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順++楚軍紅
一
1950年3月,解放海南戰(zhàn)役的一切準備工作就緒。而此時,島上國民黨的11個師封鎖瓊州海峽,并加緊攻占解放區(qū),搶奪糧食。如不盡早派部隊渡海增援,瓊崖縱隊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對我軍解放海南島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十五兵團黨委決定,趁現(xiàn)在有北風,抓緊時間,分兩批四次渡海。
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馮白駒接到電報,立即向兵團報告,建議渡海部隊在儋縣的海頭港至白馬井一帶登陸,這一帶敵人海防力量弱,僅有一個步兵團防守。部隊登陸后,便于向五指山區(qū)轉(zhuǎn)移。兵團指揮所同意馮白駒的意見,決定由四十軍派出一個加強營率先渡海。
這些天,在瓊崖縱隊總部機關(guān)駐地——白沙縣毛貴鄉(xiāng)的幾間茅草屋里,充滿了緊張濃烈的戰(zhàn)斗氣氛,縱隊總部機關(guān)的大部分領(lǐng)導人已分赴各個戰(zhàn)場。馮白駒把政治部副主任陳青山找來,面帶笑容地對他說:“青山同志,現(xiàn)在交給你一項重要任務(wù),區(qū)黨委、縱隊黨委決定派你率領(lǐng)第一總隊到瓊西去接應四十軍渡海登陸部隊。瓊東接應四十三軍渡海登陸部隊的任務(wù),由吳克之副司令員指揮三總隊和獨立團去完成。你過去在瓊西地區(qū)戰(zhàn)斗過,對當?shù)厍闆r和部隊都很熟悉,你到那里去很合適。你的意見怎樣?”
聽了這個喜訊,陳青山毫不猶豫地回答:“請領(lǐng)導放心,我堅決完成任務(wù)!”
馮白駒攤開一張地圖,向陳青山講述了已進駐雷州半島正進行海上練兵的四十軍、四十三軍的情況,介紹了國民黨部隊在瓊西幾十公里長的沿海一線的兵力部署,詳細地分析了敵我態(tài)勢。第二天,陳青山帶著一部電臺和幾個機要、警衛(wèi)人員匆匆上路。走了五天,到達第一總隊隊部。
3月1日,陳青山收到四十軍軍部和瓊崖縱隊總部的電報,命令他們迅速向白馬井一帶隱蔽運動,接應部隊當晚出發(fā)。為了不讓敵人察覺我軍的行動意圖,我軍晚上行軍,白天休息。海島3月,春雨連綿,把他們的衣服都淋濕了。雨夜伸手不見五指,隊伍在崎嶇小路上行走,不時有人摔倒,但沒有一個人掉隊。三天三夜后,他們來到了儋縣的豐猛村。這是個有三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離海邊不遠。過去陳青山曾帶部隊在這里與國民黨軍戰(zhàn)斗過,對周圍地形比較熟悉。群眾基礎(chǔ)也很好,便于部隊隱蔽。
3月5日下午18時,渡海先鋒營總指揮一一八師參謀長茍在松和瓊縱司令部偵察科長郭壯強登上指揮船。19時30分,14只帆船載著先鋒營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二團799名勇士,從徐聞縣燈樓角起渡,向著海南島儋縣方向進發(fā)了。
夜空澄澈,繁星明亮,北風習習,木船破浪前進。
第二天拂曉,先鋒營到了臨高縣峨蔓嶺附近。
就在這個時候,風突然停了,大海平靜如鏡,空氣頓時悶熱起來。霎時14條帆船在海里停滯不前,慢悠悠地蕩漾著。
“怎么辦?還能繼續(xù)前進嗎?”茍在松參謀長問道。
郭壯強堅決地說:“發(fā)動大家劃槳,照直前進!”
