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賓
豬很可愛,似可當(dāng)寵物玩。
人的飲食精彩,餐桌上珍饈飄香,咀嚼間意興飛揚,豬功不可沒。
可嘆的是,傳統(tǒng)文人都愛吃肉,卻從不把豬寫在文章里、詩詞里,有點沒良心。大作家蘇軾在黃州發(fā)明“東坡肉”,做過一首打油體的《豬肉頌》(見《東坡續(xù)集》卷十),內(nèi)有“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之句?;蛟S正是吃了豬肉,才有力氣和興致一游再游赤壁,寫出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他真應(yīng)該用他的如椽大筆寫一篇《肥豬頌》,卻沒寫,有點舍本逐末,愧對豬了。翻遍古人詩集,我只在乾隆的御制詩里,找到一句“夕陽芳草見游豬”。單憑這,對這位封建皇帝也頓生幾許敬意。國畫家筆下,四條腿動物從獅虎到兔鼠,皆可入畫,唯獨不畫豬。我只在《齊白石畫集》里,欣賞到一幅《溪橋歸豕圖》,畫一頭母豬,帶四只豬崽兒(一只僅畫出前半身,想必后邊還有多只沒走進(jìn)畫里),正次第踏上小河上的短橋,向河那畔綠柳掩映下的農(nóng)舍走去。
真應(yīng)該為豬寫詩,最好寫一首歌行體的長詩。搜索枯腸,我不能。昨日宴飲,薄醉掃來,想不到微醺中哼出兩首絕句,不揣淺陋,聊勝于無,抄如下:
飽食終日唯從容,樂樂融融愜意中。
養(yǎng)得精神增美味,甘為天下做犧牲。
鼾聲陣陣似琴笙,體胖心寬無所爭。
歲月尋常懶散度,酣然一覺夢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