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努爾·吾甫爾
摘 要: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普及,這對圖書館外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進一步優(yōu)化工作,才能與新的發(fā)展形勢相適應,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本文首先分析了圖書館外借服務的特點和現(xiàn)狀,然后以此為基礎,探討了具體的管理措施。
一、圖書館外借服務的特點
1.圖書外借具有服務性
外借服務是圖書館窗口服務中的一項,同時也是許多工作人員聚中的一個地方,因此外借部門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以及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對圖書館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2.圖書外借具有交流性
圖書館廣泛開展外借服務,就是為了向更多的讀者提供圖書資料,這也是其基本目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圖書館社會服務方面的功能。所以負責圖書外借工作的人員要整理相關的文獻資料,面對面與讀者交流。
二、分析圖書館外借服務的現(xiàn)狀
外借服務在發(fā)展方面主要面臨以下困境。
一是服務方式不夠先進,還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一些公共性圖書館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在設備方面不夠完善,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計算機信息的普及力度。例如,一些讀者尋找自己需要的圖書的時候,借書卡方面的問題需要自己去解決;還有一些圖書館在管理的時候采取閉館的方法,有的圖書館在開展圖書借閱活動時還停留在手工處理的階段,嚴重地影響了讀者的正常閱讀,圖書館工作人員為此也需要承擔更為繁重的工作。
二是圖書外借人員在工作積極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因為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比較舒適,并且工作的時間也較為集中,因此圖書外借的負責人員在工作積極性方面會有所欠缺。
三、做好圖書外借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1.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
(1)突破傳統(tǒng)的管理觀念。圖書館的服務在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正在從封閉性逐漸過渡到開放性,圖書館的外借服務也要進行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讀者要求,不再局限于過去單純地借或還兩種狀態(tài)。同時要積極地與全新的發(fā)展趨勢相適應,建立先進的服務理念不動搖,將傳統(tǒng)的圖書館格局打破,將圖書館中館藏的資源廣泛地進行傳播,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讀者,可以制訂一些全新的工作計劃,例如“送書上門”等,將以人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充分展現(xiàn)出來,爭取做到惠及全民。
(2)外借圖書全開架的模式。外借圖書實現(xiàn)全開架可以讓讀者直接從書架上選擇自己需要的圖書,對借閱者來說更加有利,不用再依靠傳統(tǒng)的目錄信息來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這本藏書了。所以新時期圖書館想要為讀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使他們快速、方便地找到與自己需要的圖書,開架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圖書館也應該同步書店的發(fā)展,將自身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實現(xiàn)館藏結合借閱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3)分析讀者的閱讀需求。讀者自身的主觀意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其閱讀需求,讀者的需求還會受到讀者自身知識水平的影響,所以讀者在閱讀方面的需求是具有差異性的。外借服務工作人員要充分了解讀者的具體需求,明確其閱讀的基本方向。例如,“送書上門”計劃,從個服務點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有針對性地挑選出最需要的書籍,如社區(qū)服務點準備的圖書多為養(yǎng)生類、生活類;學校服務點則主要是經(jīng)典名著和教輔用書;軍營服務點從廣大官兵的興趣愛好考慮,準備的多是軍事和時政類圖書;企業(yè)服務點的圖書多為經(jīng)營管理類。因此,盡力使各服務點的圖書都能夠最大化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將社會效益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2.改變圖書外借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
外借服務是一種窗口性的工作,需要有關工作人員自身要有耐心、細心來對待工作,工作中有很多細微的部分,都要留心對待,以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提供服務。具有高尚的職業(yè)操守,做到心中有讀者,學會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來分析和處理問題。例如,讀者超出了借閱期限,則需要圖書館的外借服務人員對這類信息要格外留心,在讀者借閱期限快到的時候及時給予善意的提醒,避免出現(xiàn)超出期限的情況。
參考文獻:
[1]王一平.新時期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討[J].中國市場,2013, (37):154-155.
[2]朱 寧.國內外圖書館電子移動設備外借服務工作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3,(15):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