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規(guī)劃
美國參眾兩院撥款委員會經過長時間磋商后于2015年12月16日公布了2016財年綜合開支法案的最終版本,該法案支持NASA提出的絕大多數(shù)預算請求。2016年NASA將獲得192.85億美元財政撥款,比8月份眾議院通過的撥款數(shù)額高出7.56億美元,比參議院撥款部門6月份批準但未獲得全員通過的撥款數(shù)額高出近10億美元。這一撥款數(shù)額將使兩院撥款部門能夠按照政府的申請額為絕大多數(shù)項目撥款,有些項目上的撥款甚至明顯高出了NASA最初的申請,因而無需再就開支重點問題爭辯不休。
“航天發(fā)射系統(tǒng)”(SLS)是第一大贏家,該項目將得到20億美元撥款,政府申請的金額為13.6億美元。報告要求NASA將其中不少于0.85億美元的經費用于研發(fā)SLS巨型火箭的增強型上面級,NASA擬在SLS首次載人任務及后續(xù)飛行中將其作為探測上面級參考使用。此前曾有NASA官員懷疑這種上面級無法按期研發(fā)出來,現(xiàn)在項目經費的增加以及禁止將錢花到SLS不載人首飛使用的臨時低溫推進級上的要求將為增強型上面級的如期研發(fā)鋪平道路。
另一個預算明顯增加的項目是行星科學計劃,法案擬為該計劃撥款16.31億美元,比NASA的申請高出2.7億美元。其中1.75億美元將用于木衛(wèi)二探測任務,包括研制一個軌道器和一個著陸器。而NASA為此任務的申請額僅為0.3億美元,只用于目前正在進行的“木衛(wèi)二快船”的概念研制。NASA原計劃是將該探測器送入木星運行軌道,對木衛(wèi)二進行反復的飛越探測,并不包括研制一個著陸器。
NASA的商業(yè)載人計劃是目前最受矚目的項目之一,2016年該計劃獲得政府申請的12.438億美元撥款。法案強調該項目獲得全額撥款是為了確保波音和SpaceX公司正在研制的商業(yè)載人運輸系統(tǒng)能在2017年如期投入使用,結束目前依賴俄羅斯飛船的被動局面。8月份,NASA局長曾向國會通報稱,NASA正在同俄方續(xù)約,將租賃“聯(lián)盟”號飛船運送航天員的運輸服務合同延長到2018年。
法案報告還要求NASA拿出一部分經費來研制未來載人深空探測所需的居住艙,明確要求NASA用不少于5500萬美元研制一個居住增強艙,目標是在2018年完成居住艙樣艙的研制。NASA目前已經出資進行這方面的一些小型論證研究,討論研發(fā)出一個2020年代能在地月空間執(zhí)行長達一年飛行任務的居住艙。
當然并非所有項目的撥款都有所增加,NASA的建設以及安全、保障與任務服務2個項目的撥款額均比申請少了約0.75億美元。航天技術計劃將獲得6.865億美元的撥款,比申請低了0.38億美元,并且明確要求將其中的1.33億美元用于稱為“恢復-L”的衛(wèi)星服務項目,該項目在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進行,一直得到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副主席的強力支持。(RS)
2016財年NASA預算申請與開支法案項目經費
俄羅斯聯(lián)邦航天局2015年11月31日宣布,俄羅斯2016~2025年聯(lián)邦航天計劃申請的政府經費將壓縮到1.521萬億盧布(約合225億美元),不到原計劃申請額的一半。俄羅斯經濟危機及政府各部門開支的全面調整迫使俄航天局一年來對其10年規(guī)劃進行了幾次修訂,優(yōu)化了規(guī)劃中的項目設置,只保留了使航天工業(yè)得以發(fā)展的關鍵項目。近期提交政府審批的規(guī)劃文件將只要求得到保障的1.406萬億盧布初步經費,其余的1150億盧布將會視2021年后某項目的進展情況及經濟狀況而定。(RS)
2015年12月31日,韓國科技、信息通信技術與未來規(guī)劃部表示,計劃在2016年正式啟動月球探測項目,月球目標著陸器計劃于2020年登陸月球。項目總預算經費為1.69億美元,其中2016年獲得撥款超過1700萬美元。月球探測項目的第一階段為2016~2018年,計劃研制并發(fā)射一個月球軌道器,之后第二階段將發(fā)射月球著陸器。此外,月球探索項目的相關地面設備也將由韓國自行研制。(ZH)
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稱,可復用運載器技術演示飛行器(RLV-TD)的首次試驗發(fā)射可能將再次被推遲。其原定于2016年2月試驗,但由于技術上遇到困難該試驗將被推遲到4月。負責項目研發(fā)的部門表示,RLV-TD需要重新組裝,一旦遇到其它技術難題,可能會造成更長時間的延期。RLV-TD能夠使未來航天發(fā)射大幅降低成本,從每千克5000美元降低到每千克500美元。
另據報道,2015年12月中旬,ISRO使用PSLV-C29火箭成功發(fā)射了6顆新加坡自行研制的衛(wèi)星。(ZH)
2015年12月14日,英國發(fā)布了國家航天政策,以期成為歐洲商業(yè)航天及相關空間領域技術的中心,并在世界航天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政策支持英國政府在制造與服務、國際合作以及高精尖科學和技術開發(fā)等領域的投入,并明確了23個政府機構在太空探索中的角色。政策強調英國政府應充分認識航天工業(yè)的戰(zhàn)略重要性,并致力于維護和促進空間環(huán)境的安全,保護太空不受任何干擾;通過卓越的學術研究培育強大、有競爭力的商業(yè)航天力量;通過國際合作建立負責任地利用太空的法律框架,使航天投資能獲得最大回報。
政策指出,英國航天工業(yè)的規(guī)模已從2007年的65億英鎊上升到2014年的118億英鎊,到2030年將達到400億英鎊,屆時英國在全球航天市場中所占份額將從當前的6.5%提升至10%,并能提供近10萬個新的就業(yè)機會。(ZY)
近期,隨著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撤銷俄羅斯聯(lián)邦航天局(Roscosmos)法令的簽署,2015年12月31日俄羅斯聯(lián)邦航天局宣布不復存在,從2016年1月1日起俄羅斯的航天任務將由原來的航天局和聯(lián)合火箭與航天公司強力整合而成的Roscosmos國家航天公司規(guī)劃管理,新公司將繼續(xù)采用Roscosmos這一名稱。目前,Roscosmos國家航天公司的組織架構尚未完全明確,但是俄羅斯國家領導人顯然認為有必要對一直遭受火箭、飛船、衛(wèi)星失敗并陷入腐敗危機的航天機構進行重新洗牌,促使其開啟新的征程。俄航天界官員希望通過這次機構重組減少航天領域腐敗的發(fā)生,推進航天項目按照原定計劃開展。批評者則認為,正如俄羅斯國家本身面臨的問題一樣,Roscosmos事實上是積弊難返,僅僅通過機構調整的方法根本無法解決機制本身的問題。2015年NASA及美國的航天公司也遭受了許多任務延遲與失敗,但美國SpaceX卻獲得了許多充滿希望的創(chuàng)新成就,俄羅斯的航天強國抱負顯然面臨著來自SpaceX的艱難競爭。(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