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高校去行政化的路還有多遠——從取消北京大學校長的行政級別說起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如果能夠把高校行政級別去掉這是最好的。他說:“如果真去掉了,那對去行政化肯定有好處。”
對此,有媒體在進行傳播和解讀時,稱“北京大學校長建議取消自己級別”。無獨有偶,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其鳳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支持取消高校行政級別,我自己正在做這方面的思想準備”。
然而,取消北京大學校長的行政級別,究竟能有多大作用呢?事實上,北京大學是中國的頂尖學府,作為北京大學的校長,可能真的不在乎自己的副部級級別。因為即便不明確北京大學校長的級別,憑其社會地位和知名度,也能轉任其他高端機構的高級職位。
但北京大學校長不在乎級別,不意味著所有高校校長都不在乎級別?,F(xiàn)在,除了北京大學等少數(shù)高校行政級別是副部級外,全國的公辦本科高校都是正廳級,公辦專科、高職都是副廳級。也正因為所有的公辦高校都有級別,很多辦學水平不怎樣的地方高校,校領導也都有頭有臉。地級市“××學院”的院長,能與市長平起平坐。也正因為學校有行政級別,這些年很多學校費盡心思謀求升格,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不只是改校名,校領導也跟著官升一級。而各校除了校領導之外,各部門、院系也都有行政級別。
取消高校的行政級別,有一種看似有理卻似是而非。有大學校長曾表示:“在全社會都有行政級別的情況下,如果單獨把大學的行政級別取消了學校和社會的交流,比如資源配置、人才交流、信息溝通等這些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礎?!币簿褪撬^的沒級別將無法與社會“對接”??墒?,所有民辦高校都沒行政級別,難道就不能正常辦學、辦事了嗎?那些以“對接”為理由的,實際上只是想自己與官場對接,與官員有同等身份地位。
在今年“兩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提出,高校是否“行政化”并不完全體現(xiàn)于校長、副校長的行政級別,他理解的高?!靶姓笔侵附淌诤涂蒲腥藛T沒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和學術上,而是用于行政環(huán)節(jié)。其實,高校的校長是否可以有行政級別,原本是個偽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科研和學術活動是否要按級別進行,比如,“官越大,資源就越多,學術資源按照權力來分配”。復旦大學圖書館原館長葛劍雄曾談到,大學的圖書館要訂港臺報刊,只有局級以上的單位才能訂。行政級別是否與特權掛鉤,周其風曾說,“取消級別后,今后開會要習慣坐最后一排,坐飛機不能再走VIP通道,失去閱讀學習某些文件的機會”。
如果不能改變“行政主導學術”,以及“級別對應特權”的現(xiàn)狀,取消了校長的行政級別,也會有所謂的“參照級別”。反過來,校長有級別,未必不能自主辦學,這或許就要看改革的決心了。
責編:尚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