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皓偉
(山東大學 山東 威?!?64200)
?
谷建芬及歌曲藝術窺探
施皓偉
(山東大學 山東威海264200)
【摘 要】在我國當代音樂作品中成就頗高、影響甚廣、人們最喜愛的女作曲家之一——谷建芬老師,尤以感人至深的美妙旋律征服了億萬同胞國人,尤其是其改革開放后對抒情歌曲的創(chuàng)作,融入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將多元音樂文化融入到音樂藝術之中,使人們對音樂產(chǎn)生了新的認識。她的創(chuàng)作思想、技法、特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當代歌曲創(chuàng)作發(fā)展歷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谷建芬;歌曲藝術;音樂風格特征
谷建芬祖籍為山東省濱海小城——威海,1935年于日本大阪出生。父母在日本謀生,在后來的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之際,由于他們不愿忍受日本人的欺侮,毅然決然回歸祖國、報效祖國。
1950年,她憑借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技術,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旅大文工團,擔任鋼琴伴奏;1952年在東北音樂??茖W校主修作曲,師從霍存慧、寄明等;三年后,被分配到中央歌舞劇團,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歌曲藝術、舞蹈音樂的創(chuàng)作中,據(jù)載,她創(chuàng)作了近千首作品,有百余首作品獲獎,其中就有一直流傳保存至今的經(jīng)典之作《綠樹對根的情意》《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她雖初獲獎項,但并沒有因此而停下創(chuàng)作的腳步,仍舊擁有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對祖國、對人民、對生活、對音樂也始終保持著真摯的情感,本著一心為社會、為國家奉獻的愿望,奮力拼搏于音樂領域的第一線,這也是她的作品能夠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
谷建芬老師是一位清雅樸素的人,她將這種高潔的精神融入到音樂作品之中并得到了來自社會各階層人們的一致好評。與其他創(chuàng)作者不同,她總是將生活、工作中的真情實感以音符的形式向大眾展示,如《燭光里的媽媽》《那就是我》《十月是你的生日》,也正是由于她在專業(yè)領域的刻苦鉆研,曾一度被任為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xié)會副主席等。
身處時代交接處的她,同時也是一位多產(chǎn)的音樂作曲家,她的作品可以分為這樣幾類:(1)在民間音樂基礎上發(fā)展,充滿民族音樂風味的作品,如《媽媽的吻》《野山歌》《閃亮的星》這一類作品旋律悠揚,節(jié)奏較為舒緩,具有濃郁的山歌風味;(2)以抒發(fā)情感為主要特點,具有藝術歌曲風貌的作品,如《燭光里的媽媽》《滾滾長江東逝水》《歷史的天空》這一類作品以敘事功能為主,兼有抒情功能,音樂篇幅較長,更加注重演唱者情感的抒發(fā);(3)出于對青少年兒童成長關心而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如《歌聲與微笑》《采蘑菇的小姑娘》,還有部分歌曲是谷建芬老師選用我國的部分優(yōu)秀的古詩詞為青少年譜曲創(chuàng)作,旨在希望從小培養(yǎng)孩子高雅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使孩子們在歌聲中輕松掌握詩詞歌賦,在悠揚的旋律中親近經(jīng)典,為傳播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首先,在歌曲創(chuàng)作中,以簡約大方為主。她要求自己的每首作品在旋律上多以級進為主,高潮部分一般以六度或八度引入,朗朗上口,易于傳唱,同時,取材精煉且結構短小。她能將民族音樂巧妙的融入到流行音樂之中,也能將現(xiàn)代音樂中的部分元素加以轉變?yōu)槊褡逡魳贩眨纭稘L滾長江東逝水》這首古曲,谷建芬老師將古代詩詞輔以音樂的形式,使其東方韻味融入在作品里,并在語言組織、旋律和節(jié)奏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形成了具有民族色彩的音樂特點,呈現(xiàn)出了中國古代詩詞的藝術魅力。
其次,在歌詞的選擇上較為挑剔,以打動她為主。與她合作多年的詞作者王建曾說道:“每當我寫出一份新詞時,我總會有感情地為其朗讀,如果我的詞能夠感動她,當我念完的同時,看似沒有任何反映的她會隨即為其譜曲?!比纭陡杪暸c微笑》中雖然歌詞多次重復“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但是,盡管如此,還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傳唱,這看似簡單的歌詞其實是她冥思苦想很久才進行創(chuàng)作,然后精心挑選出來的。谷建芬老師尤愛真實反映社會生活、情感且積極向上的歌詞,如對祖國贊美之情的《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對真摯友情向往的《世界需要熱心腸》、對詩意與音樂完美結合的《思念》等。
此外,谷建芬老師創(chuàng)作的歌曲有著相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她厭惡音樂中的虛假元素,她也很少為某些大型晚會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盡管邀請方出高價讓其為之創(chuàng)作,只要谷建芬老師不想創(chuàng)作,她便會婉言拒絕。在她眼里,金錢不能衡量藝術,音樂是凌駕于一切之上的靈魂藝術。
在生活中我聆聽了由谷建芬老師創(chuàng)作的很多歌曲,感觸頗多,不論是《燭光里的媽媽》還是《校園的早晨》,她都是一位典型的注重人文情懷的作曲家,能夠著眼于人們生活里的點滴情感,把音樂創(chuàng)作植根于人民群眾的需求,用音樂為人民服務。
一位對待藝術十分嚴謹?shù)睦蠋煟钪械乃齾s十分隨意,既沒有名人大碗的刻意高姿態(tài),也沒有大家閨秀的嬌聲細語,在眾多的采訪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衣著打扮、待人接物等都及其樸素且平易近人。風雨幾十年后,她的作品還如一株絢麗的花朵佇立于音樂之端,由她傾注心血培養(yǎng)的一代藝人也成為中國樂壇重量級的領軍人物。
她用一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告訴我們,音樂不僅僅是旋律、節(jié)奏和節(jié)拍,更是藝術家用心血與激情摩擦出的火花。在音樂的背后,是音樂家以她自身的真誠、摯愛譜寫著生命的樂章,以她的音樂去折射社會的狀態(tài)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