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日前已研發(fā)出一種曝曬在光線下可袪除污垢的自我清潔紡織品。
由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大學)科學家研發(fā)的該項突破性技術,促使特殊納米結構的紡織品,當曝曬在光線下時,就能直接分解織物上的有機污漬。
該技術利用銅和銀作為納米結構的分子,這樣的納米結構暴露在光線下,可使它們獲得的能量促進“熱電子”產生,釋放出大量能量,進而能夠降解有機物。目前,研究人員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使這個概念在實驗室外得以實現,設法使這些納米結構大規(guī)模生產,并讓它們永久性地附著在織物上。RMIT大學團隊的方法是將織物浸漬在一些溶液中,直接讓納米結構在織物上生長,在30分鐘內其中一些織物就能達到穩(wěn)定的納米結構。而當納米結構的紡織品暴露于陽光下只需不到6分鐘,即可自行清潔干凈。 (來源:亞洲紡織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