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種加工技術實訓課程采用真實案例為訓練任務,實現(xiàn)模具零部件線切割加工的工藝分析與編程,從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關鍵詞】真實案例 線切割加工 實訓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031-02
【Abstract】Special machining technology training courses based on real case for the training mission is realized with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gramming,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 practical abilities.
【Key words】Real case;Wire cutting;Practical training
1.引言
特種加工技術實訓是數(shù)控、模具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實訓課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學年的上學期進行。通過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加工,旨在學生了解數(shù)控電火花切割機床的結構,熟練掌握數(shù)控電火花切割加工工藝與編程。為保證加工零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應合理地控制線切割加工時的各種工藝因素(電參數(shù)、切割速度、工件裝夾等)如圖1所示為線切割加工工藝準備和工藝過程。
2.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件的確定
線切割實訓采用來自企業(yè)的真實案例—落料凹模零件,零件圖如圖2所示。此模具材料為Cr10MoV,其可鍛造性能、淬火性較好,熱處理硬度為58~62HRC,同時熱處理形變較小,零件坯料120mm×100mm×30 mm,成形部分為不規(guī)則型孔,由線段和凸、凹圓弧組成,工件表面粗糙度Ra0.8,符合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要求。
3.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前的準備工作
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前的全部工作稱為坯料的準備,主要內容包括:
(1)用要求的材料(Cr10MoV)鍛造出工件所需形狀的毛坯,并進行退火處理,以消除鍛造內應力,改善加工性能。
(2)用機械切削加工(銑削、磨削等)對毛坯各平面進行粗、精加工。
(3)確定并加工出各螺紋孔、銷孔、穿絲孔等。
(4)如果凹模尺寸較大時,需機械切削加工的方法將型孔漏料部分去掉,這樣線切割只有刃口高度,工作量大大減少;如材料的淬透性較差,可將型孔部分材料去掉,留4 mm左右的切割余量,以保證模具表面的硬度。
(5)按設計要求淬火并進行最后磨削達到設計要求。
(6)工件裝夾和調整。采用雙支撐的裝夾方式,即利用凹模本身在兩夾具體定位面上。
(7)上絲、緊絲和調整垂直度。電極絲的松緊適宜,用火花法調整電級絲的垂直度,即電極絲與工件的底平面(裝夾面)垂直。
4.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程序編制
該模具是落料模,沖下零件的尺寸由凹模決定,模具配合間隙在凸模上扣除,鉬絲直徑為0.18mm,加工單邊放電間隙為0.01 mm,所以凹模的間隙補償量為R=rs+δd=0.18/2+0.01=0.1 mm,即要求間隙補償量為0.1 mm。按工件平均尺寸繪制凹模刃口輪廓圖,并以O為坐標原點建立坐標系,如圖3所示。用數(shù)學計算或CAD查詢功能,求出節(jié)點坐標。
5.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電參數(shù)的選擇
根據(jù)工件的厚度(30 mm),為保證加工后表面粗糙度0.8Ra要求,宜采用粗、精兩次加工方法進行加工,粗、精加工采用的電規(guī)準如下表1所示。
6.結束語
通過對給定落料凹模零件結構分析,合理地選擇地線切割加工參數(shù),正確編制電規(guī)準,使學生熟悉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的操作、編程等系列工藝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冬梅.對我國現(xiàn)代學徒制試點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科技信息2013年 340~341頁
[2]陳偉珍 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工藝參數(shù)研究 機電工程技術,2007,36(9)
[3]蘇景云.電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質 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02(4)
[4]孫兵. 基于校企協(xié)同的高職院校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 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 2010年第31卷第6期
作者簡介:
曹會元,1972年生人,男,漢族,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模具專業(yè)教師,主要從事模具專業(yè)教學工作。
基金項目:
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度政校行企合作項目(編號:ZXHQ2014d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