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源
在河南省鄭州市安康路的一家農(nóng)貿(mào)市場里,有一個名為“老太咸菜”的攤位,攤主是一位已經(jīng)96歲高齡的老奶奶,因此,這家攤位也便顯得頗有些與眾不同。
“咸菜奶奶”名叫宋秀英,是鄭州二七區(qū)齊禮閆村人,家就在農(nóng)貿(mào)市場附近,有一個小院子。這些年不時有人找到宋奶奶和她商量,想買她家這塊宅基地,給出的價格都很誘人,但宋奶奶始終不同意,因為她要在小院子里腌制咸菜、曬西瓜醬,奶奶說她不舍得丟下多年的手藝。在她家的院子里,放著十多缸曬好的西瓜醬。奶奶說,光是做這些西瓜醬就用了七百多斤黃豆、三百多斤面粉和一千五百多斤西瓜。宋奶奶家是自己蓋的房子,在開間最大的一間屋里整整放了20口腌咸菜的大缸,糖蒜、芥菜疙瘩、酸豆角、韭花、雪里蕻、毛豆、辣椒醬、醬黃瓜等樣樣俱全,存了滿滿一屋子。
宋奶奶的手藝是五十多年前跟老伴兒學的,老伴兒原是當?shù)赜忻摹跋滩送酢?,自二人成親后,老伴兒便專心在家加工腌漬,宋奶奶則負責走街串巷出去售賣,日子雖不寬裕,但也是紅紅火火。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宋奶奶46歲那年,老伴兒不幸得了重病。當時,家中7個孩子只有大兒子剛剛成家,家里的頂梁柱眼看要倒了,日子可怎么過呢?
宋奶奶說,老伴兒當時也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就勸宋奶奶跟他學腌咸菜、醬菜,說只要學會這門手藝,就不愁把孩子們拉扯大。就這樣,老伴兒去世后的幾十年來,宋奶奶靠著這門手藝撐起了家,養(yǎng)大了年幼的兒女。如今,7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yè),老人家已是兒孫滿堂,全家共有六十多口人。
按說,現(xiàn)在的宋奶奶可以享清福了,孩子們都勸她不要再做咸菜、賣咸菜了,但老人家就是不肯,她說每天干干活身體舒坦,看著那么多人喜歡吃自己腌的咸菜,心里也樂呵。孩子們見拗不過她,一商量,就請了個保姆。孩子們的本意是讓保姆照顧奶奶的身體,但她卻把保姆當成了徒弟和幫手,干得更加起勁了,還吵著要開個公司,把咸菜賣到全國各地,甚至賣到國外去。
宋奶奶腌制的咸菜和醬菜不僅味道地道,還很干凈,方圓幾十里都有人專程來買。每天,老人家一早就騎著三輪車帶著各種咸菜來到市場,笑呵呵地招呼生意,已經(jīng)成了市場里的一道風景。
近些年,市場里的其他攤販都用上了電子秤,但宋奶奶仍堅持用自己的老式桿秤,她說自己雖然歲數(shù)大了,但還能看清楚秤星,一輩子都用這種老桿秤,不缺斤不短兩,誠信經(jīng)營,心里踏實。
宋奶奶平素不喜吃肉,喜吃蔬菜和水果,一頓能吃一大碗菜一個饅頭,各種水果每天都要吃一些,一般都是什么應季吃什么,“蘋果下來吃蘋果,葡萄下來吃葡萄,又便宜又好吃,多好!”臨近采訪結(jié)束,宋奶奶又對筆者說:“有人給我算過了,保養(yǎng)得不好能活到130,保養(yǎng)得好了能活到150歲。丫頭,到那時候你還來看奶奶,奶奶給你做咸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