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宛
在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里望村,有一群老太太認真制作著奢侈品皮包,雖然她們都年過六旬,卻個個訓練有素。這個老年人團隊的領頭人就是付崧。
2010年,付崧大學畢業(yè)后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上班,從事交互設計工作。一天,付崧的同事看中了一款時尚錢包,但價格昂貴,只能望洋興嘆。這件事觸動了付崧。想到山西老家喜歡做針線活的母親,退休后總嚷嚷著閑得沒事干,付菘覺得何不讓母親做一款相同的手工錢包?這樣既能滿足同事的愿望,又能讓母親有事做。
付崧將圖樣發(fā)給母親,并給她定購了專門的皮革。母親收到材料后,僅用了一個星期,就制作出了與圖片相仿的錢包,唯一的差別在于沒有品牌LOGO。
付崧收到母親寄來的皮革錢包后興奮不已,連忙送給了同事。同事更是喜笑顏開,硬是塞給付崧3000元做謝禮,還把手工錢包曬到“朋友圈”,收獲了很多“贊”。不僅如此,還有人打聽如何付費定做。付崧將這件事通過視頻告訴了母親,母親樂得瞇起了眼睛,那發(fā)自內心的快樂,讓付崧暗自下定決心帶上母親一起創(chuàng)業(yè)。
因為涉及版權問題,付菘決定走原創(chuàng)道路,她以品牌包包的外形和內部結構做參照,再加一些精巧的設計。付崧是設計出身,畫起設計圖紙來格外順手。她設計的包包不僅外觀漂亮,還很實用,憑著精致的設計和制作,母女倆的小招牌漸漸樹立了起來,開始有了訂單。
不過,僅靠付崧母親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于是,付崧打算籌建工作室。2013年,付崧說服村里的老人們加盟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并去工商局注冊了公司。這些老人常年納鞋底,精通針線活,能保證手工包的品質。敲定人選后,付菘將老宅東廂房騰出來,當做制作皮包的“工廠”。“工廠”除了幾臺縫紉機之外,再沒有什么現(xiàn)代化的生產工具,從切皮到打釘,從定型到補色,再到縫制拉鏈,全部由幾個老人手工完成。
有了自己的公司,付崧不用再為交單發(fā)愁,卻面臨著新的問題,即高檔牛皮的進料,要找到相應的顏色和高質量的上等牛皮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付菘白找牛皮材料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加上交貨的時間緊,后期沒有留太多時間加工。無奈,老人們只好加班加點地趕工。
不久,新的問題又出來了。2014年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雖然手工包口碑好,但由于沒有特別推廣,只是在“朋友圈”里發(fā)消息,所以訂貨數(shù)量并不樂觀。有時候,老人們一連十幾天都無事可做。付菘十分焦急,只好請一位做品牌服裝的同學傳授市場經驗。同學只有一句話:“廣發(fā)信息,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產品?!睘榇?,付菘特意注冊了一家網站,為客戶提供詳盡的加工信息,讓手工制作透明化。不久,便吸引了很多人。不到半年,訂購量由之前的每月幾件發(fā)展到后來的十幾件。
2015年,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付崧在網上開了淘寶店和微店,并與網站做了相關鏈接。她還推出“純手工定制包”服務,即客戶可以把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描述下來,讓付菘設計。有一名女士說想在手工包左下角印上結婚照,付菘告訴她直接印并不好看,而是應該設計一個造型,與包型、顏色搭配才美觀。一個月后,當付菘把設計制作好的船型手工包寄送到她手上時,那名女士十分高興,立即又定制了一個手工包,說是要送給姐姐。
因為設計簡約時尚、質量高以及正宗的皮革原料,所以付崧的生意非常紅火,僅2016年春節(jié)期間,就接到了近兩百個訂單。到4月為止,付崧的老年人團隊共制作了兩千多個手工包,平均售價在千元以上。
如今,付崧已將客服工作全部交給親戚付清打理,自己則專心設計和管理。付崧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帶著媽媽一起創(chuàng)業(yè),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奢侈品牌!”
編輯/祝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