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春
中圖分類號:S859.7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16)01-0028-03
不同的藥物、不同的劑量,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藥理作用,但同樣藥物,同樣的劑量,如果用藥方法不同也可產(chǎn)生不同的藥理效應,甚至引起藥物作用性質(zhì)的改變。不同的給藥方法直接影響藥物的吸收速度、藥效出現(xiàn)的時間、藥物作用的程度以及藥物在體內(nèi)維持及排出的時間。因此,在用藥時應根據(jù)水禽的生理特點或病理狀況,結合藥物的性質(zhì),恰當?shù)倪x擇用藥途徑。
1 拌料給藥
這是現(xiàn)代集約化養(yǎng)禽業(yè)中最常用的一種給藥途徑。即將藥物均勻地拌入料中,讓鴨、鵝在采食時,同時吃進藥物。該法簡便易行,節(jié)省人力,減少應激,效果可靠。主要適用于預防性用藥,尤其適應于長期給藥。但對于病重的鴨、鵝,當其食欲降低時,不宜應用。拌料給藥應注意以下方面。
1.1 劑量準確 不隨意加大和減小藥物用量。
1.2 混料均勻 為了保證藥物混合均勻,通常采用分級混合法,即把全部用量的藥物加到少量飼料中,充分混合后,再加到一定量飼料中,再充分混勻,然后再拌入到計算所需的全部飼料中。大批量飼料拌藥更多次逐步分級擴充,以達到充分混勻的目的。切忌把全部藥量一次加入到所需飼料中,簡單混合會造成部分鴨中毒而大部分鴨只吃不到藥物,達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或耽誤病情。
1.3 注意不良作用 有些藥物混入飼料后,可與飼料中的某些成分發(fā)生拮抗反應。這時應密切注意不良作用,盡量減少拌料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如飼料中長期使用磺胺類藥物時應注意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的補充。應用氨丙林時應減少B族維生素的用量。
2 飲水給藥
飲水給藥也是比較常用的給藥方法之一。它是將藥物溶解到鴨、鵝群的飲水中,讓鴨、鵝在飲水時飲入藥物,發(fā)揮藥理效應,這種方法常用于預防和治療鴨病。尤其在鴨、鵝群發(fā)病,食欲降低而仍能飲水的情況下更為適用,但藥物應該是水溶性,飲水給藥應注意以下方面。
2.1 適當停水 為了保證鴨在一定時間內(nèi)飲入足量的藥物,起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一般寒冷季節(jié)停飲3~4 h,氣溫較高季節(jié)停飲1~2h。
2.2 適宜水量 為了保證全群內(nèi)絕大部分鴨在一定時間內(nèi)都喝到一定量的藥物水,不至于由于剩水過多進入鴨體內(nèi)藥物劑量不夠或加水不夠,飲水不均。因飲水量大小與鴨、鵝的品種,舍內(nèi)溫度、濕度、飼料性質(zhì)、飼養(yǎng)方法等因素密切相關,所以不同鴨、鵝群,不同時期,飲水量不盡相同。
2.3 正確操作 一般地說,飲水給藥主要適用于容易溶解在水中的藥物,對于一些不易溶解的藥物可以采用適當?shù)募訜幔又軇┗蚣皶r攪拌的方法,促進藥物溶解,以達到飲水給藥的目的。
3 氣霧給藥
氣霧給藥是指使用能使藥物氣霧化的器械,將藥物分散成一定直徑的微粒,彌散到空間中,讓鴨、鵝只通過呼吸道吸入體內(nèi)或作用于鴨、鵝羽毛及皮膚粘膜的一種給藥方法。也可用于鴨舍、鵝舍孵化器以及種蛋等的消毒。使用這種方法時,藥物吸收快,出現(xiàn)作用迅速,節(jié)省人力;但需要一定的氣霧設備,且鴨舍、鵝舍應能密閉,用于鴨、鵝時不能使用有刺激性藥物。應用氣霧給藥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3.1 恰當選擇藥物 應用于氣霧途徑給藥的藥物應該無刺激性,容易溶解于水。對于有刺激性的藥物不應通過氣霧給藥。同時還應根據(jù)用藥目的不同,選用吸濕性不同的藥物。若欲使藥物作用于肺部,應選用吸濕性較差的藥物,欲使藥物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就應該選用吸濕性較強的藥物。