“好!”茍在松參謀長同意,立刻向軍部發(fā)電:“我們已經(jīng)抵達臨高縣海面,突然停風,我們決定劃槳代風,繼續(xù)前進,按預定地點登陸?!?/p>
軍部馬上復電,同意渡海先鋒營的決定,并電告瓊崖縱隊按原計劃接應。
6日拂曉,風平浪靜,海灘一片沉寂。7點多鐘,駐守在峨蔓嶺上的敵人發(fā)現(xiàn)海上有船,當即開槍射擊。從敵人火力密度上看,是試探性火力偵察,于是郭壯強告訴茍在松參謀長不要還擊,命部隊進入船艙隱蔽。一會兒,空中傳來轟鳴,有敵機盤旋偵察,并向渡海先鋒營船隊投彈掃射。接著從??诜较蛴謥砹藘膳?架敵機,對渡海先鋒營船隊進行輪番掃射轟炸。平靜的海面掀起狂瀾,水柱沖天,硝煙彌漫。茍在松參謀長一聲令下,各條船上的輕重武器一齊開火,敵機不敢低飛,升到幾千米高空盲目投彈。
正在這個時候,白馬井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接應部隊向敵人發(fā)起進攻。先鋒營如虎添翼,全體指戰(zhàn)員奮力劃槳,向白馬井港岸靠近。岸上原有敵人兩連兵力防守,后來又增援兩個加強營,全是薛岳的六十四軍主力部隊,敵人組織雙層交叉火力網(wǎng)封鎖港口,邊打邊叫嚷:“解放軍上不來,不要害怕!”但是瓊崖縱隊接應部隊氣勢如虹,戰(zhàn)士們發(fā)起沖鋒,向敵人迂回包圍,早已斗志渙散的敵人紛紛棄槍逃跑。
渡海先鋒營的勇士們沒等帆船靠岸就跳下海里。誰知,海水清澈不見深淺,跳下去水浸到胸部,有些地方?jīng)]過頭頂。這時,海練的本事全用上了,只見勇士們采取各種姿勢,極力向岸邊游去,水性好的還邊游泳邊向敵人射擊。
前攻后堵,里應外合,瓊崖縱隊接應部隊和渡海先鋒營把敵人夾在中間,一陣激戰(zhàn),全殲守敵兩個連,打垮兩個營。下午2時,先鋒營的指戰(zhàn)員全部登陸。支前隊伍上千人來到,去船上搶救傷員,搬運彈藥,送水送飯。隨后,部隊向白沙阜龍解放區(qū)轉(zhuǎn)移。到達阜龍鄉(xiāng)后,黎族同胞送來了糧食、豬肉、芭蕉、芒果。有位老大爺還牽來了一頭牛,說是要送給部隊宰了吃肉,部隊婉言謝絕,老大爺把牛牽回去,竟自己殺了,挑著牛肉給部隊送來。
先鋒營勝利登陸后,3月10日下午1時,四十三軍一二八師三八三團一個加強營1007名指戰(zhàn)員登船渡海。在海上,他們遇到了七級大風,各船失去聯(lián)系,指戰(zhàn)員們和狂風巨浪搏斗了20個小時,于次日上午9時在文昌縣赤水港海岸登陸。瓊崖縱隊獨立團和文北縣支前隊伍前往接應,共同擊退岸上守敵和追擊的敵軍,安全轉(zhuǎn)入解放區(qū)。
我軍兩個加強營登陸成功,引起敵軍恐慌,他們一方面加強了海上巡邏、海岸防守,另一方面向轉(zhuǎn)移到解放區(qū)的登陸部隊進攻。為加強島上力量,十五兵團決定派兩個加強團渡海過來。
瓊西接應指揮部接到瓊崖縱隊總部和四十軍軍部分別發(fā)來的電報,要他們在3月25日拂曉前趕到臨高縣城以西的高山嶺附近,準備第二天迎接登陸部隊。但當瓊崖縱隊第一總隊三個團和四十軍渡海先鋒營趕到接應地點時,四十軍又發(fā)來電報,說因風向不對,登陸改期。
這下他們感到為難了:這一帶海邊地勢平坦,接應部隊幾千人目標很大,敵人重兵近在咫尺,一旦被發(fā)現(xiàn),自己遭受損失是小事,過早暴露我大軍登陸意圖,影響登陸任務(wù)的完成是大事。怎么辦?他們找來當?shù)攸h組織的負責人一起商量對策,經(jīng)過慎重考慮,決定依靠群眾,就地隱蔽。部隊開進附近的幾個村子,在當?shù)攸h組織和群眾的幫助下,分散隱蔽在各家各戶,有的則隱蔽在樹林和地洞里。就這樣,我軍硬是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無聲無息地潛伏了三天三夜。
二
26日,四十軍來電,說登陸部隊定于當天傍晚起航,第二天拂曉前在預定地點臨高角登陸,命令他們做好接應工作。
此時,海峽對面,渡海部隊整裝待發(fā)。韓先楚副司令員決定由一一八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率領(lǐng)一個加強團渡海登陸。2991名指戰(zhàn)員中有一個身份特殊的勇士,他就是瓊崖縱隊副司令員馬白山。
