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