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窗外的雪還沒有停,遠(yuǎn)方傳來燕國北地特有的曲調(diào),北地燕曲,余音繞梁,我小心擦拭著手中小巧卻不失鋒利的短劍,望著劍身上映出的倒影。我陷入沉思……
我本是齊國人,在這紛爭不休、兵荒馬亂的年代里,我所選擇的,是一把劍,我在這所謂的天下,所謂的江湖中已經(jīng)走過了十幾年,我在四方游歷中也結(jié)識了一些或威震一方的將軍,或仗劍高歌的俠士,但對我有知遇之恩的,給我最大改變的是他……
初次相逢,是在燕國,好友田光的家里。他是一國太子卻愁容滿面,在田光面前淚如雨下述說著母國大廈將傾的憂慮。此后他多次拜訪,與我暢談內(nèi)心抱負(fù),我們一見如故,他助我在燕國一展宏圖,我卻一直苦于無以為報,直到數(shù)年以后我替他送禮物給一個人,終可報知遇之恩。
隨從的叩門聲打斷我的思緒,在告別殿下后,我和寥寥數(shù)人出發(fā),去送禮物給那個叫作嬴政的人,我不僅要送他一國地圖,一人首級,更重要的是送他死。
易水邊,舊友相送,他是個劍客,也是個琴師,他為我奏的曲目叫《易水寒》,“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返”。我只是笑笑,頭也不回地離去。
幾日行程到了秦都咸陽,在經(jīng)歷重重盤查后,我們終于來到了王宮。交上隨身佩劍后,走進(jìn)這即將吞并天下者的宮殿。
交涉后一個隨從將方盒呈于被叫作大王的人的面前。王座上的人略感驚訝——里面是燕國最負(fù)盛名的將軍的頭顱,他緩步走到我的面前,要我獻(xiàn)出燕國地圖來表示臣服的誠意。我雙手捧著地圖緩緩打開,上面繪著北地山河,一寸一寸即將埋沒。
卷至最末,我的手心已經(jīng)滲出了汗,也許是我的表情出賣了自己,他像是看出了什么,在看見劍柄的瞬間轉(zhuǎn)身逃向衛(wèi)士所在的方向。我拔出短劍,斬殺了第一個阻攔我的人。然后,第二個、第三個,我在大殿里緊追著他,突然身體被人抱住,隨即一把長劍刺入我的身體,冰冷的劍身在使用者的操縱下,刺入、拔出,我不甘地倒下……
意識尚存的我看見隨從的下場,以及那個叫作嬴政的人堅定的眼神,我閉上了雙眼,我失敗了,我對不起太子丹,也對不起燕國,更對不起天下。
三個月后,秦軍攻占燕國,鐵騎所至,攻無不克。秦師攻破燕都,燕王喜,將太子丹斬首以獻(xiàn)秦國。
太子丹和燕國最終也成為他的禮物。
【點評】文章以禮物為題,擺脫傳統(tǒng)思維模式,以散文化的語言再現(xiàn)了歷史故事“荊軻刺秦”。最精彩的亮點,在于用“禮物”的不同內(nèi)涵把故事層層推進(jìn):最初送給秦王嬴政的禮物表面看是一國地圖和一人首級,終極目的是送他“死”;結(jié)果行刺失敗,太子丹的性命和燕國的亡國成為最終也是最悲壯的禮物,自此文章達(dá)到故事的高潮,戛然而止,明顯提升本文的深度,堪稱豹尾。另外語言較優(yōu)美,也增強了可讀性。
☆本文適用考場仿真試題
以“禮物”/“ 的報答”/“友情”/“成與敗”等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