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秀
小時候,小孩子們除了盼望傳統(tǒng)的大年,也渴望元旦的到來。到了元旦,天氣日益變冷,農家豬圈里的豬也不怎么長肉,于是人們就趁著豬還有一身肉膘趕緊殺肉吃,除了吃鮮肉,還要留下一些豬肘子和排骨等過年吃。
記得元旦前后,村子里街頭巷尾常常響起此起彼伏的豬叫聲,小孩子們會循聲跑去看熱鬧,只見男人們在豬圈里攆豬、捆豬,然后看到屠夫拿著殺豬刀對準豬喉嚨一刀斃命,再看他干凈利落地在案板上拾掇鮮豬,麻利地用刀給豬扒皮、開膛、整理豬下水、剔骨。而此時,屋里的人也很忙碌,開始大鍋燒水,準備烀肉、灌血腸和煮蘿卜片等,一頭年豬讓人們忙得團團轉,有時殺豬時自家忙不過來,鄰居和親戚朋友也來幫忙,并留下吃飯,而那頓殺豬菜一點也不含糊,有大鍋烀肉、血腸蘿卜片、酸菜炒肉、蒜毫炒肉等,甚是豐盛。人們坐在一起,觥籌交錯,大碗吃肉,大口喝酒,不亦樂乎。
總覺得鄉(xiāng)間殺豬特別有儀式感,那些天是特別接地氣的日子,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大家互相幫忙,通過殺豬聚集在一起,聊聊一年來的光景和收成,而大年的氣息也徐徐而來。
鄉(xiāng)村里有個別家不殺豬的,像村東頭李爺爺家,老兩口年歲大不能養(yǎng)豬,又沒兒沒女,除了政府幫扶,鄰里誰家殺豬都送一點肉給他們吃。有一次我爺爺家里殺年豬,中午竟煮了一個大豬肘子,奶奶說是為了分給那些不能殺豬的人家。那時我們小孩子最樂意給別人家送殺豬菜,去人家不僅會收到感謝的話,還會被人家獎勵糖果什么的。有一次奶奶打發(fā)我去李爺爺家,誰知走到半道,不知誰家的大黑狗竄出來,我當時端著一小盆蘿卜片,里面還有一條血腸和一塊熟肉,沒命地跑,那黑狗緊追不放,后來我摔倒了,盆子里的東西全撒了,我嚇得魂不附體地回家,奶奶竭力安撫我,后來她又打發(fā)叔叔家的大哥哥重新帶上一些殺豬菜送到李爺爺家,奶奶說寧肯自己少吃一口,也讓他們老兩口嘗嘗肉香,這就是鄰里之間的情誼,現在想起來仍然很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