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
婚后多年夫妻分居兩地
1957年12月,經人介紹,淳樸、勤快的張西蘭認識了鄰村忠厚、能干的董春元。兩人見了幾次面,便確定了終身大事。第二年9月,他們結了婚?;楹蟮?天,董春元通過招工去了湖北修鐵路。此后多年,董春元和工友的足跡伴隨著國家建設鐵路的步伐遍及大江南北。
董春元常年在外,家里所有的擔子都撂給了張西蘭。隨著兩兒一女的相繼出生,她肩上的擔子更重,白天到生產隊里掙工分,晚上還得在煤油燈下給兒女做衣服、納鞋底,每天忙得只能睡五六個小時??粗謇锏慕忝脗兒驼煞虺鲭p入對,她心里只有嘆氣的份兒。于是,她經常寫信向董春元抱怨,說她在家里既當爹又當媽,像男人一樣掙工分,卻得不到他的任何幫助。董春元清楚妻子心里的苦,但卻愛莫能助。
那些年,董春元每年只有一個月的探親假,刨去來回路途上的時間,在家的時間也就20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沒過幾天,就又該整裝出發(fā)了。這樣的日子太難熬了。
孩子們長大后,對父親生出了越來越多的抱怨,他們心里對父親這個概念也淡薄了許多。覺得父親不稱職,沒盡到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妻子抱怨、孩子們不理解,董春元心里也很無奈。他沒有一天不盼著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可他的職業(yè)讓他無法分身。張西蘭和兒女們對他的了解,也僅限于每年探親時帶回來的一摞摞“優(yōu)秀炮手”“技術能手”“勞動模范”之類的證書。
對家人的虧欠讓董春元非常內疚,他渴望著退休生活的到來。
退休后的日子沒有想象中美妙
讓董春元沒想到的是,退休生活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樣美妙??赡苁浅D甑姆e怨所致,張西蘭脾氣火爆,用董春元的話說就是點火就著。一次,老伴烙餅,讓他幫著揉面,握慣修路工具的手,卻無法干好細活,一看董春元面揉得比較硬,張西蘭劈手奪過來,說他是個光會吃飯不會干活的主兒。董春元氣鼓鼓地坐到一邊生悶氣,張西蘭拿話刺他:“你把我扔在家里,讓我勞累了一輩子,現(xiàn)在說兩句都不行了?”董春元被老伴這句話戧住了,不知說什么才好。
董春元發(fā)現(xiàn),不光他做事老伴看不慣,就連兩人的生活習慣也格格不入。10年前,村里的土地被區(qū)政府征用,張西蘭洗腳上田成了城市人,她也和城里人一起,喜歡上了吃米飯。董春元大半生都是在鐵路建筑工地度過,工人出的是力氣活,平時也是以吃面食為主,因此,他吃不慣米飯。
董春元不喜歡吃米飯,張西蘭心里有氣,不愿每頓做兩樣飯,索性早上給老伴做一盆上面飄著蔥花、香油的疙瘩湯,這盆湯讓董春元就著饅頭吃三頓。董春元吃了兩天,膩歪了,就向張西蘭抗議,說能不能換個花樣?張西蘭沒好氣地噎他:“這一輩子沒享著你的福,到老了還得讓我伺候你,想換花樣就自己做去!”
董春元沒想到自己在外奔波這么多年,竟讓老伴怨氣這么重。忍不過時,他也開始“絕地反擊”了。每當老伴數落他時,他就和她犟幾句嘴。漸漸地,老兩口拌嘴成了家常便飯。
老兩口吵吵鬧鬧,兒女們也都看在眼里。在他們心里,自然偏向一生含辛茹苦的老媽,他們勸說老爸,媽為這個家操勞了一生,替你養(yǎng)大了三個兒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讓著她點,吵你幾句也沾不到身上,你老跟媽頂嘴干什么?
兒女們一邊倒地指責自己,讓董春元很是不爽,他嘟噥著說:“我退了休,本來想好好和她過日子的,你看她整天挑我的刺,還罵我,我活得窩不窩囊?”
日子在吵吵鬧鬧中過得飛快。直到有一天,兒女們嚴肅地和他談了次話,使得董春元對老伴的態(tài)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兒女共守秘密為父母補辦婚禮
2015年3月中旬的一天,董春元和張西蘭又發(fā)生了一次爭吵。沒想到,兒女們把母親支出門,和父親鄭重地談了次話,這次談話把董春元驚呆了。
兒女們告訴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前一段時間,媽一直咳,老覺得胸悶得難受,人也消瘦了許多,兩天前,我們帶她到醫(yī)院檢查了一下,醫(yī)生說媽的肺上有腫瘤,已經轉移了!”
兒女的話讓董春元驚呆了,他沉默了很長時間,抬起頭時眼里已然有了淚。兒子叮囑父親:“老媽現(xiàn)在還不知道病情,我們都要瞞著她,你以后別再氣她了。媽苦了大半輩子,你讓她順順心心過幾天好日子吧!”
第二天早上,董春元看到老伴,試探著問她:“你去買菜不?我陪你轉轉!”張西蘭沒好氣似的白了他一眼:“用不著,我自己能行!”董春元訕訕地說:“西蘭,是我不好,別生我的氣了!”張西蘭疑惑地看了他一眼,納悶地說:“咦,今天怎么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咋不罵我了?”董春元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不罵了,都是我不對!”
讓張西蘭詫異的是,老伴對他的態(tài)度出奇地好。不但主動幫助她做家務,還陪著她去買菜,主動幫她提菜,讓張西蘭想發(fā)火都找不到機會,張西蘭心里很舒暢,精神好了許多。
2015年8月的一天,董春元背著老伴把兒女們召集到一起,提出了想和他們的母親補辦婚禮的想法。
2015年8月19日,北京貴賓樓飯店宴會大廳,一場隆重而熱烈的金婚慶典在這里舉行。董春元和張西蘭身穿喜慶的大紅新郎、新娘裝,兩人牽著由長絲線連著的繡球,在司儀的吆喝聲中進行夫妻對拜,并按照當年傳統(tǒng)的風俗跨火盆,象征日子紅紅火火。典禮最后,兒女們對父母頒發(fā)了“最佳父親獎”“最佳母親獎”,并照了全家福。
金婚典禮過后,張西蘭和老伴感情更加和諧。董春元覺得,退休后,他才找到了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他想保持這份美好的感覺,一直和老伴廝守終老。 ? ? ? ? ? ? ? ? ? ? ? ?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