幾天前,馬白山向韓先楚副司令員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說:“一個團渡海登陸,是對敵人‘伯陵防線的試探,勝利與失敗對于今后主力部隊登陸作戰(zhàn)關(guān)系重大,加強團登陸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而登陸的地點、時間和氣候選擇極為重要。要爭取在夜間偷渡抵達,登陸點必須在儋縣、臨高、澄邁沿海選定,從3個縣的情況看,以臨高角西南海岸線為登陸點比較安全。帆船航行依靠風向,速度快慢都要由風向而定,如果風向好,就可以在預定地點登陸,并且得到瓊崖縱隊接應;反之則要靠登陸部隊獨自機動作戰(zhàn),危險性較大?!睘榇?,他要求參加這次渡海作戰(zhàn),發(fā)揮自己熟悉地方情況的長處,以便與敵周旋,選擇有利時機帶領(lǐng)登陸部隊安全進入解放區(qū)。
韓先楚副司令員是贊同他的意見的,但是,他又擔心馬白山是瓊崖縱隊副司令員,參加一個團的渡海作戰(zhàn),危險一路伴隨,必須慎重考慮。而馬白山則堅持認為這是關(guān)系到整個主力部隊渡海作戰(zhàn)、解放海南島的重大問題,因而再三堅持陪同渡海。最后,韓先楚終于同意馬白山參加加強團的渡海作戰(zhàn)指揮。
3月26日,馬白山和劉振華率領(lǐng)加強團登上81只大小帆船。傍晚7時,風向標向西南擺動,是好風向!司號兵吹響了進軍號,勇士們像出膛的炮彈,奔向自己的戰(zhàn)船,升帆起錨。3發(fā)紅色信號彈射向天空,81艘戰(zhàn)船一齊揚帆,浩浩蕩蕩向西南方向前進。
3月31日夜,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加強團3733名指戰(zhàn)員起渡,瓊崖縱隊第三總隊的接應部隊到瓊山縣塔市鄉(xiāng)接應,擊垮守敵,打退了敵人的堵截,將渡海部隊轉(zhuǎn)入定安縣解放區(qū)。
國民黨海南防衛(wèi)總司令薛岳部署的海、陸、空立體防線——“伯陵防線”,由于我軍兩批四次成功登陸,亂了陣腳。我軍主力大批渡海登陸條件已經(jīng)具備。
1950年4月10日,十五兵團發(fā)出向海南島發(fā)起總攻的命令。4月16日,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來到了,300萬瓊崖人民盼望的時刻來到了!雄師進發(fā),千帆爭渡。韓先楚副司令員率領(lǐng)四十軍六個團共18700名指戰(zhàn)員于晚7時在雷州半島燈樓角起航,17日在臨高角的昌拱、美夏一帶登陸;與此同時,四十三軍副軍長龍書金率領(lǐng)一二八師兩個團的6968名指戰(zhàn)員從雷州半島的東場起航,在澄邁縣玉包港一帶登陸。在海上,我軍船隊遇到敵人的艦隊,我們的土炮與敵人現(xiàn)代化裝備的艦船展開激戰(zhàn),突破了敵艦的封鎖,以排山倒海之勢強行登陸。瓊崖縱隊及渡海先頭部隊組成的接應部隊在兩地及時接應,支前隊伍密切配合,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我軍主力登陸。沒有接應任務(wù)的瓊崖縱隊各部隊也按照馮白駒的命令,吸引牽制敵人,減輕登陸壓力。
在渡海部隊和接應部隊的沉重打擊下,敵人吹噓的“伯陵防線”土崩瓦解。我渡海登陸部隊進展迅速,一路摧枯拉朽,勢不可擋。野戰(zhàn)大軍和瓊崖縱隊向殘敵麇集地區(qū)發(fā)動攻擊,攻占美臺、加來、臨高,圍殲黃竹、美亭守敵,直搗澄邁縣城,解放???、府城。接著,又兵分東、中、西三路,追殲南下潰敵。各地支前隊伍跟著部隊翻山越嶺,在連天炮火中運送糧食彈藥、搶救傷員。我軍將士冒著酷暑連續(xù)作戰(zhàn),氣勢如虹,文昌、瓊東、樂會、萬寧、陵水、崖縣、榆林、三亞先后解放,薛岳等人狼狽逃往臺灣,殘兵敗將竄入深山為匪。5月1日,海南島宣告解放。
