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松
摘 要: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的問題。在高等學校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即是新形勢下黨中央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目前在校大學生中不懂法甚至違法的現(xiàn)象,暴露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薄弱的問題。大學生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他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其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如何,將直接關系和影響著我國社會的法制建設。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對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搞好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關鍵詞:高等學校;校園安全;法制教育;法制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52-01
高校安全和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如何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所有高校面臨的問題。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fā)展,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553所(含獨立設置民辦普通高校447所,獨立學院275所,中外合作辦學7所),成人高等學校292所。[1]作為國家棟梁的大學生,也因法制觀念淡薄,不斷出現(xiàn)違法違紀現(xiàn)象。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一生當中人格和思想以及道德觀、世界觀、價值觀發(fā)展與完善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群體又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安全和穩(wěn)定,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
一、高等學校安全現(xiàn)狀及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2013年4月14日,某高校一名學生過生日邀請了七名同學到某賓館網吧上網,晚上有四人住在賓館,次日早上五點因電路老化起火,從一樓燒到六樓,住五樓的四名學生在發(fā)現(xiàn)火災到大火撲滅的一個小時內沒有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最終喪失生命。2014年12月20日大學生張某盜竊同學兩臺筆記本電腦,在某典當行換了兩千元現(xiàn)金,被抓后還說以后有錢贖回電腦還給同學,不算違法??梢娫搶W生對法律多么無知!
1、大學校園周邊環(huán)境日趨復雜。原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全國高等學校安全工作網絡會議上指出:校園周邊環(huán)境整治已經到了非整不行的階段。校園周邊,歌舞廳、游戲廳、卡拉OK 廳、錄像廳、網吧等大量存在。一些學生出入這些場所,引發(fā)事端,影響到校園秩序,對在校大學生的人身安全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尤其是網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由此引發(fā)的治安問題也層出不窮。
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愈來愈突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特別是高校招生就業(yè)制度、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一些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問題。如果這些心理障礙不能得到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受到強烈的刺激,后果將非常嚴重。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社會壓力加大以及家庭環(huán)境和個人經歷等諸多原因,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大學生日益增多。
3、對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由于法律基礎課的課時有限,合班上大課的情況十分普遍,如此教學要讓學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還不夠重視,只是將其作為一門普通的課程來對待,而沒有將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綜合素質與修養(yǎng)的重要舉措。
4、法制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課師資是由社科部、學工處、德育處、團委或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擔任。他們的專業(yè)理論基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影響了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對法律課程不重視就不難理解了。
5、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一。法制教育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未能給學生提供參加有關社會實踐的機會?!?】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礎課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礎知識的內容僅限于幾部法律,缺少有針對性的以案說法的內容。
二、對大學生法制教育改進措施的建議
1、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積極主動地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1)構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 高校要重視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并將其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衡量標準和一個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在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上要做到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具體化、制度化,改變陳舊的、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構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
(2)制定并完善科學的學生管理制度。高校要根據(jù)《高等教育法》、《中國普通高校德育大綱》、《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等各項有關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根據(jù)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寓法制教育于課堂教學和各項活動中,使法制教育從單線型轉變?yōu)榫W絡型,構建課堂內外、校園內外一體化的法制教育網絡,鞏固法制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緊抓前饋環(huán)節(jié),多方面多渠道地灌輸法律意識、滲透法制教育、培養(yǎng)法律素質。
(3)高校要在法制教育中改進方法,積極調動各方面有利因素形成合力。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學方法上著眼于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并根據(jù)時代和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標準要求,抓住大學生心理特征,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和渠道,發(fā)揮各有關課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深受法制的熏陶。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兩課”教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法律知識的滲透,加大普法的力度和廣度,提高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
3、加強法律教師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隊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關鍵。高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規(guī)律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tǒng)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養(yǎng)。不同的學校要根據(jù)自身的條件,通過多種形式,組建精干的專職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 張淑玲。大學生法律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2015(9)。
[2] 韓世強,陳秀君.試析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構[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3)。
[3] 雷東麗。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