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莉
在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服管教的時候,也有很多孩子在吐槽,不愿意和父母說話,更不愿與他們分享心情,因為無論說什么,到最后都會變成一場變相的說教……于是,親情的小船就這樣顫顫巍巍地艱難前行。不過,你有試過換個方式和父母討論嗎?
舍近求遠不愿與父母交流
“每天我的郵箱里都可以收到很多來自孩子的信件中,或寥寥數(shù)語,或洋洋灑灑,說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本應(yīng)該和父母說的心里話,但是他們拒絕了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繞道來我這里尋求一種情感上的宣泄?!毙睦韺<彝醴f老師打開自己的工作郵箱,里面滿滿的都是來自學生的郵件,很多標題寫著“我想和媽媽說的話”“和爸爸不敢說的”等,王老師表示,很多孩子都是和家長溝通,一次失敗,兩次不順,然后就沒有交流了?!扒嗌倌晔欠浅P枰獪贤ń涣鞯哪挲g段,這一段時間他們的身心都在飛速成長,需要有成年人來幫助他們引領(lǐng)他們,來解答他們的疑問,而不是讓他們在迷惑中忐忑,摸索,所以與家長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p>
不過,她說很多孩子把不能與父母好好交流的原因,都“賴在”了父母身上,認為他們沒有耐心,端著架子,不尊重他們,所以每一次的交流到最后不是爭吵就是冷冷收場,不歡而散,但她指出,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交流是雙方面的事,無法進行的責任應(yīng)該在雙方,而孩子也該反思,自己在交流中是否存在問題,比如說態(tài)度、語氣等?!半m然父母與你朝夕相處,但是他除了家庭還有工作,你需要直白地告訴他,你要什么,不要什么,而不是站在那里等著父母主動去理解你、揣摩你的心思?!彼?,王老師強調(diào)與父母交流時,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積極地去建立對雙方都有利的親子關(guān)系。
談話要有重點不偏離
她建議同學們不妨在對話開始,從自己的角度簡單地描述一下發(fā)生了什么,或是你對某件事的看法。“要表明你自己的態(tài)度,事情是否已經(jīng)對你產(chǎn)生了影響,不要太注重細節(jié),不要去猜想父母的看法,只要說你自己就好?!蓖趵蠋熤赋?,很多孩子在與父母交流的時候,會反復糾結(jié)一些細節(jié),卻不說自己的態(tài)度或者看法,這就變相地讓家長轉(zhuǎn)移了重點,所以到最后孩子會覺得父母沒有理解自己,其實是因為你自己的表達不夠突出重點。
平白地告訴父母,你有怎樣的要求,或者說你希望你的父母能為你、能幫你做些什么,在父母表達的時候,不要插嘴,不要反駁,聽完他們的每一句話。“很多人聽前不聽后,所以這也是很多誤會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蓖趵蠋熣f,在交流中雙方保持一個冷靜的心態(tài)非常重要,也許你在表達你的委屈,但是你要牢記,哭哭啼啼只會讓人覺得你軟弱沒有邏輯,而冷靜地闡述因果,表達自己,才會讓父母更多地了解你遇到了什么、他們能為你做些什么。
尊重父母才能收獲對方的同等對待
當然,雖然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是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但隨著同學們的成長,父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等多種因素,雙方的想法、三觀都是在改變的,所以你不能要求父母用三年前的態(tài)度或是觀點來支持你,“這也叫與時俱進吧,只有不斷地變革,你才會長大,才會成熟,而父母也要和你一起成長,才會在家庭生活中找到共同點,讓家庭生活更和諧?!蓖趵蠋煆娬{(diào)了一同成長的必要性。
同時,她還特別強調(diào),在與父母談話時,一定要尊重父母,因為他們是長輩,你的尊重是這段對話順利開始并和諧進行下去的主要原因。就算在交流中和父母有不同觀點,也不要去糾結(jié)找尋誰對誰錯的答案,因為親情之間沒有對錯,尊重對方一個主要表現(xiàn)就是要安靜地聽對方說話,不打斷對方,這樣也有助于你了解不同的觀點,也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到事情,幫助你能更好的了解全局。
在面對父母提出的要求或是希望時,一定要給予肯定,而不是馬上去否定,哪怕自己完成真的有困難,也不要馬上反駁,讓家長覺得你還沒做就打退堂鼓,給人感覺不夠真誠。即便家長反駁了你的觀點,作為晚輩,同學們也不要用不好的行為去回應(yīng),需要對方尊重的前提,就是你要先尊重他人,你想要如何被對待,你就要先如何去對待別人。
總之,王老師鼓勵同學們大膽地去和父母交流,這樣會及時幫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降低你的壓力,同時還能改善你和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與其舍近求遠,不如好好珍惜身邊的老師,因為父母是世界上除了你自己之外,最了解你的人,他們所能給你提供的方式方法比其他人更適合你。