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礡
游樂場里,過山車前排隊的人龍往往最長,傳來的尖叫最響亮:短暫的失重和頭腳顛倒,換來劫后余生的快感,實在讓人欲罷不能。
挪威物理學家安德烈·亞斯索爾博格·瓦爾(Andreas Solberg Wahl)也偏愛冒險游戲,不過對他來說,這些綁著安全帶的游戲實在不夠刺激。
瓦爾的游戲更像在和死神打賭。在一間舊工廠里,他用尼龍繩把金屬球吊在天花板上。順著繩子,瓦爾將鐵球向后拉了3米遠,放在一個和自己一般高的機關上;然后站在距離繩子3米遠的另一端,后背緊緊貼著墻。
如果你熟悉牛頓定理,就不會對瓦爾的實驗有疑慮:釋放于3米之外的鐵球,會因地心引力而向前擺動,直到到達與起點一致的高度,再次回擺;由于空氣的摩擦和其他損耗,這個高度會比起點低那么一點。
瓦爾完全沒給自己退路,他把后背完全貼在墻上,直到這個腦袋大小的鐵球輕輕貼上他的鼻尖。旁邊的工人還在切割從山中砍伐的木材,有人發(fā)出驚呼。
像鐵水在鐵匠錘下或者猛獸在馴獸師手中,瓦爾多的是將危險變成游戲的本事。最近的一次實驗,他站在泳池里,用機關扣動4米外的扳機,朝自己開了一槍。水分子的密度比空氣要高上八百多倍,這也讓子彈旋轉前進的運動變得格外困難,在兩米外開始下沉,最終落在他腳下。
以上的危險瞬間,全都由瓦爾參與的一檔電視節(jié)目播出——有時他不得不應導演的要求,在大難不死的結局中露出釋然的表情,或者像泳池開槍之后的那一幕,向后倒下,表演一段歡快的仰泳,但他心里卻是坦然無掛礙的:所有尺度全部由這位前物理學家計算得出,結果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傳說伽利略曾站在比薩斜塔上,將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同時扔下去,以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錯誤,這件事的真?zhèn)我呀涬y考,但一些物理定理能輕松演化成小故事,倒是不假。幾年前,還在大學苦心經營學術的瓦爾尚未意識到這一點,生活的重心仍然是學術的假設與求證,直到妻子將懷孕的消息告訴他。
多了一個角色要扮演,觀察生活的角度就會變得不一樣——已經對這個世界習以為常的瓦爾,在幼子還未出世時,就開始試著用另外一種眼光打量周遭,想著要給他一個怎樣的世界。論文里晦澀難懂的詞語得留給專家,普通人甚至根本無緣見到那些復雜的推論和演算。于是瓦爾又回到那些智者留下來的小故事,那是他理解物理的起點,也是他打算展示給孩子的新世界。
和電視臺的朋友一計劃,瓦爾的節(jié)目上線了。他綁著一根繩子,沒有其他護具,從13米的高空自由落體,最終在離地一米多的時候,繩尾上擺動的石頭將繩結打死,他暫停在半空中;他也曾渾身噴滿水,從火圈中間安然無恙地滑過去(他笑稱此為“人肉燒烤”)?!斑@個節(jié)目最初是為孩子們設計的,希望他們能在驚奇之余,看到統(tǒng)治這個世界的基本原理?!辈贿^,為了確保自己的幼子不會失去父親,瓦爾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由自己設計完成,不管是扣動扳機還是釋放鐵球,都有機關聯(lián)動,以避免人類在最后慌了手腳。
節(jié)目已經做了不少,觀眾的反響也不錯,現(xiàn)在瓦爾最期待的就是孩子長大,對著一次次死里逃生的父親做出崇拜的樣子。要說有什么壞處,那就是等他將來去游樂場的時候,或許會對過山車這些小兒科嗤之以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