3.2 準確掌握劑量 在應用氣霧給藥時,不可隨意套用拌料或飲水給藥濃度。為了確保用藥效果,在使用氣霧前應按照鴨鵝舍空間情況,使用氣霧設備要求,準確計算用藥劑量。以免過大或過小,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3.3 控制霧粒大小 通過大量試驗證實,進入肺部的微粒直徑以0.5~5mμm最合適。霧粒直徑大小主要是由霧化設備的設計功效和用藥距離所決定。
4 體外用藥
體外用藥主要指對鴨舍、鴨場環(huán)境、用具及設備、種蛋等的消毒,以及為殺滅鴨的體表寄生蟲、微生物所進行的鴨體表用藥。它包括噴灑、噴霧、熏蒸和藥浴等不同方法。在使用外用藥時應注意。
4.1 注意選擇藥物 根據(jù)不同用藥目的,選擇不同的外用藥物。目前常用于鴨、鵝場、鴨舍及用具消毒,以及殺滅鴨、鵝體表寄生蟲的藥物種類繁多,但不同的藥物都具有其獨特的作用特點,因此,在使用時應根據(jù)用藥的目的,選擇一定品種藥物,同時還應注意抗藥性。適當調(diào)換藥物,不可拘泥于某幾種藥物,既浪費藥物,又起不到一定的作用,往往還貽誤時機。
如是緊急消毒,為殺滅病毒,可適當選用堿性消毒藥,如氫氧化鈉等,既經(jīng)濟又有效;而為了殺滅一些致病性芽孢菌,就應選用對芽孢作用較強的藥物,如甲醛等,而不應選用苯酚類藥物。同樣,如果是帶鴨、鵝消毒,就應當選用對鴨、鵝刺激作用不大的一些消毒藥,如過氧乙酸、百毒殺、抗毒威等,而不應選擇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甲醛、火堿等。使用體外殺蟲藥也是如此,應根據(jù)所要殺滅的寄生蟲的特點選擇有關的藥物。這樣就能作到有的放矢,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4.2 注意用藥濃度 按照不同的作用強度,選擇最佳用藥濃度。常用的消毒藥以及殺蟲藥除了具有殺滅寄生蟲、微生物等作用外,一般對機體都有一定毒性,且其濃度與作用強度有直接關系。超過一定的濃度,就容易引起人或鴨、鵝群中毒,因此使用時應根據(jù)用藥目的,嚴格按照不同藥物要求,選擇最佳用藥濃度,以達到最佳用藥效果。
4.3 注意用藥方法 結合不同藥物特性,采用適當?shù)挠盟幏椒?。不同的藥物,有時盡管其作用相同,但其性質(zhì)可能不同。有的易揮發(fā),有的易吸濕,即使同一種藥物,采用不同的用藥方法,也可產(chǎn)生不同的藥物效果,因此應該結合不同的藥物性質(zhì)特點,選擇最能發(fā)揮該種藥物特點的用藥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甲醛,易揮發(fā),刺激性強,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采用熏蒸法用于密閉鴨、鵝舍或孵化器的消毒,而百毒殺等藥物刺性小,就可以進行帶鴨、鵝消毒,以便收到良好的用藥效果。
5 經(jīng)口投服給藥法
經(jīng)口投服給藥法簡便易行、容易掌握、劑量準確。但由于藥物投服后易受消化道酶和酸堿度的影響,降低藥物效果,同時其產(chǎn)生作用比較遲緩,因此口服給藥劑量應大于注射給藥,且一般適用于不太危急病例。
常用于經(jīng)口投服的藥物包括片劑、粉劑、丸劑和膠囊劑及溶液劑等。在投溶液劑時藥量不宜過多,必要時可采用膠管直接插入食道,要嚴防藥物進入氣管,導致異物性肺炎或使鴨、鵝窒息而死。
