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堡子村,鄭家父子兩代人都是上門女婿。父親鄭智會是20世紀(jì)70年代為了吃飽肚子從平原村子入贅馬堡子村的,兒子鄭小強是為了逃離馬堡子的落后,前幾年入贅到外地當(dāng)了上門女婿。
鄭智會原本姓劉,是陜西平原地帶的人。那個時候平原村少糧食,而馬堡子村糧食多。當(dāng)時鄭智會為了有口飯吃,就去馬堡子村鄭家做了上門女婿。
那個時候鄭智會總覺得自己是低人家一等,不過好在鄭家和馬堡子村的人對他都還不錯。這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只是自己的自尊心作祟。
“也許這就是命!”鄭智會指著墻上的照片說道,“你看,這就是我的兩個兒子,過去我是上門女婿,如今他們也是上門女婿?!?/p>
老大鄭功成是在咸陽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孩,女方家長來馬堡子村里一看堅決不同意女兒嫁過來。后來兩個孩子努力爭取,女方家終于是松口了,但是要求男方必須當(dāng)上門女婿。最后,考慮到村子也比較落后,娶媳婦很困難,鄭智會也就同意了兒子入贅。現(xiàn)在大兒子和兒媳婦都在外地打工,“他們應(yīng)該是過得挺好的?!?/p>
鄭智會的小兒子是一個“見過大世面”的人,曾經(jīng)在山東當(dāng)兵。鄭智會本以為小兒子這么“能耐”,應(yīng)該可以娶一個媳婦回來吧。誰知,小兒子一看哥哥都當(dāng)了上門女婿了,自己復(fù)原之后也沒有回老家,在山東做了當(dāng)?shù)氐纳祥T女婿。
說到二兒子也去當(dāng)上門女婿的事,鄭智會還是有點難過的,他一直搖著頭說:“小子主意最正,我們的意見他都是不聽的,基本是自己做主。他在山東生活以后,也不經(jīng)?;貋?。”
并不在意“入贅”的標(biāo)簽
在馬堡子村,并非所有的上門女婿都生活得很苦悶,有一些思想開通的人并不在意“入贅”的標(biāo)簽。
今年45歲的尚德慶也是馬堡子村人,如今在寶雞的一家物流公司做事。他的父母都還在馬堡子村生活。尚德慶是獨子,二十年前入贅到虢鎮(zhèn)。
當(dāng)時,他在寶雞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李某。當(dāng)時,妻子家的父母就比較喜歡他,希望尚德慶能入贅。
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反對,尚德慶和妻子就領(lǐng)證結(jié)婚了,婚后妻子在寶雞當(dāng)?shù)氐钠髽I(yè)上班,尚德慶自己最初的工作是司機,現(xiàn)在幫著朋友管理一家小小的物流公司。他和妻子有一個女兒,隨妻子姓。
尚德慶告訴《方圓》記者,生活久了,他都淡忘了自己身上上門女婿的標(biāo)簽。他說如今女方父母仍在虢鎮(zhèn)生活,而自己父母在馬堡子村生活,只有小兩口帶著孩子在寶雞生活,所以他感覺不到上門女婿對生活有什么影響。(文中當(dāng)事人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