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你可知道一道圣旨的出臺流程

      2016-06-22 19:28:39吳鉤
      華聲 2016年10期
      關(guān)鍵詞:舍人中書詞頭

      吳鉤

      事實上,君主的詔書從草擬到生效,通常都需要經(jīng)過非常嚴密的程序。

      我們看古裝影視作品,往往會覺得以前的君主金口玉言,口出為敕,口含天憲,是吧?皇帝如果心血來潮,或者想辦某一件事,就會喝一聲:“傳——擬旨!”然后口授一道圣旨。圣旨寫出來,馬上就是效力至高無上的法律,誰敢有異議,就是“抗旨”的大罪。假如你相信這是真的,那你就被狗血電視劇帶進陰溝里了。

      事實上,君主的詔書從草擬到生效,通常都需要經(jīng)過非常嚴密的程序。我們以宋朝為例,來看看正常情況下,所謂“圣旨”的出臺流程。所有的圣旨,都是以君主的名義發(fā)布,君主當然有權(quán)力直接授意擬旨,但更為常見的情況,是宰相機構(gòu)先將意見寫成札子(這個意見往往要經(jīng)廷臣合議),進呈皇帝,獲認可,再授意草詔。

      不管這旨意是來自皇帝本人,還是出自執(zhí)政的宰相機構(gòu),按照宋朝的制度,當它進入草詔的程序,一般都歸中書省的中書舍人(元豐改制前為知制誥)起草,并不是說皇帝指定哪一個親信太監(jiān)大筆一揮就成。

      元豐改制后,中書舍人的職責有二,一為“制詞”,即根據(jù)皇帝的旨意(這叫“詞頭”)起草詔書。但宋代的中書舍人又有一項特權(quán):如果他覺得“詞頭”不合法度,無論這詞頭出自皇帝的意思,還是宰相的意思,他都可以拒絕草詔,這叫做“封還詞頭”,是宋朝法律明確賦予中書舍人的權(quán)力:“事有失當及除授非其人,則論奏封還詞頭”。

      中書舍人若“封還詞頭”,而皇帝又固執(zhí)地非要下詔不可,那么可以由次舍人草詔,但次舍人同樣可以“封還詞頭”。理論上,只要中書舍人達成“拒不草詔”的一致意見,便可以將一道不適宜的詔書“扼殺于萌芽狀態(tài)”。

      不妨來看一個例子: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參知政事王安石欲將自己的親信、新法的支持者李定破格提拔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皇帝也同意了。但李定這個人人品很壞,聲名很臭,知制誥宋敏求即拒絕起草任命李定的詔書,封還詞頭,并于三天后辭職;接替他的另外兩名知制誥蘇頌、李大臨,也以“愛惜朝廷之法制”為由,再次封還詞頭。為讓李定順利通過任命,神宗與王安石免去蘇頌與李大臨之職,任命聽話的人當知制誥,總算將李定弄進朝廷當了御史。

      如果負責草詔的中書舍人認為詞頭并無什么失當,或者他懶得多事,總之將詔書起草好了,也寫得很漂亮,便可以進呈皇帝“御畫”(簽署畫押),“錄黃”(抄在黃紙上)行下。但這不代表詔書就能夠順利地頒發(fā)下去,還要經(jīng)中書舍人“宣行”,這就涉及到宋代中書舍人的另一項職權(quán):“授所宣奉詔旨而行之”。

      由于草詔的中書舍人與宣行的中書舍人未必是同一個人(因為中書舍人是輪值的),如果宣行的中書舍人認為詔書不當,他還有權(quán)拒絕“署敕行下”,即拒絕在錄黃上簽名,實際上就是駁回詔書。元祐元年(1086)七月二十九日,時任中書舍人的蘇軾就駁回了一道計劃“給散青苗錢斛”的錄黃:“所有上件錄黃,臣未敢書名行下。謹錄奏聞,伏候敕旨?!?/p>

      如果負責宣行的中書舍人并無異議,便可簽名表示通過,這叫做“書行”,再由中書省長官(宰相)署名,發(fā)至門下省審核。

      負責審核錄黃的門下省機構(gòu)是給事中(元豐改制前為“封駁司”)。給事中如果認為詔書不當,也有權(quán)力封駁。宋代給事中封駁詔書的權(quán)力也是法定的:“若政令有失當、除授非其人,則論奏而駁正之?!奔磳淈S駁回去,不予通過。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南宋初,有個叫做王繼先的御醫(yī),因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為“武功大夫”,旨下,被給事中富直柔封駁,因為這種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伎術(shù)官法”。高宗說,“這是特例,繼先診視之功實非他人比,可特令書讀行下,仍諭以朕意。”富直柔不屈不撓,再次封駁。最后高宗不得不“屈意從之,所有已降指揮可更不施行”。

      給事中如對錄黃沒啥意見,便簽署下自己名字,表示審核通過,這叫做“書讀”。給事中若未“書讀”,門下省長官(宰相)先簽名,則為“違制”。顯然,中書舍人不“書行”、給事中不“書讀”,都對皇帝的圣旨構(gòu)成了合法的封駁:“凡事合經(jīng)給事中書讀并中書舎人書行者,書畢即備錄、錄黃過尚書省給札施行。如不可行,即不書而執(zhí)奏,謂之繳駁?!?/p>

