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禮,史海燕
(四川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
①課外體育活動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
潘家禮,史海燕
(四川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摘要:以四川省達州市800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采用開發(fā)的3套課外體育活動方案對小學生進行為期 8周的運動干預,結果發(fā)現3套課外體育活動方案均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并揭示了不同課外體育活動方案與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為采用體育手段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實驗證據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心理健康
0引言
小學生正處于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個人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而且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心理健康素質,乃至祖國的未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容樂觀,根據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對北京市等五個地區(qū)的16478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發(fā)現,16.4%的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4.2%的小學生有心理行為問題.[1]目前,國家對小學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視,為了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近幾年來,國務院、教育部和體育總局等部門頒布了關于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文件.本研究以四川省達州市小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特點,開發(fā)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提升的課外體育活動方案,并采用開發(fā)的方案對小學生進行為期8周的運動干預,探討課外體育活動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揭示隨時間變化不同體育活動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規(guī)律.本研究將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新的研究視角,為學校提升小學生心理健康提供可選擇的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四川省達州市3個城區(qū)的800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4年級205人,5年級300人,6年級295人,男生415人,女生395人,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1.2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
本研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特點,結合運動影響心理健康的4個因素(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頻率,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開發(fā)了3套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3]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實施過程中均控制4個因素,其中運動項目以小學生有興趣,易學習為原則選擇了運動項目,運動強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保持在中等強度(220-年齡)×(60%-69%),每周3次,每次的運動持續(xù)時間是30分鐘.
表1 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一覽表
1.3心理健康測量工具
采用周成林等人編制的“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益問卷”進行心理健康測量,[2,3]該問卷包括五個分量表(困境應對、身體價值、情緒活力、主觀體驗、人際感知).
1.4運動強度監(jiān)控
本研究采用橈動脈對小學生進行運動強度監(jiān)控.[3]具體控制方法:選取6-12名小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第10 分鐘、20 分鐘和30分鐘對小學生的橈動脈進行測量,每次測量10秒的心率,乘以6,反映小學生1分鐘的心率情況.
1.5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SPSS18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1.1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果
由圖1和圖2可見,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過程中,實驗組小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31.3次/min, 每次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時6名小學生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2-142次/min,達到了要求的中等強度 .
圖1 實驗組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心率監(jiān)測圖
圖2 實驗組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平均心率監(jiān)測圖
2.1.2武術操運動方案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
對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分進行同質性檢驗,[3,4]結果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前測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分不同質,所以考慮將后測作為因變量,組別作為自變量,前測作為協(xié)變量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3,4]由表2可見,實驗組小學生主觀體驗和身體價值較對照組好,并達到了非常顯著水平.說明,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能促進小學生的主觀體驗和身體價值的改善.
表2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
心理健康維度組別人數平均數標準差P主觀體驗實驗組8925.124.470.008對照組9523.214.71情緒活力實驗組8925.224.810.006對照組9523.195.34身體價值實驗組8924.724.430.417對照組9523.614.62人際感知實驗組8923.465.180.472對照組9522.445.23困境應對實驗組8925.064.820.062對照組9524.874.85
2.2“籃球+軟梯訓練”運動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2.1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果
由圖3和圖4可見,“籃球+軟梯訓練”課外體育活動干預過程中,實驗組小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32.3次/min, 每次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時6名小學生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4-142次/min,達到了要求的中等強度.
圖3 實驗組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心率監(jiān)測圖
圖4 實驗組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平均心率監(jiān)測圖
2.2.2“籃球+軟梯訓練”運動方案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
對“籃球+軟梯訓練”運動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標得分進行同質性檢驗,[3,4]結果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前測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分不同質,所以考慮將后測作為因變量,組別作為自變量,前測作為協(xié)變量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3,4]由表3可見,實驗組小學生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和困境應對較對照組好,并達到了非常顯著水平.說明“籃球+軟梯訓練”運動方案能促進小學生的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和困境應對的改善.
