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幾句:天氣干燥,剛要打開加濕器,婆婆一把攔住:里頭裝的是自來水,噴出的水霧跟霧霾一個樣,會讓人得肺炎!不能夠吧?趕緊拿PM2.5檢測儀測試,PM2.5和PM10兩項值竟然瞬間爆表!還能不能愉快地生活了?
真相:加濕器才不是霧霾制造機,用自來水、純凈水還是礦泉水都不會產生霧霾。問題出在檢測儀上。貌似高端的“霾表”測出來的數(shù)值專業(yè)機構并不認可。不信,你拿著它到衛(wèi)生間,打開淋浴幾分鐘,檢測儀也會幾近爆表的。
這跟“霾表”的檢測原理有關。簡單講,就是它會數(shù)出空氣中顆粒物的數(shù)量,然后換算成我們熟悉的PM2.5或者PM10的數(shù)值。 但它眼神并不好,眼前的是水蒸氣還是有害顆粒,它壓根分辨不出來,小水滴要是跟有害顆粒的大小相近,它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水滴們也算成有害顆粒,讓你虛驚一場。
至于有人說開了加濕器反而很不舒服,甚至誘發(fā)肺炎,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平時不注意對加濕器消毒,用好幾年也不清理機器里面的水和出口,而加濕器水槽或者噴口處的濕度、溫度非常適宜細菌、真菌滋生,這些細菌、真菌隨著噴霧噴到空氣中,被人體吸入,是會誘發(fā)疾病的。不過,一般情況下,肺的自我清潔能力很強,就算一直用自來水,也不用嚇得立刻往醫(yī)院跑,注意下加濕器的清潔就好了。
啰嗦幾句:逛街累了,來一杯溫熱的奶茶,舒服又解乏。閨蜜卻“啪”一下就把杯蓋甩飛了:這塑料蓋子不能用,有毒!她還言之鑿鑿地說:塑料袋不能盛熱飯,是因為一燙就會放毒,塑料杯蓋也一樣!
真相:照常用,沒問題。雖然塑料杯蓋高溫下確實能“放毒”,但平時我們根本遇不到“吃毒”的機會。
熱飲杯蓋主要都是由6號材質塑料制成,它代表的材質是聚苯乙烯。關于“杯蓋遇熱放毒”的傳言,其依據(jù)是聚苯乙烯受熱后會釋放出苯乙烯單體,而苯乙烯單體是2B類致癌物,所謂2B類,是指可能導致人類癌癥的物質。同屬于這一類的,還有咖啡和汽油,它們的致癌性還不如酒精飲料更明確。
而且,讓這個可能致癌的東西釋放出來,溫度要到90℃以上。但我們喝的外賣熱飲,且不說一般不會把熱水直接沖到杯蓋上,就算連杯蓋一起燙了,為了能讓人拿去直接就喝,水溫通常能夠手持,也就是說,一般只有60℃左右,是很難達到“放毒”的溫度的。
就算“放毒”,要對人體造成危害,達到對體重為60千克的人的危害量,每天得喝約107杯熱飲,唔,這恐怕是大胃王才能做到的事兒吧。
此外,這個“毒”——苯乙烯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與辣椒等。甚至抽煙也會有苯乙烯,雖然這種致癌性的危害幾率不能這樣簡單相比,但一個杯蓋可能溶出的苯乙烯單體的量要低于喝一瓶啤酒、抽一根煙時攝入的苯乙烯,這樣說,會不會緩解你的恐慌情緒呢?
當然,以上是指正規(guī)廠家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