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勇
“六一”前夕,接到采訪全國勞模、中建電力公司總工程師李政的任務后,記者即刻從北京飛往深圳。
來接機的中建電力團委書記張遠景抱歉地說:“原本約好李總工今天趕回深圳的,但我們公司在廣西剛中標一個新的核電項目,事情太多,一兩天趕不回來,我們明天飛南寧吧?!痹绲弥钫莻€忙人,沒想到會這么忙!
勞模走進校園慶“六一”
5月20日下午三點半左右,終于到達目的地——廣西防城港市。我們沒有去工地,而是直接去了港口區(qū)陽光試驗學校。張遠景告訴記者,李總工下午要到這個學校辦“聯(lián)誼活動”,“這是我們公司的老傳統(tǒng),每到一個項目屬地,都要和當?shù)氐牟糠謱W校搞‘雷鋒學堂屬地教育活動,今天我們正好趕上了。”
在二年級(一)班,記者見到了正在給學生們學生們講課的李政。他個頭不高,帶著一副眼鏡,說話時嘴角噙著笑,聲音溫和,沒有一點架子,甚至還有點羞澀?;顫娍蓯鄣暮⒆觽儫o拘無束地圍著他、擁著他。
做游戲、講雷鋒故事、贈送《雷鋒》雜志,李政勉勵孩子們“要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向雷鋒叔叔學習,長大以后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好人”。孩子們認真地聽李政講課,并不時地致以熱烈的掌聲。
一節(jié)課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接近尾聲。為表示對李政的喜歡和感謝,孩子們還親手為他戴上了鮮艷的紅領(lǐng)巾。
40分鐘的會議
5月21日上午八點二十五分,李政抱著一摞圖紙和生產(chǎn)經(jīng)理走進防城港核電站項目經(jīng)理室。
項目部的辦公室是臨時借友鄰公司的,一排有13間屋子的平房,小的有十幾平方米,大的有二十多平方米,已經(jīng)到崗的近70名管理人員都在這一排房間里辦公。
李政和公司黨委書記程惠敏、80后項目經(jīng)理李光遠開會研究臨建房和倉庫用地的選址及道路的整修事項。
他們用專業(yè)術(shù)語討論了好久,似乎還有不同意見。看上去溫文爾雅的李政,這時的語氣完全不同于和學校的孩子們在一起那樣溫和,他聲音不大,但斬釘截鐵。
一時間,會議的氣氛有些緊張,大家時而沉默,時而各抒己見。
“這樣好!這樣好!就按總工說的吧。”隨著程書記一陣輕松的笑聲,會議討論的內(nèi)容有了最后結(jié)果,李政的意見最終被大家接納了。
這時是九點零五分。
100分鐘的泥濘勘查
九點十分,李政和生產(chǎn)經(jīng)理帶著一名技術(shù)員要去現(xiàn)場勘查地形。記者要求前往。在安保經(jīng)理的允許下,記者換上了專用鞋子,穿上工作服和反光背心,帶上安全帽。一走路才感到鞋子的沉重,比平時穿的鞋子要重一倍還多。
順著項目部側(cè)面的一條小道拐出去,進入相鄰的一個空曠的像是舊工地的院子,里面雜草縱生,有的甚至沒過膝蓋。一臺打孔機正在作業(yè),一臺挖掘機和一臺鏟車在旁邊待命,幾十名工人在不停地忙碌著。
李政三人在前面邊走邊測量著,技術(shù)員在圖紙上不停地做著記錄??疾焱赀@個院子,他們又到鄰近的山坡勘查。由于頭一天剛剛下過一場暴雨,地上的黃泥巴直粘鞋子,山坡上的石塊橫七豎八擋著前行的步伐,隨時都有被絆倒的風險。他們走走停停,不停地討論著。他們走過的地方就是將來項目部的臨建房和材料的倉庫用地。據(jù)介紹,在建設的高峰期,將有兩萬多名工人齊上陣,光管理人員就有五六百人?!氨R未動糧草先行”,記者深知李政作為總工,肩上的擔子是多么沉重。
十點五十分,勘查結(jié)束回到項目部。李政又把考察的情況向程書記做了簡要匯報。
離開之前看看“核島”
十一點零五分,李政要到“核島”工地去看看,程書記和李經(jīng)理一同前往。中建電力公司這次中的標段是核電土建工程部分,說白了,就是給核反應堆蓋房子,蓋成的房子就叫“核島”,因為房子是給“核”住的,所以技術(shù)要求非常高。
李政后背的衣服上已經(jīng)濕透了一片,但他似乎絲毫沒有察覺。走路也是“核電人”的一項重要工作,天天在工地上走,時間長了就成習慣了。李經(jīng)理說,從項目部辦公室到工地,一天幾個來回都是正常的,有時一天要走二三十公里。
“核島”負挖部分已經(jīng)形成,一個大大的四方口子,有十幾米深,看上去像一個深深的在建水庫。李政對著圖紙,不停地和同行人員商量著、討論著。
這是李政上午的最后一項工作,但他依然一絲不茍,絲毫沒有放松。
十一點五十分返回項目部。一個簡單的盒飯后,李政立馬要回深圳總部參加第二天的會議。因為深圳當天還有暴雨,怕飛機的時間不能確定,為了不耽擱會議,他要乘下午的高鐵先到廣州,再轉(zhuǎn)車回深圳。
這半天的工作只是李政繁忙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總工程師,李政常年的工作特點就是“白加黑”“二加五”,一年到頭,不是在工地上工作,就是在全國各個項目地之間來回奔跑,對他來說開會和出差的時間就算休息了。
責任編輯 馬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