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
“當學問里沒有了人的骨頭,我不寫諂媚;當計謀遠離了人性,我不寫嘆息。
“我寫黑暗中的原諒,寫早就決定好了的堅強。
“倘若還要寫下去,就給漫無邊際的自由寫下幾條紀律:如果遇到黑暗,即便是天使的翅膀也要首先寫下忍耐的詩行?!?/p>
——《我在黑暗中繼續(xù)寫詩》
讀周慶榮的散文詩,他的文字遵從內(nèi)心的態(tài)度所噴發(fā)的火熱、寬廣、關懷……透出的蒼勁、深邃、澄明,一目了然,催人骨血鼓蕩,滋生勇氣和力量,心懷責任和擔當。這組散文詩真實地反映了周慶榮一貫的詩品和人品,靈魂指認的方向,帶來的是對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的思考。在隨筆式的鋪敘中,沉淀的靈魂顆粒,是黃金般錚錚發(fā)亮的高貴,是雕塑般輪廓分明的堅毅,是藍天飛鳥般的溫婉,是山谷溪淙般的明亮。
勾踐與狗賤,這兩個極具分裂的主角,在勾踐詞典里的語匯,既關照了歷史人物身處困境時的低迷、無奈、屈辱,又昭示了法定的宿命和國家意義上的忠誠,并為之而不懈努力的決心和斗志,還辛辣地諷刺現(xiàn)實呈現(xiàn)種種可能。“而拋棄的概念如同一只鳥的兩只翅膀,一翅傷害了友人,極似同苦而不能共甘;另一翅猶如忠誠之士默默走遠,短暫的輝煌不是故事的結(jié)尾?!笨此撇涣b的一句,實則透露出對世事無常的態(tài)度,有警策,有懸念,有咀嚼。既合乎生活中小人物,也適合位居高格的大人物。其間深刻的涵義當之是提醒:縱然一退再退,但天道不可違。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順道則昌、逆道則亡。
從他的作品中能夠映射出慶榮是個飽讀詩書的人,而他的所讀不是死讀,而是在掌握充分的知識后,縝密地轉(zhuǎn)化,一旦靈感激發(fā),便信手拈來,繪出聲音節(jié)奏、色彩時空和具體形象。他敏銳的觸感和對事物的鑒別判斷,面對題材的廣泛,既擁有詩人的語言與激情,又不乏思辨的鎮(zhèn)定,猶如斗士般堅強和高大。讀他的作品,僅僅作為散文詩遠遠不夠,他給人的印象是論辯的學者和智者。他用極其樸素的簡節(jié)提供深入淺出的道理。這是高級的敘述者才具有的素質(zhì),也是聰明的詩者才能達到的終極關懷。
一直以來,學術界、詩歌界都在強調(diào)尋找、追問、回歸,尤其詩歌界的蕓蕓種種,恍惚失落的目光讓我們不敢抬頭,甚感窘迫。而周慶榮的坦然、淡定,以其精致的面容,他內(nèi)心的擁有,為我們奉獻出了美麗、嚴肅和難忘。他無休止地在世間萬物間尋求本質(zhì),尋求詩之可能,以散文詩獨特的舒軟和詩性,一如既往的朝向目標,朝向追尋生命的不斷完善,這些都極其難能,可貴。
因此,我們承認他,就是承認他的獨特個性。他語境風景般的熟悉、親切,吐露出的芬芳,因其不懈挖掘現(xiàn)出的相對陌生和孤獨,是他心中有面對世事充滿懷憂的重任和離棄之感而凸顯孤絕情懷。他的別開生面詭秘般的思量,涌現(xiàn)出的高大,因其異于慣常的生命和習慣,使他擁有了更多的尊敬和仰慕。這是我們?yōu)橹畱c幸的。
所以,我們不得不認識到,深藏于周慶榮內(nèi)心的奇葩,所承受和領悟的,是積淀過的、煎熬過的,是賦予希望的。即便人類在豐富世界所表現(xiàn)的虛華、浮躁、彷徨……在他的驅(qū)使下也是美的使者。
我們身處繁華的塵世,也不過是幾十年,但我們做了什么?人類的聰慧因其科技的發(fā)展改變了我們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但我們的精神世界日漸萎靡,信仰的缺失、意志的泯滅、道德的滑坡等等,背負愈來愈重。天空、大地,對于我們,對于我們的愿望和我們以后的生活全然不加理會,只顧一身傲氣冷漠地照常運轉(zhuǎn)。而藝術的認知在周慶榮這里靈動出的風景,就是覺醒。他入的領地實際上是人與風景,行與世界的親密關系。不管有無關聯(lián),卻彼此相生相克互為連理。這些在周慶榮眼里,是宗教般的神圣,是朝圣般的熱愛和光榮?!捌鸱?,凸起的山巒是我熱愛的。像祖先的光榮,它是我一直炫耀的;/淪陷,山谷或者深淵是我的警惕和自律?!薄拔覀兊淖嬷茪鈩莼趾?,未來的年輕人,麥克風不在你們面前,新鮮的話語在喉管郁結(jié),男人的第二性出現(xiàn),不要輕易談真理,做好孫子,直到皺紋里飽含歲月。”等等這些口語般的警示,恰似響鼓不用重錘。
這里,我不想過分強調(diào)散文詩與自由詩的區(qū)別,也更不想深究有關藝術革新問題。從周慶榮對文字的拿捏來看,我覺得,無論哪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只要是詩性的,就是詩的。周慶榮自由奔放、隨心所欲的隨筆式的思想火焰,烤制出的這一篇篇,沒有節(jié)制的鋪展,更具魅力。比如,“談感情談到冷漠,談團結(jié)談到了惶惶不可終日,談信念直到沙子被風吹起?!薄笆÷酝饨簧系目棺h,誰不打招呼就來享受秋天的收獲,炸了他!”“我非常想表達我在高高的泰山頂上看到日出時的心情,心里應該只有太陽,夜的暗于暗中的故作聰明成為我必須鄙視的內(nèi)容。”
“我關心呼吸如同關心人們的整體命運,急促或者舒緩,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在這些為靈魂尋找方向的責任面前,一句句值得揣摩的文字有多少謎團需要解開,當需以恭敬心去公正評價?!拔蚁嘈殴穷^是生命的力量,與骨頭同在的是意志的堅強,我早就了解一座小山頭的尊嚴,它怎么能夠囚禁八千里的天地與日月?”在文字中,周慶榮已經(jīng)為自己找到答案。不需過多思考,只需照此前行,便是鮮花,便是果實;不需過慮,只需深深愛上,便是責任,便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