表3“籃球+軟梯訓練”運動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
心理健康維度組別人數平均數標準差P主觀體驗實驗組7724.435.140.351對照組8623.885.97情緒活力實驗組7724.026.810.406對照組8623.987.04身體價值實驗組7725.668.430.001對照組8622.917.34人際感知實驗組7723.883.180.003對照組8622.764.23困境應對實驗組7724.966.520.001對照組8622.076.61
2.3“輪滑+趣味游戲”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3.1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果
由圖5和圖6可見,“輪滑+趣味游戲”課外體育活動干預過程中,實驗組小學生的平均心率為129.3次/min, 每次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時6名小學生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1-140次/min,達到了要求的中等強度.
圖5 實驗組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心率監(jiān)測圖
圖6 實驗組課外體育活動小學生平均心率監(jiān)測圖
2.3.2“輪滑+趣味游戲”方案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
對“輪滑+趣味游戲”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標得分進行同質性檢驗.[3,4]結果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前測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分不同質,所以考慮將后測作為因變量,組別作為自變量,前測作為協(xié)變量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3,4]由表4可見,實驗組小學生主觀體驗、情緒活力、人際感知和困境應對較對照組好,并達到了非常顯著水平.說明,“輪滑+趣味游戲”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能促進小學生的主觀體驗、情緒活力、人際感知和困境應對的改善.[5]
表4“輪滑+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
心理健康維度組別人數平均數標準差P主觀體驗實驗組8924.445.460.007對照組9521.345.61情緒活力實驗組8923.895.230.004對照組9522.324.76身體價值實驗組8922.986.610.521對照組9521.515.55人際感知實驗組8925.465.180.001對照組9522.445.23困境應對實驗組8925.738.020.001對照組9523.117.91
3討論
3.1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武術操是武術基本動作與節(jié)拍體操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鍛煉形式,武術操一般是在音樂的指導下來練習.小學生在練習武術操時,可以從主觀感官上得到體驗包括聽覺、視覺和本體感覺來感受武術操的魅力,在練習過程中由于是很多小學生一起練習,同時有音樂配音,小學生的情緒活力會被激發(fā)出來.經過反復的練習,小學生的主觀體驗和情緒活力有明顯提高.
3.2“籃球+軟梯訓練” 運動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籃球運動是集體運動項目,籃球的動作包括運球、傳球和投籃三大基本動作,小學生在運球、傳球和投籃過程中始終與球保持一種動態(tài)關系,因此要求學生要通過本體感覺來隨時控制籃球的力量、速度和反彈的方向,這使學生體驗到了身體的價值.籃球是集體項目,在傳球和比賽時同學之間要進行合作,共同完成同一任務.與隊友合作,感受并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籃球運動是激烈對抗類項目,同學之間有對抗,在對抗中學生學會了應對困難;軟梯訓練鍛煉了學生的速度和靈敏性,因此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自己身體價值的認識.
3.3“輪滑+趣味游戲”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輪滑+趣味游戲” 活動方案是組合方案.小學生開始學習輪滑時很難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平衡,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小學生會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的主觀體驗得到了鍛煉;由于小學生練習輪滑時會經常摔倒,經過教師的指導和鼓勵,小學生的害怕心理會逐漸消失,增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困難應對能力得到了提升;趣味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在游戲過程中小學生的積極情緒被激發(fā)出來,同時與同伴一起游戲學會了處理人際關系、情緒活力和人際感知得到了提升.
4結論
3套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效果存在差異.武術操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促進了小學生主觀體驗和身體價值的改善;“籃球+軟梯訓練”運動方案促進小學生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和困境應對的改善;“輪滑+趣味游戲”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方案促進小學生主觀體驗、情緒活力、人際感知和困境應對的改善.
參考文獻:
[1]殷恒蟬.體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4-108.
[2]殷恒蟬,傅雪林.對體育鍛煉心理健康效應研究的分析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4(6):37-39.
[3]殷恒嬋,陳雁飛,張磊.運動干預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學,2012(2):14-20.
[4]潘施伊,呂志剛.有氧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性別差異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8):92-94.
[5]楊灼芳,梁麗輝.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138-140.
[責任編輯范藻]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Pupils
PAN Jiali,SHI Haiyan
(P.E.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Dazhou Sichuan 635000,China)
Abstract:The 800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used to develop the program of 3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 set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and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activit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收稿日期:①2015-12-20
基金項目:2015年四川省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一般項目(CJF1507)
作者簡介:潘家禮(1974—),男,山東諸城人.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248(2016)02-00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