6 皮下注射給藥法
皮下注射給藥法簡單,藥物容易吸收??刹捎妙i部皮下、胸部皮下和腿部皮下等部位注射,是預防接種時常用的方法之一。應用皮下注射時藥物量不宜太大,且無刺激性。注射的具體方法是由助手抓鴨或術者左手抓鴨(成年鴨體型較大,最好兩人操作),并用拇指、食指掐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膚皺褶處刺入針頭,然后推入藥液。
7 肌內(nèi)注射給藥法
肌內(nèi)注射法藥物吸收快,藥物作用穩(wěn)定,方法簡便,安全有效。是最常用的注射用藥方法之一,可在預防和治療鴨、鵝的各種疾病時使用。肌內(nèi)注射部位有大腿外側肌肉、胸部肌肉和翼根內(nèi)側肌肉等。在采用肌內(nèi)注射時要注意使針頭與肌肉表面呈35~50°角進針,不可直刺,以免刺傷大血管或神經(jīng),特別是胸部肌內(nèi)注射時更應謹慎操作,切記不要使針頭刺入胸腔或肝臟,以致造成鴨、鵝死亡。在使用刺激性藥物時,應采用深部肌內(nèi)注射。
8 靜脈注射給藥法
靜脈注射法是將藥物直接送入血液循環(huán)中,因而藥效產(chǎn)生迅速,用藥劑量準確。適用于急性或危急、用藥劑量較少且要求準確劑量的病例;同時也適用于一些有刺激性和必須進入血液才能發(fā)揮藥效的藥物,如解毒藥、高滲溶液等。但該方法要求操作技術較高。
9 腹腔注射給藥法
腹腔注射給藥法是將藥物經(jīng)腹腔吸收后產(chǎn)生藥效,其藥效產(chǎn)生迅速,可用于劑量較大,不易經(jīng)靜脈給藥的藥物。具體方法是由助手抓鴨,使鴨腹部面向術者。最好采用頭低尾高位,使腹腔臟器向下擠壓,術者左手拇指、食指掐起腹壁,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穿過腹壁進入腹膜腔而又不刺入其他臟器或腸管內(nèi),然后將藥物推入腹腔內(nèi)。但該方法也要求一定的操作技術,使用不當容易傷及臟器造成鴨傷亡或使藥物注入腸管,不能充分發(fā)揮藥物效用。
10 種蛋或禽胚給藥法
由于某些致病性細菌或病毒可以經(jīng)種蛋由母禽直接傳播給后代雛禽,或經(jīng)蛋殼侵入而使禽胚或孵出的雛禽發(fā)病,因而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使用給種蛋或禽胚直接用藥的方法,進行消毒以殺滅病原微生物用來預防某些傳染性疾病或治療一些胚胎病,常用的經(jīng)種蛋或禽胚給藥方法如下。
10.1 熏蒸法 熏蒸法是最常用于種蛋的一種消毒方法。通常是將消毒藥物加熱或通過化學作用使其揮發(fā)于一定空間中,以殺死空間和種蛋蛋殼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常用于熏蒸法。消毒的藥物有甲醛、高錳酸鉀、過氧乙酸等許多種。使用時將種蛋放置于特定的消毒室、罩或孵化器內(nèi),按容積計算好用藥量后,放置藥物并加熱、點燃或使其發(fā)生化學反應,使藥物揮發(fā)到整個空間,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熏蒸時應關閉消毒室、罩或孵化器的所有門、窗以及氣孔。熏蒸一定時間后再打開。否則,不能收到理想效果。
10.2 浸泡法 浸泡法是指將種蛋放置到配制成一定濃度和適溫的藥液中,使藥物經(jīng)種蛋吸收或殺死種蛋表面的微生物。在浸泡前一般應用清水或溫水洗滌蛋殼表面,否則不僅浪費藥物也不能收到預想的效果。
10.3 注射法 將藥物直接注射到禽胚的一定部位,如氣室、蛋白、尿囊腔、卵黃囊或尿膜絨毛膜等,可用于雞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疫苗接種等。此外還是實驗室常用的經(jīng)種蛋或雞胚的給藥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