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旅,美食自然不可錯過。走走停停吃吃,是漳州的日常。古城雖小,但隨處可見經(jīng)營十幾年的老字號小吃。漳州人對民間小吃甚是熱愛,老店門口常常排著長隊,有時甚至要排到巷頭去。夏日炎熱,對于漳州人來說,只有在街上看到賣四果湯的三輪車,才算是夏天來了。我們當然要跟著夏天一把,所謂四果湯,最初是綠豆、薏米、哈達子、蓮子四種熬煮的解暑甜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西瓜、葡萄干、石花、粉條、芋圓等十幾種料,內(nèi)容十分豐富。小洪四果湯是開在中山公園附近的老店,去的時候正是午后,但隊伍也排出店門外來,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點好自己喜歡的料后,店家會在上面加上碎冰和黃冰糖熬煮的糖水,芋圓Q彈,西瓜清爽,蓮子軟糯,一碗入肚,簡直是這個季節(jié)清涼的恩澤。
喝完四果湯,我們往老街里走,一路各色小吃應接不暇,燒仙草、鹵面、滿煎糕……我們在一家“和尚豆干面”前停下來,只見外號“和尚”的光頭老板動作迅速地把五香、炸肉、豆干等料切碎,放入切好的手抓涼面內(nèi),淋上特制的酸甜醬,一碗豆干面就端了上來。料足開胃,是夏天無法拒絕的好味。不遠處的十字路口處,還有一家不能錯過的老字號——建國海蠣煎,據(jù)說已經(jīng)開了三十年。漳州的海蠣煎與廈門略有不同,用的是煎炸的方式,只見師傅調(diào)好蛋糊,加入海蠣蒜子葉等主料,倒入油熱的平底煎鍋內(nèi),滋啦一聲,不一會兒一只金黃油亮的海蠣煎便出鍋了,配上酸蘿卜片和蒜蓉甜醬,入口香、酥、嫩,回味無窮。漳州的民間美食內(nèi)容豐富,恨不能大吃上三日。
美食之外,去九龍江上游一游也在to do list之列。乘皮劃艇在九龍江上劃行,感受微風習習,觀賞兩岸風景,是夏日戶外消遣的好去處。在教練小徐的指導下,學習了簡單的戶外求生技能和正確的劃艇姿勢后,便可以做準備活動,“跳艇頭”是兩人一只艇,挨著齊排開,從離岸邊最遠的那隊人開始沿著艇頭跳回岸邊;“擺花陣”則是通過每隊的合作,以點為中心,用皮劃艇擺出花的形狀來。這些都十分適合家庭和團隊活動,讓人從頭至尾玩得不亦樂乎。做完準備活動后,便逐一開始入水,一開始還有些生疏,漸漸地便體會到水上的樂趣,一圈回來,竟還有些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