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海瑞是有名的清官,為官一生都保持著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fēng)。他到底有多儉樸呢?
任淳安縣縣令時,海瑞不坐轎子,不下館子,不參加娛樂活動。明朝官員工資低,不靠其他收入,僅能勉強糊口。為節(jié)省開支,海瑞帶領(lǐng)家人勞動,自給自足。
本來,海瑞用不著過這種窮苦的日子,可以像別的地方官一樣收“火耗”錢,但他寧愿自己過得苦一點,也不向老百姓多收一分錢。海瑞不只是花自己的錢節(jié)省,即使有公費報銷,他也同樣“吝嗇”。
有一次,海瑞去京城出差,返回報銷時,下屬發(fā)現(xiàn)他只用了55兩銀子。在明代,地方官進(jìn)京不是一般述職那么簡單,還得向管事的京官進(jìn)貢,少則幾百兩,多則幾千兩。而淳安縣是一個貧困縣,根本拿不出錢來敬奉。海瑞想到財政緊張,能省則省,原則是:能走路就盡量走路,能不進(jìn)館子就不進(jìn)館子,餓了就吃干糧,渴了就喝山泉水;旅館能不住就不住,山洞、破廟也能湊合一夜。當(dāng)然,到了京城,有些應(yīng)酬免不了,比如請客吃飯。不過,別人請客都是去最好的酒樓,而海瑞隨便找個路邊攤兒,叫兩碗小面就完事。
海瑞一生清廉,到死時連棺材錢都沒有。主持葬禮的僉都御史王用汲,看見海瑞的住處只有幾張用葛布制成的帷帳和幾個破爛的竹器時,禁不住放聲大哭。這便是海瑞的一生,明代文學(xué)家王世貞評價他說:“不怕死,不斂財,不立黨?!?/p>
【想一想】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上的廉潔。海瑞一生勤儉,進(jìn)京出差只花了55兩銀子,請客只吃小面……如此“摳門”,只為惠民:不向老百姓多收一分錢。清廉雖未帶給他萬貫家財,卻讓他“大有所成”——深得百姓愛戴。為官者需勤儉,常人亦如此。勤儉持身,我們積累的不僅是財富,還有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