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賢·倫理學(xué)家
?
點亮“我”這盞燈
李淑賢·倫理學(xué)家
今年春晚小品《放心吧》以救助老人為主線,反映電話詐騙這個熱點,切中社會誠信這個主題,既貼近生活,又針砭時弊,彰顯正能量,讓人回味無窮?!澳惴判膯帷迸c“我驕傲”再次成為社會流行語,繼“扶不扶”之后“誠信”也再次成為討論焦點。
誠信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基礎(chǔ),大家都希望遇到的人講誠信,但騙子仍混跡于各領(lǐng)域,甚至在某些行業(yè)產(chǎn)生了信任危機。誠信社會亟待重建。誠信的構(gòu)建要靠道德規(guī)范,要靠法律約束,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靠示范引領(lǐng)。研究表明,中國人不同于西方人,是先自己誠信再獲取對方信任,從而彼此建立信任。從道義上講,作為個體,構(gòu)建誠信社會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從我做起,真誠對人,本分做事。
真誠對人。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確實有些人換上了“狼心”,披上了“狼皮”,我們也經(jīng)常教育孩子不要同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但回報懷疑的永遠還是懷疑,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信任還是要有的。古人也講,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誠心去對待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真誠地溝通,耐心地傾聽。你給我一份信任,我還你一份真心,通過這種信任傳遞,誠信才會逐步鞏固。
本分做事。誠信講究的是言行一致,就是要履行先前的承諾或約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工作職責(zé)。入黨時要宣誓,當(dāng)法官要宣誓,同樣你做工也要簽訂合同,這就是你的承諾。你的工作態(tài)度體現(xiàn)的是你對承諾的理解,反映的是你的誠信度。無論我們是一名公務(wù)人員,一名快遞員,還是一名清潔工,都要按照職責(zé)要求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完成每一天的工作任務(wù)。人是利己的動物,總是趨利避害,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要注重自律,按照法律要求,踐行道德規(guī)范,像“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油條哥”劉洪安一樣文明守法、一諾千金,展現(xiàn)誠信的力量,點亮“我”這盞燈,營造一片光明。
李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