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春天從窗外進來,人在屋子里坐不住了,就從門里出去。屋子外的春天太燦爛了,到處是刺眼的陽光,不像射進屋里的那樣明亮;到處是被太陽曬得懶洋洋的風,不像攪動屋里沉悶的空氣的那樣有生氣。就連鳥語似乎也瑣碎而單薄,需要屋里的寂靜來做襯托。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給畫配上框子。
同時,我們悟到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我們不妨這樣說: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引進來,使屋子里也關(guān)著一部分春天,讓我們能安坐著享受,無需再到外面去找。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許我們占領,表示享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門,而有些是不開窗的。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門是住屋子的人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種奢侈。屋子本如鳥窠獸窟一般,是讓人回來過夜的,把門關(guān)上算是保護。墻上開了窗子,引入光明和空氣,使我們白天不必到戶外去,關(guān)了門也可以生活。屋子在人的生活里因此增添了意義,不只是避風雨和過夜的地方,還有了陳設,掛著書畫,是我們從早到晚工作、娛樂和演出人生悲喜劇的場子。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
假如窗外太嘈雜了,可以關(guān)了窗,安靜地默想,讓靈魂自由地去探尋。關(guān)窗和閉眼有時有連帶關(guān)系,你覺得窗外的世界不過爾爾,不能讓你滿足,你想回到故鄉(xiāng),你要看見跟你分離的親友,你只有睡覺,閉了眼向夢里尋去,于是你先起來關(guān)了窗。因為是春天,窗子不能完全關(guān)緊,要留一絲空隙給自然出入。
(摘自《錢鍾書集》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