四十軍全體指戰(zhàn)員在《致瓊崖人民的感謝信》中寫道:“在這次史無前例艱苦的渡海作戰(zhàn)的戰(zhàn)役當中,我們得到了你們無比熱情的幫助,這種親如兄弟的友情,將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我們特以十二萬分的興奮心情,向你們致以衷心的感謝?!?/p>
1950年5月5日,根據(jù)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來賀電:“我廣東前線人民解放軍克服敵人陸??哲姷牡挚梗谖噎傃驴v隊和海南島人民協(xié)助之下,英勇登陸海南島,并迅速掃蕩殘敵,完成全島的解放。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特向參加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的全體指揮員戰(zhàn)斗員和支援這一戰(zhàn)役的廣東軍民致以熱烈的祝賀,向長期奮斗的瓊崖軍民致以熱烈的祝賀。”
三
海南島解放了,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馮白駒清醒地告誡大家:“海南經(jīng)過二十余年斗爭,并遭受敵人的破壞和摧殘,遍地都是戰(zhàn)爭的傷痕,今后要在工業(yè)上、文化上、國防上建設(shè)成一個幸福的新海南,是非常艱難的。因此今后的新任務(wù),比過去的戰(zhàn)爭任務(wù)還要加倍繁重?!焙D蠉u是祖國南疆的屏障,這里穩(wěn)定與否,事關(guān)重大。面對百廢待興的海南島,以馮白駒為書記的海南區(qū)黨委領(lǐng)導廣大軍民經(jīng)過兩年多的大力搜剿,殲滅了殘存在島上的土匪、國民黨軍隊殘余、地方反動武裝、臺灣國民黨當局分批派來的特務(wù)共計1.4萬余人,繳獲了大批火炮、輕重機槍、長短槍支和彈藥,粉碎了臺灣國民黨當局妄圖把海南島經(jīng)營成“反攻大陸”的根據(jù)地的陰謀,使全島的社會秩序很快安定下來,為建設(shè)新海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為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牢牢守住了南大門。
1950年8月,中央通知馮白駒和廣東省政府主席葉劍英到北京匯報工作。11月,馮白駒和葉劍英啟程北上。抵京后,馮白駒住在北京飯店。不遠處就是雄偉的天安門,那是舉行開國大典的地方。與黨中央近在咫尺,馮白駒內(nèi)心格外激動。想起戰(zhàn)爭年代幾次與中央失去聯(lián)系,與外界隔絕,那種折磨人的焦慮和期盼,至今記憶猶新。而今天,他來到了祖國的心臟,來到了黨中央身邊,將要親耳聆聽毛主席等中央領(lǐng)導人的教誨,馮白駒不禁心潮澎湃。
11月5日,周恩來陪他去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毛澤東仔細聽他講述了海南二十多年來的奮斗歷程,其間,周恩來插話對毛澤東說:“1949年,我在河北西柏坡,聽取馮白駒同志派來的代表匯報工作,當時我曾說過,‘瓊崖堅持二十余年革命武裝斗爭,紅旗不倒,成績很大等話。當時我們就堅信,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lǐng)導,你們只要高舉武裝斗爭的旗幟,依靠群眾,堅持斗爭,是一定能取得最后勝利的?!泵珴蓶|說:“記得1939年5月,我們在延安時,決定派一批干部到海南去工作,恩來同志找莊田同志談話時,就指出‘馮白駒是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的話。我當時說過,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紅軍長征后,中央蘇區(qū)幾乎喪失殆盡,江西、福建及其他紅色區(qū)域處在極端困難的環(huán)境下,只有陜北的劉志丹和瓊崖的馮白駒仍堅持著武裝斗爭。所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便長征到陜北來,因為陜北有劉志丹這面旗不倒。南方,就是瓊崖有你馮白駒這面旗不倒。所以我贊成恩來同志的說法,你是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
