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汝
(濟南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影響
董星汝
(濟南大學,山東 濟南250000)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進步與發(fā)展,各種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多媒體技術便捷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很大程度的改變了我們信息的傳遞方式,并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傳遞速度。
教育作為培養(yǎng)下一代新人才的主要途徑,同樣被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影響,教學多媒體化已經愈來愈受重視,并已大范圍的被推向實踐,它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預示了教育界不同以往的、全新的發(fā)展走向。
教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準之一。多媒體技術則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xiàn)形式。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參與到音樂教學中,為傳統(tǒng)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隨著多媒體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大范圍的普及,它對教師的工作、學生學習等方面的影響也愈加顯著,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些許反方面的問題。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使用是否得當合理、對老師及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是好是壞,對完善音樂教育教學理論和規(guī)范音樂學科的建設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把寫作的重點放在現(xiàn)如今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運用,對教師和學生的幫助,以及分析其在運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的一些弊端和局限性。而不是研究具體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方式方法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中小學音樂教育;影響
一、多媒體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的影響
(一)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紤]到中小學生正處于貪玩、好動的年齡段,在學習課堂上難免出現(xiàn)叛逆、走神、不認真聽講的狀況。這種狀況的發(fā)生與教師的授課方式也有很大的聯(lián)系,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在原有課堂的基礎上,適當的選擇能提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進行授課,而多媒體的引進正解決了這一問題。
多媒體教育生動、新穎,并且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廣泛表現(xiàn)各種事物,可以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多媒體進入課堂,可以將原本呆板的課堂變成聽視結合、聲情并茂的互動式交流。MIDI音樂、聲響、畫面等綜合信息,可以讓學生從中深刻地體會到音樂的力度、速度和情感,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視覺、聽覺的雙重沖擊,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鎖定在教學內容上,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救治的欲望,如此一來便可解決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
(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一貫出現(xiàn)的是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學習現(xiàn)象。在教學的過程中,永遠都是老師去指導,甚至是口對口喂養(yǎng)似的教授,學生只處于被動接受,很少積極主動的求知。學生不會學習,不會獨立獲得知識,這是在我們當前的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學生不會學習,是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缺乏學習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在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應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去進行相關方面的引導,而多媒體便是輔助教師能良好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手段。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適當運用,在某種程度上充分調動了學生多個感官的共同參與,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多媒體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影響
在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講課水平、個人修養(yǎng)、與學生的相處方式,以及對教育事業(yè)的態(tài)度等都決定了他的教學質量。
多媒體在音樂課堂的引進,賦予了課堂更廣闊的教學創(chuàng)新空間,打破了以往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一些簡單的操作使教學的有了質的提高。
(一)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多媒體給教師提供了一個信息資源的共享平臺,給教師的課前教學設計和課堂正式教學都提供了便捷且多樣的方式,教師可以運用網絡及相關平臺獲音樂教學設計過程中的豐富多樣的素材,比如FLASH動畫的效果以及網絡信息中的各類理論、實踐知識等一些和本堂課的教學相關的內容,有選擇性的利用一些有效的信息資源并結合教師自身的想象力,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這些材料進行整合,便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音樂課堂。
多媒體的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教師節(jié)省出了更多的時間。因而誕生了—知識拓展、教學相長、創(chuàng)新展示等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精致了教學內容,高效了教學質量。
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充分打開教師的思路,加上輔助性的材料,能將教師的相關潛能發(fā)揮的更好。
(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教師教學設計的精細化,促使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根據相應的素材,制作本節(jié)課的教學課件,在設計課件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課堂時間,根據時間來涉及教授節(jié)奏,教師搜集教學資料、整理教學素材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素養(yǎng)的過程,而搜集資料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值得教師去關注和思考,通過對相關資料的研究和學習,來取其之長,補己之短。
三、多媒體在音樂教育的使用中存在的弊端
在音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旨在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音樂學習的效率,高質量地完成音樂教學目標。作為教輔助手段,多媒體技術有其無可取代的優(yōu)越性,。但是,如果我們只追求形式上的盲從,而忽略實質性的意義,那教學效果也會適得其反。
學習音樂是老師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音樂課程也是在師生互動中完成的。但是,過多的在課堂中引進多媒體技術,教師便會把過多的注意力從學生身上轉移到那些計算機的操作以及和幕布的展示上,跟教授知識相比教師更關心的是幕布上的展示能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重力,而不關心此時學生的感受。課堂中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情感和交流,卻多了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和一個計算機操作員式的音樂教師。這一切都讓音樂變得乏味、藝術變得低級,科技變的多余。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只有書本、磁帶、和粉筆。當我們學習欣賞課的時候,傳遞給學生的有效信息僅僅是曲名、作家、樂器和聲音。而這些平凡的要素卻為學生搭建一片廣袤的多維思維空間,讓他們可以在其間肆意的展開聯(lián)想,抒發(fā)情懷??僧敹嗝襟w介入音樂教學之后,科技讓音樂教學變得有些尷尬。原本屬于聽覺藝術的音樂,被高科技安上了“眼睛”,從此變成視聽藝術了,教師要將音樂插上畫面再給學生欣賞,學生在畫面的作用下,完全失去了聯(lián)想的能力。
多媒體的走進課堂,雖然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手段,但高水準的音樂教學不僅僅體現(xiàn)為教學形式的豐富,更在于豐富教學形式所隱含的鮮明的意圖。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更好地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才是我們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著眼點。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25-01
作者簡介:董星汝(1991),女,漢族,臨沂,學生,碩士研究生在讀,濟南大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