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留新
日前,廣州一位93歲的肌肉“型爺”沈華走紅。他從70歲開始健身,到現(xiàn)在仍然可以完成引體向上以及其他高難動作。雖然我們沒必要都達到這樣的運動水平,但沈華老先生的肌肉還是非常值得老年朋友們學習的。
怎樣才能練出肌肉?其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很有效,所有老年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站樁。早在兩千多年前,傳統(tǒng)醫(yī)學經典《黃帝內經》就提到過站樁,后來成為習拳練武的基本功法之一。站樁可讓肌肉和肌腱保持一定的張力,加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強壯筋骨、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延年益壽的目的。站樁不要求任何運動基礎,任何年齡層的人都適宜,中老年人晨練時不妨多練練。
站樁前要做一些熱身運動,結束后要緩緩做好收功動作。最常見的站樁姿勢是雙重基本式,即兩腳均勻著力的姿勢。在鍛煉時要精神集中,全身放松,做到心無雜念,呼吸自然,建議用腹式呼吸,身心產生一種輕松舒適的感覺。
具體做法如下:身心放松,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稍向內扣;腰脊豎直,舒放挺拔,兩髖內收;兩臂環(huán)抱置于腹前。這里有兩個動作要領,一是用力部位要集中在腳趾和前腳掌,這樣會使小腿、大腿和膝蓋得到很好的鍛煉,起到鍛煉下肢肌肉群的作用;二是強調站樁時要“沉肩墜肘”,沉肩就是要盡量放松肩部,體會肩部拉長的感覺,配合墜肘,可使大臂的肌肉得到鍛煉。
站樁屬于“靜運動”,練習時需身心放松,才能做到心靜、體松。每次練20-30分鐘即可,不必刻板追求時長,否則易感到枯燥乏味,難以長期堅持。初練者,站樁3-5分鐘后,雙膝關節(jié)或可感覺發(fā)熱、震動,如果一時難以忍受,可休息片刻后再繼續(xù)。不要在過飽、空腹時練習。(作者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