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達
五四運動之后,西方的一些先進思想進入中國,包括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這些觀念,于是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波離婚風潮。徐志摩和原配夫人張幼儀離婚,蔣介石也跟原配夫人離了婚,但離婚這事發(fā)生在皇室就開了千古之先河。
1931年,溥儀在天津靜園里和婉容皇后、文繡皇妃一塊兒住。文繡的妹妹文姍來看姐姐時對溥儀說:“姐夫,我姐姐天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天津是花花世界,我想帶她出去玩玩,你看行不行?”
那天溥儀高興,心里一舒坦就答應(yīng)了,不僅備好了車,他還吩咐兩太監(jiān)跟著去伺候。文姍和文繡在天津市里轉(zhuǎn)悠了一圈之后要去天津國民飯店,那太監(jiān)正要跟著進去,被文姍給攔下了:“你們不用伺候主子了,回去告訴溥儀我姐姐今后不會再回去了,她要跟他離婚?!蔽睦C從懷里掏出三封信來,這正是寫給溥儀的離婚通告書。
文繡13歲進宮,最初溥儀是很喜歡她的,但皇后婉容受過西方教育,對一夫多妻制本來就反感,于是想方設(shè)法地離間他們。溥儀被攆到天津后,婉容在當?shù)馗侨玺~得水。文繡不但見不到自己的丈夫,有時候想買點什么都得把自個兒的東西拿出去當了換錢再買。
“九一八事變”后,文繡要溥儀別跟日本人接觸,但溥儀那時滿腦子都是光復(fù)大清的念頭,自然聽不進去。婉容一看文繡不得勢了,便趁機踩上一腳。
妹妹文姍受過西方教育,她聽說這些事后憋了一肚子火,于是建議姐姐離婚。
那三封信把溥儀氣得渾身直哆嗦。據(jù)說溥儀找了警察和青幫老大,發(fā)誓一定要把文繡找出來。文姍很有心機,她把姐姐藏在袁世凱的七姨太那兒,誰敢去那兒搜?
法院的通告書下來了,要求兩個人當庭調(diào)解?;噬想x婚,這多丟人!溥儀死活不干,于是雙方律師拉鋸談條件。
報紙鋪天蓋地報道這件事情,全國分成兩派:一派是晚清遺老遺少,說這妃子大逆不道,竟敢忤逆犯上;另一派支持離婚,說文繡過得不好就得離,大家是平等的。
當事人雙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文繡最初提出要50萬大洋的贍養(yǎng)費,雖然皇上已下臺,但窮得就剩下錢了,可溥儀氣壞了,他就是不給。最后文繡妥協(xié)了,要55000塊大洋,溥儀痛快地答應(yīng)了。
他們離婚是在1931年10月22日。當時溥儀已經(jīng)答應(yīng)到長春去當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了,離婚這種后院起火的事情自然沒那么多工夫顧及。要不然的話,這樁離婚官司說不定得拖到猴年馬月呢。
(摘自《老梁講歷史》北京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