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情
一位親戚,人挺能干,做事也麻利,以付出的角度而言,也算得上賢惠,起碼她對老公孩子的付出,絕對不會輸給別人。
但她老公和孩子對她的不滿,幾乎到了極點。我們曾去過她家,親眼目睹她是如何把自己的所有付出抹殺的。
那天是上午,她兒子剛剛起床走到衛(wèi)生間去洗臉,她隔了十分鐘進去,然后我就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她說:“洗完臉就這樣把毛巾扔在池子里嗎?你都多大了,我前世肯定造了什么孽,老天派你來收拾我。”
她兒子反擊道:“以前我每次都掛好的啊,但你不是嫌我擰太干就是太濕,怎么做都是錯,那我干脆就扔著吧!”
然后她開始一路喋喋不休地念,足足念了十幾分鐘,聽得我都有點不耐煩了。
她兒子受不了了,大聲說:“你別煩了,我重新擰?!?/p>
她卻奪過毛巾,自己擰干掛好,一邊走一邊說:“你要是干得好,我會說你嗎?早飯已經(jīng)做好了,趕緊去吃吧!”
到了中午,她留大家一起吃中飯,做了滿滿一桌子菜,本來是件很美好的事。
但她在整頓飯里都在說:“還有誰比我更苦命的嗎?每天要上班,回家要做家務,誰也不給我搭把手,這一大一小就是老爺和少爺,我天天忙完還得伺候他們,沒人心疼我,沒人可惜我?!?/p>
她老公聽不下去辯解說:“怎么沒人心疼你了?每次都幫你一起做家務,但哪次不是被你數(shù)落一頓,我早就說了,如果你不想干,你可以不干,但別天天都數(shù)落個沒完?!彼宦犂瞎垢覡庌q,立刻眼珠一瞪:“你好意思說?你說你干的那叫家務嗎?還不夠給我?guī)偷姑Φ哪?!?/p>
那一頓飯,我們真是吃得消化不良,她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為老公和兒子服務,然后再抱怨老公和兒子讓自己這么累。
這么多年下來,老公和兒子對她厭煩到了極點,對她絲毫沒有感激心態(tài),有的只是滿滿的厭煩,連話都不愿意跟她多說,這一點又是新的令她不滿的地方,她的生活幾乎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我們身邊有一種女人:她們活沒少干,心腸都很善良,在人際關系中,一直扮演著付出的角色,可是她們的好很少被人記住,甚至是被身邊的人厭棄,原因無他,壞在嘴上。并且相當固執(zhí),認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難道還不能抱怨一下嗎?
她們委屈,她們憤怒,她們期望被人肯定和贊美,卻以完全背道而馳的方法表達著自己的需求,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她們越來越遠,不愿意和她們交談,不愿意和她們溝通,甚至不愿意聽她們說話,于是,她們更加委屈憤怒,漸漸地把自己活成一個滿腹怨氣的刺猬。
后來,年歲漸長,我漸漸明白她們的心理了,但凡天天表達自己勞累的人,內(nèi)心都不自信,希望借此表明自己做事很累,希望別人記得自己的付出,于是,就用了這種最笨的辦法去表達,可是聽在對方耳中,第一反應就是:她不喜歡做這些,她討厭我的事,我害得她怨氣沖天。于是,會陷入煩躁與自責中,語氣和態(tài)度自然不可能好。
而做的人接受到這一信號的第一反應是:我這么任勞任怨地伺候你,說幾句都不行?你太沒良心了。為了提醒對方的良心,她加強密度地說,終于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我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有沒有這個毛病,如果有,那就要趕緊改掉。
因為它不會使你收獲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只會抹殺你所有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