      一道詔書經(jīng)過中書舍人“制詞”、“書行”與給事中的“書讀”等三道關(guān)卡之后,如果都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就可以成為正式的政令,交給宰相機構(gòu)的分支——尚書省執(zhí)行了。但這里我們還要補充一點:作為正式政令的詔書,必須有宰相副署。宰相如果不副署,詔書也無法生效。北宋初乾德二年(964),范質(zhì)等三位宰相同日辭職,宋太祖隨后任命趙普為相。但在頒發(fā)任命詔書時就碰上了一個程序上的大麻煩:詔書沒有宰相副署,不具備法律效力;而范質(zhì)等宰相又已經(jīng)辭職。太祖想從權(quán),對趙普說:“朕為卿署之可乎?”趙普回答皇上:“此有司職爾,非帝王事也。”最后,還是由領(lǐng)有“同平章事”(宰相職務(wù))銜的開封府尹趙匡義副署,才簽發(fā)了這道詔書。

      詔書生效之后,如果再發(fā)現(xiàn)詔書有失當之處,該怎么辦?還有最后一道關(guān)卡——臺諫。臺諫擁有論列政令得失、審查詔書乃至追改詔書的法定權(quán)力:但凡“詔令不允、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刑賞逾制、誅求無節(jié)、冤濫未伸,并仰諫官奏論,憲臣彈舉”。說到這里,我要將前面提到的李定那個例子補述完整:宋神宗與王安石雖然通過更換知制誥的辦法,終于如愿以償?shù)貙⒗疃ㄈ蚊鼮椤氨O(jiān)察御史里行”,不過也別高興得太早,御史陳薦、林旦等人隨后又以李定拒絕為母親丁憂為理由,展開對李定的彈劾,最后迫使李定狼狽辭職。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宋朝時一道詔書的出臺程序了:皇帝授意詞頭——中書舍人起草(此時中書舍人有權(quán)封還詞頭)——錄黃行下——中書舍人宣行(此時中書舍人有權(quán)封駁錄黃)——給事中審核(此時給事中也有權(quán)封駁)——宰相副署(宰相若不副署,則詔書無法律效力)——臺諫彈劾。在整個流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對君主的權(quán)力構(gòu)成制度性的監(jiān)督與制衡。以為皇帝就可以口含天憲,那是狗血電視劇與“封建專制”歷史敘事塑造出來的想象而已。

      當然,宋代的君主也可以繞過中書舍人草詔、給事中審核等法定程序,也不用宰相副署,直接下詔,這叫做“手詔”、“內(nèi)降”、“內(nèi)批”。歷史上也不鮮見。然而,這類私旨在法理上并不具備合法性,所謂“不由鳳閣鸞臺,蓋不謂之詔令”也;政府也完全可以拒不執(zhí)行,“凡不由三省施行者,名曰‘斜封墨敕,不足效也”。宋仁宗朝時,宰相杜衍對皇帝私自發(fā)下的“手詔”,一概不予放行,“每積至十數(shù),則連封而面還之”,皇帝也拿他沒辦法,只好稱贊他“助我多矣”。

      從所謂圣旨的出臺程序來看,我們可以說,在政治正常時期,宋朝的君權(quán)是受到多重制度性制約的,皇帝不大可能“有權(quán)就是任性”。

      摘編自作者博客

      猜你喜歡
      舍人中書詞頭
      漢 王舍人碑
      中國書法(2023年10期)2024-01-14 10:39:04
      平度市博物館藏——東漢王舍人碑
      讀報參考(2023年33期)2023-11-23 19:22:24
      劉向《列子書錄》之“中書”即“內(nèi)書”,“中”字不借指朝廷
      唐代的政事堂不等同于宋代的中書門下——從浙江高考卷中的一道選擇題說起
      大具納西語的詞頭a-
      正確書寫計算機系統(tǒng)內(nèi)部使用的二進制倍數(shù)詞頭符號
      法定單位升的符號“L”前添加S I詞頭后需改為“l(fā)”嗎?
      北宋前期的宰相府
      尋根(2012年4期)2012-04-29 00:44:03
      論唐代中書舍人的職權(quán)
      文教資料(2011年4期)2011-03-20 12:31:17
      感恩圖報
      汤原县| 揭阳市| 建阳市| 桦川县| 武清区| 衡阳市| 陈巴尔虎旗| 金山区| 徐水县| 大化| 平利县| 板桥市| 莱阳市| 根河市| 连山| 札达县| 准格尔旗| 迁西县| 同江市| 永宁县| 银川市| 会东县| 瓮安县| 大渡口区| 台南县| 涪陵区| 綦江县| 太仓市| 门源| 玛纳斯县| 略阳县| 日喀则市| 灯塔市| 厦门市| 九江县| 崇明县| 年辖:市辖区| 徐汇区| 和林格尔县| 乐平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