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茂鶴
?
愛丁堡城堡
文/沈茂鶴
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是一座著名的古堡之城。如果登高眺望,會看到整個城市由許多巍峨的古堡、宮殿、教堂組成,其中最著名的古堡就坐落在愛丁堡市中心一座135米高的花崗巖孤丘上。這個孤丘陡峭壁立,三面是懸崖,只有東面傾斜略為平緩,是城中的最高點,城堡就建筑在這個斜坡上。
據(jù)史書記載,在7世紀,愛丁堡曾是一個古老王國的都城,為防御外敵,國王在這里建起堅固的堡壘。11世紀時,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在里面修建宮殿,當時的城堡成為重要的王家住所和國家行政中心。12世紀下半葉,古堡被英格蘭人占領達200年,其間古堡歷經戰(zhàn)火多次被毀,直至14世紀下半葉蘇格蘭國王大衛(wèi)二世時期重建古堡,其后幾個世紀有過多次擴建和改建。1995年,愛丁堡城堡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建于1888年的古堡大門巍然聳立,拱頂大門入口兩側分別站立著威廉.華萊士和羅伯特.普魯斯的戎裝銅質雕像,兩人均為歷史上率軍抵抗英格蘭入侵、維護蘇格蘭獨立的民族英雄。城堡分為上中下三層。分割上、下層的是一扇高懸在門楣上帶有尖利鐵牙的大門,當時門前有深深的壕溝和高大的吊橋。過了大門,沿著卵石坡道進入古堡,到達古堡上寬大的平臺,城墻的各個垛口安放著一尊尊烏黑的古炮,黑黝黝的炮口都對著福斯灣河口的一邊。其中一尊15世紀的古炮,體重5噸,據(jù)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炮之一。每日午間1時,衛(wèi)士鳴響禮炮,人們身臨其境,可以想象當時那種防御森嚴的氣氛和昔日古炮的榮光。
從平臺到達古堡頂層有兩條道路,南側道路為一條緩坡,北側道路是一條被稱為“長梯”的陡峭的石頭階梯,70級臺階曾經是直達古堡的捷徑。長梯右側的墻上懸掛著一塊紀念托馬斯.倫道夫的石碑,記載著倫道夫在1314年指揮軍隊攀登這條長梯偷襲被英格蘭占領的愛丁堡城堡的英勇事跡。峭崖頂端最高處兀立著一座簡樸的斜頂建筑,那是圣瑪格麗特教堂,它是1130年蘇格蘭國王大衛(wèi)一世獻給其母親的建筑,也是古堡中最古老的建筑。峭崖頂層東南面是始建于15世紀的“王冠廣場”,四周各有一座建筑環(huán)繞著這個廣場:北側建筑為瑪麗女王大廈,里面展示著蘇格蘭國王的王冠、權杖和寶劍,王冠為金質,用94粒珍珠、10粒鉆石和33粒寶石鑲嵌而成,這些都是歐洲最古老的皇家王權標記;東側建筑為大會堂,原為蘇格蘭國會大廈,巨大的廳堂里展示著蘇格蘭人當時使用的刀劍和槍支;南側建筑的古堡衛(wèi)士的居所和關押戰(zhàn)俘、罪犯的監(jiān)獄,18世紀末期監(jiān)獄里一度關押了一千多名美國、荷蘭、法國、愛爾蘭的戰(zhàn)俘和罪犯,至今墻上仍殘留著犯人抓刻的指痕;西側建筑為蘇格蘭國家戰(zhàn)爭紀念館,展示了蘇格蘭人參加歷次國家戰(zhàn)爭的史實。
愛丁堡城堡雄踞在峭崖之巔,在愛丁堡市中心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它巍峨的身影和峻峭的氣勢。站在城堡的城墻之上,福斯灣湛藍的海水歷歷在目,號稱“北方雅典”的愛丁堡盡收眼底:一邊是現(xiàn)代商業(yè)的繁華,一邊是古城堡的滄桑。街頭風笛聲聲,山下海風習習,笛聲傳送的是蘇格蘭的綿綿歷史,海風拍打的是古堡之都的沉沉記憶。
(作者:上海市青浦區(qū)朱家角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