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蓮
【啟示錄】讀書成為“刑罰”,可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對人權(quán)的尊重已擴(kuò)大到不只是對社會守法公民的尊重,也包括了對那些違法犯罪者的人權(quán)的尊重。
毫無疑問,人犯了罪理應(yīng)受到懲罰,但是在伊朗,懲罰一些沒有前科或者犯罪情節(jié)較輕的人,用的卻是書刑,這就是前不久伊朗實施的新法例,它允許法官在犯人犯罪較輕的具體案例中使用書刑替代監(jiān)禁。
事情是由一位叫作那扎爾的少年引起的。那扎爾本是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孩子,一年前的一天,他被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堵在了洗手間,眼見父親手中的棍棒就要落在自己頭上時,情急之下那扎爾拿起窗臺上的一塊肥皂,扔向父親,肥皂剎那間擊中了那扎爾的父親的頭部,他應(yīng)聲倒地。那扎爾的父親也因此成了一個不省人事的植物人。
事發(fā)之后,那扎爾后悔不已,他哭著向法官說:“我無意傷害父親,只因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脅,我才不得已拿起了肥皂向父親扔去,倘若現(xiàn)在能讓自己與父親相互調(diào)換,我愿意?!蹦窃鸂栕詈筮€表示一定要盡心盡力地照顧好父親的后半生。
看到那扎爾對自己的不當(dāng)誠心檢討,法官納吉扎德的柔軟之處被觸及,他決定給那扎爾一種另類的懲罰,就是判那扎爾去讀書。在納吉扎德看來,判處犯人讀書是一種更適當(dāng)?shù)膽土P方式,因為讀書可以增強人的精神信仰,同時也能讓人有解決社會問題的意愿。
自從伊朗判處犯人讀書以來,囚犯肢體間的沖突已明顯減少,這不能不說是讀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