在京期間,馮白駒還向劉少奇、朱德、劉伯承、陳毅、賀龍等同志作了匯報。中央撥給海南6億元(舊幣)救濟款,解決戰(zhàn)后恢復和建設(shè)中的困難。周恩來在百忙中親自安排馮白駒住進醫(yī)院,督促他治好了戰(zhàn)爭時期落下的疾病。馮白駒帶著黨中央的關(guān)懷,精神飽滿地回到了海南。
根據(jù)毛澤東的指示,馮白駒制定了今后的大政方針:加強練兵,鞏固國防;發(fā)動群眾,完成全島的土地改革。1951年,他領(lǐng)導部隊開展了兩次大規(guī)模軍事練兵。土改工作也按照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葉劍英“穩(wěn)步加快”的指示推進,至1952年秋收前,大部分縣鄉(xiāng)的土改工作基本結(jié)束。
1952年6月,在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廣東問題時,有人指出廣東省土改委員會主任方方在土改中右傾,在干部問題上犯了“地方主義”的錯誤。6月,在中共華南分局召開的擴大會議上,方方和葉劍英都作了檢討。華南分局的工作改由陶鑄主持。同年夏,在黨內(nèi)開展反“地方主義”的斗爭中,有人指責海南土改進度慢,還有人說海南區(qū)黨委禮堂曾掛過馮白駒的像,出席全國政協(xié)會議的海南代表準備提出海南成立一個省的建制的議案,以此為由,給馮白駒扣上了“地方主義”的帽子,對他進行了批判。廣東省委派張偉烈等人來到海南主持工作,馮白駒被調(diào)離海南,到省里工作。
四
1958年1月,馮白駒掛職下放到三水縣,名義上擔任縣委副書記。
1963年4月,馮白駒給黨中央寫信,要求調(diào)離廣東,到別的地方為黨和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經(jīng)中央同意,他調(diào)到浙江任副省長,分管文化、教育、衛(wèi)生工作。
1971年9月,中共中央通知浙江省委“解除對馮白駒同志的審查”,重病在身的馮白駒長達三年的監(jiān)禁生活結(jié)束。1972年夏,周恩來總理以黨中央的名義通知浙江省委,送馮白駒到北京治病。1973年6月,浙江省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對1937年馮白駒被捕的歷史問題作出重新審查的結(jié)論:仍維持中共中央組織部1957年作出的結(jié)論:“馮白駒同志此次被捕政治上是沒有問題的?!?/p>
1973年7月19日,馮白駒因長期受到摧殘,心臟病發(fā)作,在北京與世長辭,終年70歲。
盡管有“四人幫”阻撓,但當時身處逆境的周恩來總理抱病親自過問,指示對馮白駒的評價要提高,追悼會的規(guī)格要提高,一定要在八寶山舉行,《人民日報》要將消息刊登在第一版,周恩來送花圈,葉劍英參加追悼會。1973年7月28日,馮白駒同志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1983年2月9日,中共中央發(fā)布通知,撤銷1957年12月廣東省委第八次全體會議《關(guān)于海南地方主義反黨集團和馮白駒、古大存同志的錯誤的決議》,撤銷對馮白駒、古大存同志原處分的決定,恢復他們的名譽。
1988年6月4日,馮白駒的家屬將他的骨灰盒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移葬到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