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明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擁有就幸福;成人后,發(fā)現(xiàn)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領(lǐng)悟就幸福;人漸老,覺得幸福是一個身體,健康就幸福。最近,在讀過一些贊美勞動的古詩后,又深感勞動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薄对娊?jīng)》中《關(guān)睢》描述的是:明媚的春光里,魚鷹在河中沙洲上不停地鳴叫著,青年男女順著河流的兩邊采集荇菜,姑娘眨動著善睞的明眸,小伙子殷情地表達愛意,在勞動中收獲荇菜的同時,也收獲了美好的愛情。
的確,勞動是生存的第一需要。勞動是人類社會一天都不可或缺的事情。勞動是德性之本。從某種意義上講,勞動與吃飯、睡覺同等重要。有了勞動才有了一切??梢哉f,勞動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中寫道:“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童生未改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從小就跟著父母起早種田,貪黑漚麻,更小一點的孩子,竟然也有模有樣在桑樹下學(xué)習(xí)種瓜。莊戶人家起早貪黑地勞動雖然辛苦,但家人在一起同甘共苦,難得的其樂融融,在收獲勞動果實的同時,也收獲了歡樂祥和。
勞動能使人得到一種幸福?!笆€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薄妒€之間》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田園風(fēng)光,在大片的桑園里,碧綠的桑葉之間,采桑的女子輕松愉快地采摘著桑葉,盼著夕陽西下,與心愛的人,攜手穿越桑田,走在回家的路上。
魏晉時期,朝政腐敗。許多志士仁人選擇了退避隱居,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別有一番情趣。他在《歸居田園》中寫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星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痹娙嗽谏狡律戏N下豆子,雜草繁茂,豆苗稀少。早晨起來到豆地清除雜草,一直忙碌到月上柳梢,才扛著鋤頭回家。他那遠離紛擾繁雜的俗世,不為五斗米折腰,過著恬靜優(yōu)美的田園生活,令詩人心曠神怡。
勞動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只有勞動,才能使人變得幸福,使人的心靈,得到開朗活潑、和諧可愛。我們應(yīng)以勞動為榮,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為恥。不論貧富、不分貴踐、也不問身世如何,應(yīng)該贊美那些辛勞努力的人們,只要你熱愛勞動,那就值得贊揚。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碧拼艹龅睦寺髁x詩人李白在《秋浦歌》中,展現(xiàn)了樂觀的煉鐵工人,一邊勞動、一邊唱歌的情景。明月之夜,爐火正紅,紫煙升騰,火光四射;精壯的打鐵漢子,一邊掄著大錘,一邊放聲歌唱。歌聲穿越寒峭的山谷,響徹在秋日的夜空。勞動的歌聲,是給枯燥的勞動解煩,給孤寂的鄉(xiāng)村解悶,給單調(diào)的生活添彩。鄉(xiāng)下人苦中找樂,勇于生活,善于生活,樂于生活。
要想獲得幸福,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要勤奮努力勞動,誠實踏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勞動。勞動讓我們獲得幸福,幸福感是一種積極的心里品質(zhì)。當(dāng)我們生活在勞動創(chuàng)造的世界之中,并為此而倍感愉悅的同時,勞動本身是一種最大的幸福。晚唐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觀刈麥》中深情地寫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蹦腥藗冊谔锢锕?,女人們手捧著用荷葉包裹的食物,孩子們提著水壺,加快腳步,趕往田地里,男人們吃著熱乎乎的飯菜,放眼春光旖旎的田園景色,暢想著未來美好的生活,勞動的辛苦此刻被拋到九霄云外。
勞動是一首詩,每個勞作的姿態(tài),都有美麗的韻律。勞動是一首歌,收獲的是一串串幸福的音符。勞動需要一種美麗的心情,把勞動當(dāng)作一種樂趣,我們就能從中找到愉悅、滿足的幸福感。勞動是幸福的,勤于勞動、甘于艱苦,勇于付出、甘于平凡,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勞動,成就感、幸福感就會串成一曲精美的樂章。
勞動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更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謠。
(作者系東坡赤壁詩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