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桂蓮
沐浴課改的春風,我校如火如荼地開展教學案的研究與探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卓有成效的教學案研究與實施,把教師的教案,學生的預習、練習、筆記、評價、反饋等進行了優(yōu)化組合;把學生的主體學習放在了課堂上完成;把學生從教輔資料和題海戰(zhàn)術中解放出來;把教師從單兵作戰(zhàn)和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這種教改模式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讓學習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進學生自主、活潑、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不重視教學案,對教學案的興趣不強烈,有時甚至對教學案中反復出現(xiàn)的總結歸納的內(nèi)容感到厭煩。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使教學案吸引更多甚至全部的學生?在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其載體作用?我談幾點體會:
一、鉆研教材,制定總體框架
首先學習好教材、熟悉教材、鉆研教材,對自己所任教年級的英語教材有了一個總體的了解,然后各備課小組對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討論分析。討論過程中,新、老教師可以暢所欲言,發(fā)表不同的意見、見解,針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制定每一課的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學方法,不同年級的教學案針對不同年級特點的學生有各自的特點,但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不變,教學案總體的教學過程安排不變,即教學案要符合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符合學生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做到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案展現(xiàn)的形式和內(nèi)容盡量活潑新穎,多層次多角度地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圖文并茂,講練結合。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使之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索,自主地構建知識,獲得英語的體驗。建構主義理論主張在問題情境下進行學習,要求學生不要盲目或被動地接受和記憶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要主動地進行自我探索,將學習過程變成積極參與建構知識的高水平的思維過程。如:在英語語法教學案中,如果直接呈現(xiàn)或列出語法規(guī)則就會導致學生的低效學習,并且失去了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師應利用教學案設置模擬的情景進行語法教學,使其形象化、真實化。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缺乏運用外語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在教學案設計這一階段的活動時多創(chuàng)設情境,活化語法,才能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加學生的思考機會。
三、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時效
英語課堂教學主要圍繞教學案而展開的,所以教師的教學案設計緊緊依托學生的學情,讓課堂教學借以教學案為載體真正成為教師教與學生學互動的平臺,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就在教學案的編制、使用、反饋中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在教師占有大量資料的前提下,把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精心設計成問題的形式來進行導學、導練、導結。教師利用教學案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和探究,使學生通過課前自學預習對教材首先有個初步了解,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最后是當堂進行達標測試,及時得到反饋,解決問題。這三步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明確的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從而摸清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亢奮狀態(tài),最終達到由“學會”到“會學”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案的使用,也使師生共同養(yǎng)成了一定的好習慣,促進了教師的教,提高了學生的學。
我堅持:
(1)提前一天把教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回去自主預習,有時當堂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當堂預習并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2)在上課前一定把教學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3)對學生的教學案做的情況老師要進行檢查、批改。(4)不給學生購買任何學習資料。(5)每節(jié)課后及時寫教后感,及時反思,做好錯題庫記錄,并記錄在使用教學案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堅持:
(1)課前,根據(jù)內(nèi)容認真參閱課本進行自主預習,事先解決教學案中基礎題部分。(2)課中,生疏的、難解決的問題要與同學交流或向老師質(zhì)疑。(3)課后,及時復習,把教學案上的錯題訂正與整理,并保管好,且每隔一定時間,將教學案整理,裝訂成冊,以備復習。
四、及時進行反思,總結經(jīng)驗教訓
在每課結束前都留一點空余部分,要求老師對整課的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無遺漏之處、需要補充部分、教學成功之處進行總結反思,不斷提高教學經(jīng)驗,要求學生對學習過程中的學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等的總結,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學習規(guī)律,能更主動、積極地學習。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學生不重視教學案,對教學案的興趣不強烈,有時甚至對教學案中反復出現(xiàn)的總結歸納的內(nèi)容感到厭煩。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們教學案需要改進的幾個方面:
(1)在課前準備中針對本課的興奮點來激發(fā)學生去預習,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jīng)找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了。(2)教學過程的組織時,盡量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形式多樣的操練。(3)教師對每一課學生所學、所掌握內(nèi)容的程度進行評價,并增加學生的自身表現(xiàn)比較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不斷增強學習的信心。
總之,教學案可以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的合一,能夠激活日常教研,激活課堂教學;減少教師和學生的無效勞動,減輕學生由于過重作業(yè)帶來的身心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變成了可操作的程序。當然,教學合一的課改要想取得圓滿成功,學校還應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的內(nèi)在機制,才能形成教改的氛圍,產(chǎn)生推動教改的力量,取得教學的高效。我們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改進教學案、使用好教學案,讓教學案成為學生的好幫手,不斷提高我校的英語教學質(zhì)量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橫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