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皇
章太炎早年被孫中山派人接到日本參加同盟會,并主持《民報》。警察調(diào)查戶口時,他提筆大書:
職業(yè):圣人
出身:私生子
年齡:萬壽無疆
據(jù)說他之所以如此寫,一是因為日本的私生子很多,另外當(dāng)然是由于他好挖苦人和好罵人的脾性。
在舊時代,有社會地位的大戶人家子弟往往先納妾后娶妻,章太炎也是如此,25歲時納妾王氏。他和王氏相處得很融洽,可當(dāng)章太炎36歲時,王氏去世了。不久,章太炎在《順天時報》登征婚啟事,這在當(dāng)時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下是驚世駭俗的舉動。他的條件有五個,內(nèi)容如下:
第一條:以湖北女子為限;
第二條:要文理通順,能作短篇文字;
第三條:要大家閨秀;
第四條:要出身于學(xué)校,雙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
第五條:反對纏足女子,夫死可再嫁,不和可離婚。
在當(dāng)時,再嫁和離婚都令人無法接受,所以一直都沒有人應(yīng)征。
這一拖便是十年。1913年,章太炎和湯國梨女士結(jié)婚,章太炎這時已經(jīng)45歲,湯女士才28歲。湯女士是江蘇吳縣人,并不是他征婚啟事中所要求的湖北籍,但她系出名門,秀麗高雅,博學(xué)能文。他們的結(jié)合一時被譽為名士與佳人的良緣。
他們結(jié)婚兩個月后,章太炎被袁世凱誘騙到北京,幽禁在龍泉寺。章太炎極端憂憤,深覺政界之詭詐無恥,他痛不欲生,曾致函湯女士,除交代后事外,還大發(fā)感慨。
章太炎在信中說:“不通函件四旬,幽居四月,隱憂少寐。飲食之費皆自給,不欲受人喂養(yǎng),今遂不名一錢。延至六月,則槁餓而死矣……吾生二十而孤,憤疾東胡,絕意考試,故得精研學(xué)術(shù),忝為人師。中間遭遇禍亂,辛苦亦已至矣。不死于清廷購捕之時,而死于民國告成之后,又何言哉!吾死以后,中國文化亦已矣!”
湯女士得到章太炎的信件后忍不住哭了,立刻想方設(shè)法救章太炎。她寫了一封信給袁世凱,為章太炎請命,其中有“結(jié)縭一年,誓共百歲”的語句。她又給徐世昌寫了一封信,請他為章太炎在袁世凱面前說情,“乞賜”章太炎“回籍”。那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說得不卑不亢,極為得體。
章太炎晚年時,湯女士經(jīng)常從旁照顧婉勸,他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章太炎曾有一次認真地檢討自己的過往,特意給友人寫信說:“少年氣盛,立說好異于前人,由今觀之,多穿鑿失本意,大抵十可得五耳。假我數(shù)年,或可無大過。”雖說這是因為他憂患余生,涵養(yǎng)日深,但湯女士的婉勸功不可沒。例如,他對于民國開國期間的人事多有不滿,但在晚年題《民國開創(chuàng)史》(曹亞伯著)時,僅有14個字:“英雄割據(jù)雖已矣,文采風(fēng)流今尚存?!庇趾钣治难?,比起他因之成名的嬉笑怒罵好多了。
(摘自《民初名人的愛情》海豚出版社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